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廷傑教授:阿賴耶識探源

阿賴耶識探源

韓廷傑

一、原始佛教的阿賴耶思想

唯識學創始人之一無著造《攝大乘論》,稱《阿含經》中已經有阿賴耶識之名,即愛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但於現存漢譯《阿含經》找不到這幾句話,我們能因此否定它嗎?不能。因為梵本佛典往往有不同版本,漢譯《阿含經》依據的梵文底本已佚,此類問題已無從考查。漢譯《阿含經》是全文翻譯,還是節譯?亦無從考查。

我們完全相信無著所說是事實。為什麼呢?因為無著是公元四、五世紀的古印度人,此時正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激烈鬥爭時期,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記載說,大乘佛教徒和小乘佛教徒不同飲一井水,可見雙方的對立情緒是非常嚴重的。小乘佛教攻擊大乘佛教「非佛說」。大乘佛教徒為了論證自己是佛說,把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空」和唯識學派之「有」,都探源到《阿含經》,因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承認《阿含經》是佛說。無著時期梵本《阿含經》仍存,如果無著膽敢造此謠言小乘佛教徒很快就會戳穿他,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小乘佛教徒對此問題的反駁。由此斷定,無著所說是事實

近讀葉均翻譯的《清凈道論》,第十六章提到阿賴耶之名:「或以阿賴耶、喜阿賴耶、破阿賴耶、破阿賴耶之方便, 而說為四。」(葉均漢譯本第464頁)葉均於第一個阿賴耶之後加註「執著」,並於書後《漢巴名詞索引》中註明阿賴耶的巴利文原文是alaya,這個詞的梵文和巴利文是一樣的,都是alaya。這個詞本身並無「執著」之意,「執著」的梵文是sanga,巴利文與梵文同。可見葉均採用的是遠離本文的意譯,就像把觀自在翻譯成觀世音一樣。嚴格來講,注為「執著」欠妥,應當譯為「我執」,因為有情眾生的第七識末那識總是妄執第八識阿賴耶識為「我」。本段引文第一個阿賴耶是我執,是造成有情眾生痛苦的根源,所以第一個阿賴耶相當於四聖諦的第一聖諦「苦諦」。以下的「喜阿賴耶」即「愛我」,相當於四聖諦的第二聖諦「集諦」,即造成痛苦原因是因為「愛我」而產生的貪欲。再往後的「破阿賴耶」,即破除我執以達涅槃,相當於四聖諦的第三聖諦「滅諦」。再往後的「破阿賴耶之方便」,即破除我執的權巧方便法門,具體來講就是八正道,相當於四聖諦的第四聖諦「道諦」。本段引文的「而說為四」,正好說明佛教的基本原理「四聖諦」。

清凈道論》的作者佛音,所處的時代公元五世紀,與無著同時或稍後,《清凈道論》與無著的《攝大乘論》關於這個問題的論述基本一致。

對原始佛教十二因緣仔細分析,已有阿賴耶識的萌芽。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支,這十二支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可以概括為兩重因果:由無明、行二支作為過去世的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則成為現在世的果。由愛、取、有三支作為現在世的因,生、老死則成未來世的果。總稱為「三世兩重因果」。任何一個生命體,在沒有獲得解脫以前,都要按照這種因果律在三世、六道生死流轉,直至涅槃方休。可見十二因緣是輪回理論。

十二因緣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支「識」和第四支「名色」。名里也有識,和第三支「識」是什麼關系,二者的區別是什麼呢?二者肯定有區別,如果沒有區別,就重複了。小乘佛教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大乘有宗即唯識學派認為:第三支的「識」是第八阿賴耶識;第四支「名」所含的「識」是前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

《長阿含經》卷10《大緣方便經》對識和名色的關系講得很清楚:「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大正藏》卷1,第61頁)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出,胎兒的形成,必須有識入母胎,一般稱為入胎識。這入胎識是指什麼呢?根據大乘有宗的觀點,這入胎識就是十二因緣的第三支「識」,也就大乘有宗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為什麼說入胎識就是第八識呢?大乘有宗認為:一切有情眾生,從死到生的階段稱為中有,又稱為中陰,在此階段只有第八識阿賴耶識存在。正如《八識規矩頌》所說:「去後來先作主公」。「去」就是死,「來」就是生。在中有存在的第八阿賴耶識待轉生時,即進入另一個軀體,胎兒形成後就具備了名色,「色」是肉體,「名」是精神現象

十二因緣的「緣行有識」,用唯識觀點來解釋,就是由現行產生種子,存在於阿賴耶識當中。

二、部派佛教中的阿賴耶思想

阿賴耶識還可以追溯到部派佛教犢子部的補特伽羅、上座部的有分識、大眾部的細意識

原始佛教不承認起主宰作用的「我」(靈魂),這是佛教區別於外道的一個主要特徵。佛教主張輪回,人們不禁要問:靠什麼輪回呢?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佛教徒。釋迦牟尼佛涅槃三百年後出現的犢子部及其支派正量部、法上部、賢胄部、密林山部,大膽提出有補特伽羅(pudgala,意譯為我)的主張。理由如下:

1、補特伽羅是輪回的主體。如《異部宗輪論》說:「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轉移。」(《大正藏》卷49第16頁)犢子部認為:人的肉體人間的存在是有期限的,是有始有終的,而補特伽羅則是永恆的,它既可以附著於肉體,又可以獨立存在(中有),還可以從這一肉體轉移到另一個肉體佛教因果報應有的是在本世受報,有的是來世受報。一切有情眾生在沒有達到涅槃以前,都是六道不停地輪回。這樣的輪回需要一個主體。犢子部認為,這種輪回的主體就是補特伽羅。

2、記憶主體。曾見曾聞的事情可以留下記憶。犢子部認為,這記憶主體就是補特伽羅。《大毗婆沙論》卷11稱:「犢子部說,我許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今自憶故。」(《大正藏》卷27第55頁)

3、補特伽羅是認識的主體。認識客觀事物靠六識,六識的所依是補特伽羅,六識間斷時,補特伽羅仍然存在。正如《大乘成業論》所說:「我體實有,與六識身為所依止。」(《大正藏》卷31第785頁)

補特伽羅的三大功能與阿賴耶識有許多相通之處,由此可見,阿賴耶識的形成受到補特伽羅的很大影響。

犢子部提出「有我」的主張,使當時的佛教界嘩然,紛紛指責犢子部是依附於佛教外道,要開除他們的僧籍。在強大壓力下,犢子部解釋說,他們設立的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卷49第16頁)「非即蘊」是說補特伽羅不等於五蘊,因為五蘊生滅無常的,而補特伽羅是常住的。「非離蘊」是說補特伽羅與五蘊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離不開五蘊。所以依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虛假施設一個不可說的補特伽羅。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一,犢子部把一切事物分成過去法藏、未來法藏、現在法藏、無為法藏、不可說法藏這五藏,不可說法藏就是補特伽羅。犢子部這樣講補特伽羅,就和外道所說的「我」不同了。外道所說的「我」是實有,犢子部所說的「我」是假有。這就沒有理由開除他們的僧籍了,這件事被認為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從此以後出現的佛教論典都要對「無我」問題明確表態,否則就被認為是外道,如《俱舍論》和《大毗婆沙論》都專門設立了《破我品》。

唯識學派的阿賴耶識,不僅繼承了犢子部補特伽羅的本質特徵,也繼承了上座部「有分識」的本質特徵。上座佛教把「細心」看成是輪回的主因,稱為「有分識」,「有」即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就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分」為成分,也就是構成輪回的條件原因。「有分識」具有三界輪回的條件原因

關於「有分識」,無性著《攝大乘論釋》卷二曾作過這樣的說明:「上座部中,以有分聲亦說此識,阿賴耶識是因故。如說六識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緣而死,由異熟意識而生。如是等能引發者,唯是意識。故作是言:五識於法無所了知,唯所引發,意界亦爾。唯等尋求,見唯囑照。等貫徹者,得決定智。安立是能起語分別,六識唯能隨起威儀,不能受善不善業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勢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發,從睡而覺。由勢用故,觀所夢事。如是等分別說部,亦說此識名有分識。」(《大正藏》卷42,第386頁)

玄奘弟子窺基據此提出「九心輪」的主張,實際上只有八心,因為從有分心開始,又到有分心結束,把有分心一分為二而成九心。窺基著《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稱:「上座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反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周匝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大正藏》卷43,第635頁)最早提出「九心輪」的是巴利文《法集論》,它把心分為89種,又把一般的心理作用分為12心,再把12心概括為9心。這裡所說的9心和《成唯識論掌中樞要》所說的9心,只是名字不同,內容完全一樣。

1、  有分心。此時剛剛受生,還未起分別心,此時之心完全處於平靜狀態

2、  轉向心或能引發。境與心欲相緣,生起警覺,好像從睡眠狀態剛剛醒來一樣。

3、  見或見心。其心於境地上轉,隨著眼、耳、鼻、舌、身五根而起五類感覺作用

4、  受持心或等尋求。有了「見心」,便對境界生了痛苦或歡樂的感受。

5、  分別心或等貫徹。有了分別心,就可以分別善和惡。

6、  令起心或安立心。能分別善惡後,就對境界安立了好或壞的相狀。

7、  速行心或勢用。開始下決心並採取行動。

8、  果報心或反緣。外境對心所起的影響。

9、有分心。再回到平靜狀態

生命剛一開始稱為「結生心」,生命結束稱為「結死心」。一切有情眾生就像輪子一樣,從有分心到有分心,一直輪回循環不已,直至涅槃。由此可見,有分心可以通達生和死,很像大乘有宗的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的設立與大眾部的「細意識也有著密切關系。據《異部宗輪論》,大眾部主張「心遍於身」,窺基的《異部宗輪論述記》對這句話進行了解釋:「即細意識遍依身住,觸身夾足,俱能覺受,故知意識遍住於身。非一剎那能次第覺,定知細意識遍住身中。」「心遍於身」是從執受推論出來的,心能執受,所執受的是根身。心就是細意識,亦稱「細心」, 這「細心」有生起六識的功能,相當於大乘有宗的阿賴耶識。《攝大乘論》稱:「於大眾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大正藏》卷31,第134頁)大乘有宗的前六識依附於阿賴耶識,也像樹乾和樹枝依附於樹根一樣。

阿賴耶識還可以追溯到經量部的一味蘊和化地部的窮生死蘊。經量部認為人體內有一種叫做「一味蘊」的細意識細微難言,稱為勝義補特伽羅,以它為基礎長出根邊蘊,即通常所說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由此構成世界上的一切有情眾生。由一味蘊長出根邊蘊,很像十二因緣的「識緣名色」,勝義補特伽羅就像阿賴耶識一樣,是輪回的主體

小乘佛教的化地部認為有個生死蘊,《攝大乘論本》卷上稱:「化地部中,亦是異部密意,說此名窮生死蘊」。(《大正藏》卷31,第134頁)「說此名窮生死蘊」即把阿賴耶識稱為窮生死蘊。世親著《攝大乘論釋》對窮生死蘊曾作這樣的解釋:「窮生死陰,恆在不盡故,後時色心,因此還生。於無餘涅槃前,此陰不盡,故名生死陰。」(《大正藏》卷31,第160頁)此中「窮生死陰」就是窮生死蘊,它於無餘涅槃前,有能生一切色法和心法功能,也很像十二因緣的「識緣名色」,即由阿賴耶識的種子變現出色受想行識五蘊,形成新的生命

總之,阿賴耶識可以探源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說明唯識理論的形成曾經漫長的歷史時期,是逐步完滿逐步成熟的複雜理論體系。也反駁了小乘佛教關於「大乘佛說」的詰難,說明大乘佛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