大乘禪
華方田
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
色法與心法、外境與內心、能觀與所觀融為一體,使禪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即大乘禪時期
大乘禪即大乘佛教的禪法。大乘禪是在小乘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小乘禪的許多內容和方法都為大乘禪所繼承和發揮。與小乘禪法相比,大乘禪的范圍更加擴大,內容愈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
事實上,大乘禪法的形成與發展確實與大乘佛教理論的產生與成熟密不可分。例如,般若類經典的出現促成了觀法的進步,使空觀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從原來意義上對現實世界的否定和厭離轉向對外境實相的認識,從觀色無常轉向觀色是如,從色相是空(假)轉向色體是實(如如不動)。這樣便形成了通過禪觀而證悟諸法實相之理的大乘禪法——實相禪。實相是指事物的本相,即空;實相禪是把禪法和空觀聯系起來,即在禪觀中既要看到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實相禪是把禪法作為證悟般若空觀的方法。
涅槃類經典的出現又促成了對佛身的深入理解,使原來念佛法門的觀佛色身發展成為觀佛法身,觀佛常恆不變的法身又與真如觀、佛心觀聯系在一起,色法與心法、外境與內心、能觀與所觀融為一體,使禪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即大乘禪時期。
最早的大乘禪法則是念佛禪。念佛禪的出現時間很早,小乘修行法中的「十念」之首就是「念佛」,「五門禪」中也有以「念佛」取代「界分別觀」作為五門禪法之一的說法。佛教經典對解脫成佛之後的清凈莊嚴的描述和對凈土世界的讚美,是念佛禪形成的理論基礎。念佛禪包括念佛、念凈土兩方面,念佛又分為念佛名和念佛身,念佛身又分為觀佛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觀佛法身。可以說,念佛禪意味著大乘禪法的肇始。早期念佛禪主要是觀念佛土(凈土世界)和觀佛色身,後來發展成為凈土宗的念佛名號及與各種大乘思想相結合的各種念佛禪觀。大乘念佛禪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般舟三昧」,「般舟」意為念佛,「三昧」意為定。《般舟三昧經》在介紹這種禪定時,一方面宣揚專心念佛可使十方諸佛現於面前,另一方面又特別強調大乘佛教「人法皆空」觀點的重要性,並把它作為達到般舟三昧的前提。經中還以大乘般若學的非有非無理論來解釋「佛」,認為只有不執著於佛,才能最終成佛。《觀無量壽經》也說通過觀想念佛而見到諸佛現前,就可體悟到諸佛如來皆唯心所現的大乘佛理。《文殊說般若經》所說的通過念佛而進入「一行三昧」,更是將念佛禪觀看成是證得般若空觀的重要方法。
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綜合印度大小乘禪法,編譯成《禪秘要法經》,倡導五門禪觀。他雖然在禪定的修持方法和禪觀的組織方面,基本上承襲小乘禪法,但是又以大乘般若學為統帥,強調在禪觀中要用般若智慧去觀照諸法實相,成功實現了大小乘禪學的結合。他的這種融貫大小乘禪學的思想,架起了禪觀與空觀溝通的橋樑,對後來中國禪學的發展軌跡和方向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出自: 《競爭力 》 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