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廷傑教授:斯里蘭卡的編年史詩--《大史》

斯里蘭卡的編年史詩--《大史》

韓廷傑

巴利文《大史》(mahavamsa)是斯里蘭卡的國寶,是以佛教發展史為線索的王朝史,前部分純屬佛教內容,後部分敘述歷代國王佛教態度,以及所從事的佛教事業。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一些信仰上座佛教國家中,只有斯里蘭卡有這樣一部完整的歷史,這不能不說是斯里蘭卡人民的一大驕傲,是研究上座佛教最主要的參考書。它不僅完整地敘述了斯里蘭卡佛教史,也涉及到其他的上座佛教國家

最先校勘出版《大史》的是德國人蓋格爾(w. geiger),他於一九○八年由英國巴利聖典協會出版了羅馬字體的《大史》,並於當年譯成德文,又於一九一二年格德文的《大史》譯成英文,在世界上廣泛傳播,產生巨大影響。當然,最關注這本書的還是斯里蘭卡人。

蓋格爾以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頌為界,分為《大史》和《小史》,日譯本沿用其說,譯為《大王統史》和《小王統史》。蓋格爾作此區分的主要理由有二:(一)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頌以後出現了這樣一句話:「向薄伽梵、阿羅漢、三藐三佛陀致敬!」一般來說,在巴利文作品中,只有在一本書的開頭才會出現這樣的話;(二)第九十九章第七十六頌分為大王朝和小王朝。

斯里蘭卡的著名佛教學者羅羅教授不同意這種區分,在他的《錫蘭佛教史》中,對蓋格爾的上述觀點進行了批駁,從第一章至第一百零一章,每一章的末尾都註明《大史》。這隻說是一本大書,不能區分為《大史》和《小史》兩本小書。

蓋格爾的第一個理由是不能成立的,這種話在一本書的開頭固然是經常出現,但從《大史》整個情況來看,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頌是一個人的作品,從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頌開始似乎是他人補寫的,補寫時加上這樣的話是完全有可能的。羅羅教授認為蓋格爾的第二個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這隻能說明《大史》包含了大王朝和小王朝的行事,卻沒有理由區分為兩本書筆者曾於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九年間赴斯里蘭卡,在羅羅教授指導下進修巴利文與上座佛教,此間也曾和某些學者探討過這個問題,多數學者都同意羅羅教授觀點,巴利文的《大史》應當包括蓋格爾所說的《小史》。很多外國學者亦採納了這種觀點,如前蘇聯學者瓦.伊.科奇涅夫著《斯里蘭卡的民族歷史文化》一書所引用的斯里蘭卡歷史學家門季斯的話說:「《大史》記錄了斯里蘭卡從一開始到十八世紀中期的歷史。」(王蘭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三○七頁)從時間來看,這裡所說的《大史》,顯然包括了《小史》,被蓋格爾定為《大史》的下限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頌只寫到公元四世紀。他所說的《小史》最後一章(第一百零一章)則寫到十八世紀。

斯里蘭卡的著名佛教學者佛授(buddhadatta),不但對蓋格爾的校勘和翻譯提出很多具體意見,且將這些意見寫信告訴給他。蓋格爾除給佛授回信並於一九三三年在《印度史學季刊》發表文章,承認他在《大史》的問題上犯了很多錯誤,他認為他失誤的主要原因是他遠離斯里蘭卡,缺乏必要的資料,他建議出版《大史注》時,把佛授的意見都收進去。他說過這話不久就與世長辭了,佛授後來將自己的意見單獨出版成一本書--《糾正蓋格爾關於《大史》的錯誤》(corrections of geiger's mahavamsa)。

《大史》長達一百零一章,敘述的內容公元前五世紀佛陀三次訪問錫蘭島,直至十八世紀英國入侵。這麼漫長的歷史著作自然不可能出於一人之手,是由多人分段撰寫的。根據僧伽羅文資料,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部份:

(一)從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頌,內容公元前五世紀毗闍耶來島至公元四世紀的摩訶舍那王,敘述了近八百年中六十一個國土的事跡。作者摩訶那摩(mahanama,意譯大名)。他的生活年代大約是公元五世紀後半期到六世紀前半期,《大史》的第一部分寫作自然也是這個時期。關於摩訶那摩的生平事跡我們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是斯里蘭卡古都阿努拉達普拉的帝迦散陀寺的一位長老,著有《妙法釋論》。

斯里蘭卡同類著作中,《大史》也不是最早的作品,在此前一百多年即有一部《島史》,內容正好相當於《大史》的第一部分,即從佛陀三次訪問鍚蘭島,一直寫到摩訶舍那王。《島史》比較接近原始資料,比較真實,但文字粗俗,且有很多重複,有的過繁,有的太簡,結構鬆散。《大史》第一部分的作者摩訶那摩吸取了《島史》所提供的原始資料,又增加了很多三藏注釋中的新資料,經過一番藝術加工,《大史》內容就更豐富了,藝術性也大大提高。所以《大史》不僅是屬於歷史的文獻,也是優美的文學作品,的確是一部光輝的史詩。

(二)從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一頌至第七十九章第八十四頌。所記史實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二世紀,主要內容是寫波羅迦摩巴忽一世王的英雄業績,作者達摩只底(dhamakitti),他是一位信仰虔誠、嚴守戒律高僧

(三)從第八十章維闍耶巴忽二世王開始,至第九十章波羅迦摩巴忽四世為止,所記史實從十二世紀至十四世紀,作者不詳。

(四)從第九十一章波羅迦摩巴忽五世王至第一百章揭底悉利羅闍悉訶,所記史實一直延續到一七五八年。作者是t.蘇曼伽羅(tibbotuvare sumangala)。

(五)第一百零一章,作者是h.s.蘇曼伽羅(hikkaduve siri sumangala)。

《大史》對整個佛教史上的很多重大問題,都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如佛陀涅槃年代佛教結集、佛教都派的演變、佛教世界上的傳播、南傳佛典形式斯里蘭卡佛教史以及與泰國緬甸等國的佛教關系

正因為《大史》影響巨大而深遠,公元九世紀首度出現了這本書的疏釋《大史注釋》和《大史增篇》,很快地就有德譯、英譯、俄譯本,並於一九三九年出版了日譯本,收入《南傳大藏經》中,筆者根據英國倫敦巴利聖典協會出版的校勘本,經過數年努力,於一九九一年七月將巴利文《大史》譯成漢文,於一九六年十月由台灣佛光出版社出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