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於科學——從佛法與科學的關系談起

宗教信仰不等於科學——從佛法科學關系談起

李向平

上世紀初,有科學家如王小徐等特別關注佛法科學關系。與科學結合,成為當時佛教復興思潮中的一大波瀾。近年來,又有科學家將量子物理學的理論與佛法比較,舊話重提之中蘊涵了新的意義

這些科學家認為,佛經中很多關於物質世界的論述,與現代科學驚人吻合。如三千大千世界宇宙關系,三千大千世界對應的三維空間即當前人類觀察到的整個宇宙星空。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為三千個大千世界,算下來就是30億個星系(天文學家目前已觀察到約10億個星系)。佛法所說三千大千世界之成住壞空,則與宇宙大爆炸理論極其吻合。又如佛陀曾說,一缽清水中有微蟲八萬四千,這也被微生物學所證實。

相映成趣的是,現代著名居士黃念祖也曾經說過:「近百年中,由於相對論、量子論、亞原子理學、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所取得的成果,給佛教哲理增添了許多實際論證和實例」。他認為,佛教科學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學精神的。

這些說法,出自科學家,卻同時也為許多佛教信仰者引為論據。在此基礎上,他們甚至認為佛教不是宗教,乃是科學,是最高的科學

然而,佛法佛學乃令人斷除妄念、顯現眾生本具智慧信仰體系。科學家只是以科學的眼光來對佛法中有自然現象的預言、猜想,給予一些科學闡釋而已,但絕非認為佛法本身就是自然科學,更不是以自然科學原理來證明佛法科學性。

因為,宗教信仰絕不可能等同於科學科學的基本特徵,是基於實驗和觀察,藉助於一定的物質手段來認識世界,需要不斷地懷疑和求真。而佛法是基於信仰來認識世界,本質是敬畏對於信仰者來說,具有不可否定的神聖性。宗教信仰肇始於人格生命的中心,人格存在的全部要素都參與其中,它不能等同於科學認知行為。

假如使用科學理論來證明宗教信仰正確性與科學性,骨子裡會使信仰者以為,存在著一個科學的權威在保衛他們的信仰。這種視宗教信仰科學同類思維方式,實為現代性中最深刻的構成。那些藉助於科學來包裝的信仰,無形中就等同於在宣告自己的正確性。

上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思想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期間,陳獨秀提出「科學宗教」的主張,認為以西方自然科學基礎科學思想精神方法,可以在世界觀人生觀、社會歷史觀等領域取代宗教。此時「科學」一語,已不是自然科學單純意義上的「科學」了,而是成為意識形態話語的「科學主義」。「科學」被作為反迷信話語被提出來,宗教科學也開始形成了對立,「科學主義」信仰,成為社會中的霸權話語,一切文化現象思想活動、宗教信仰都被要求符合「科學」。

然而,宗教信仰人格自發的精神需求和自主選擇,它無需藉助於科學以證明自己的完全合理性。所以,與其說佛法人類最高之科學,不如說科學佛學不相矛盾;與其說科學佛法能夠相互等同,不如說佛教科學能夠彼此相容。不知科學家與佛學家們以為然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