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由於深感一切有情生死流轉的痛苦,毅然拋棄王宮生活,出家修道。當他明悟一切事物無不是因緣所生、生滅變化、互相依存,親證了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狀後,成為一名覺者--佛陀。他證道以後,奔走於印度恆河兩岸,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我國隋時天台智者大師,把這東流的一代聖教,判釋為五時八教,就是講說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個時期以及頓、漸、秘密、不定四種教化儀式和藏、通、別、圓四種教化方法。這部《思益經》是與《維摩》、《寶積》、《楞伽》、《金光明》等經同為方等時所說。所謂"方等",是方廣、平等--實相妙理,橫遍諸法,叫方廣;豎該凡聖,叫平等。此經弘贊大乘,彈呵偏小,普令有情,同起無上菩提。
此經共有三譯,元魏時菩提流支所譯,名《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共六卷,並未分品;西晉時竺法護所譯,名《持心梵天所問經》,共四卷十八品;本譯白是根據姚秦時(若按正統,當是東晉)鳩摩羅什法師所譯《思益梵天所問經》,亦是四卷十八品。三譯文辭雖有繁簡、顯晦的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而鳩師博學多聞,兼善方言,所譯文義顯豁,辯才無礙,為歷來所傳誦。
(二)
茲將本經有關各品的內容和義理,作一簡要提示,以供讀者的參考。
當時,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與許多大比丘僧及菩薩摩訶薩等在一起。《序品》中,首先由於網明菩薩之問,佛告以"若佛不加威神,眾生無有能見佛身,亦無能問。網明體會到所謂"如來身者,即是無量、無邊光明之藏;說法方便亦不可思議!"其時東方清潔國日月光如來座下的思益菩薩,發心要到娑婆世界供養、咨問釋迦牟尼佛,並遵照日月光如來的教導,以"十法"游於娑婆國土:"於毀於譽,心無增減;聞喜聞惡,心無分別;於諸愚智,等以悲心……"。到後,頂禮佛足,以偈贊佛:"以大悲本願,處斯穢惡土,若人於凈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若人慾斷縛,滅煩惱業罪,於此土護法,增益一切智。……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都說明,在此五濁惡世修行,其功效勝過在諸佛凈土,在《四法品》中,佛廣說修菩薩行的基本要求,以種種"四法"開導眾生。如說:"一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二者精進不懈;三者信解生死如夢;四者正思量佛之智慧。菩薩有此四法,便能堅固其心而不疲倦。"又說:"一者,決定說諸法無我;二者,決定說諸生處無可樂者;三者,決定常贊大乘;四者,決定說罪福業不失。"這正說明,一切有為之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凈,而凡夫起惑造業,善惡業果不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同時,亦說明菩薩在修持中,雖有種種逆境--"失利、惡名、毀辱、苦惱",而無所畏懼,因為要磨練身心,得定開慧,無不以逆境為洪爐,以患難作資糧。在與大眾相處,待人接物上,佛指示應該:"求法不求勝;恭敬心無驕慢;惟求法利,不自顯現;教人善法,不求名利。"
在《分別品》中指出:"一切法離相名為正……若分別諸法,則入增上慢,隨所分別,皆名為邪"。又說:佛"但為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度生死至涅槃者。"為什麼呢?因為"諸法平等,無有往來,無出生死,無人涅槃"。這正如《圓覺經》所說:"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此後,佛應思益菩薩所問,指出"見心相念念滅",則能行於忍辱;並教導"能凈身、口、意業",是遍修菩薩之行;"信解諸法空,及無相無作,而不盡諸漏",是遍修菩薩之行;對過去,未來及現在世,心無住著,"一切無分別",是遍修菩薩之行。特別指出,學道之人若能以智慧覺照,知五陰諸法,不離真如,世間一切,即是實相,便能隨緣應付,心無染著,雖有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風,亦能寂然不動。正如經中說:"諸法從緣生,自無有定性,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在《解諸法品》中,佛為思益菩薩等無量大眾,廣說諸法實相,宣示無住妙旨,指出:凡著我、著人、著眾生、著壽者、著有無、著生滅、著生死涅槃,皆是虛妄。若行者不住一切相,則住實際,"若有佛、若無佛,法性常住……"佛告訴梵天菩薩:"我所得法,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識、不可取、不可著……無語無說,無有文字。"梵天深深體會到,諸佛如來成就未曾有法,證得如是"寂滅相法",是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為什麼呢?因為這"寂滅相法",是無實、無虛、無法、無非法,無生死、無涅槃,無善、無非善;乃至"雖有說法,而是法非可說相"。同時指出:"如來得是虛妄煩惱之性,而無法不得!"若人能信解如是法義,不驚疑、怖畏,是人對難信、難入的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通利奉持,如說修行,自利利人。在《解諸法品之餘》中,佛告訴大眾,如來以三十二種大悲,救護眾生。如說:"一切法無所有,而眾生住於有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住,而眾生有住,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離染,而眾生有染,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空,而眾生墮於有見,如來於此而生大悲;一切法無相,而眾生著於有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乃至"眾生是產業、妻子恩愛之仆,於此危脆之物,生堅固想,欲令眾生,知悉無常,如來於此而起大悲。"如來為救護眾生,行此三十二種大悲,是故如來名為行大悲者;如果菩薩在眾生中,常能修集此大悲心,便能培大福田,威德具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
此經指示後世行人,發菩提心,破除我、法二執,而歸於無相、無住、無念、無修、無得、無證。在《問談品》中,佛開示:"諸有所行,皆是取相,無相分別,則是菩提。";"諸有所得,皆是戲論,無戲論是菩提";"能滅一切眾生病故,名薩婆若(譯為"一切種智");能除一切煩惱習氣故,名薩婆若;常在定故,名薩婆若。……"於是網明菩薩深有體會地說:"菩薩摩訶薩不應為功德利故,發菩提心,但為大悲心故,滅眾生諸苦惱故,不自憂苦故,生諸善法故,解脫諸邪見故……發菩提心。"又說:"菩薩不應於眾生求其恩報……又於苦樂心不傾動!在《談論品》中,文殊師利菩薩也告知梵天說:"不起、不受、不取、不舍諸法者",才能隨學如來。"無我、無我所者",才是快樂之人,"若菩薩知一切發非發、一切法非法,一切眾生非眾生,是名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後,便由各位菩薩廣說怎樣才可稱為菩薩。度眾生菩薩說:"譬如橋船,渡人不倦,無有分別",是名菩薩;觀世音菩薩說:"稱其名者,得免眾苦",是名菩薩;那羅延菩薩說:"若菩薩不為一切煩惱所壞",是名菩薩;不可思議菩薩說:"若菩薩知心相不可思議,無所思惟分別",是名菩薩;心無礙菩薩說:"若菩薩於一切煩惱眾魔,而不嗔礙",是名菩薩;寶月童子說:"若菩薩常修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況身受",是名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也說:"若菩薩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是名菩薩。這時,佛告等行菩薩:"若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亦復能舍一切福事與諸眾生,是名菩薩。"
由於萬法不離自性,平等無有差別,這是"諸法實相"的真實含義。所以《仂行品》上說:一切法平等無有差別,是諸法實相義。……諸佛雖以文字有所言說,而於實相無所增減。"又說:"諸佛世尊通達諸法性相如故,說名如來正遍知者。"在《志大乘品》上,特別開示:"陰、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說明煩惱即是善提,生死不異涅槃,全妄即真,全相即性,於此二法,不一不異。所謂:"若二則有為,非二則無為,離是二邊者,是名行菩提。"由於安住實相,寂照不二,既不著我、我所,也不著法、著空,正象經說:"諸佛慧無礙,不著法、非法。"所以能以無相智慧,修於六度:在修布施中,"布施及菩提,不住是二相";修持戒中,"悉除一切惡,通達於善法,持戒及毀戒,不得此二相";修忍辱中,"已度忍辱岸,能忍一切惡……若節節解身,其心終不動";修精進中,"思維一切法,知皆如幻化,不得堅牢相,觀之如虛空";修禪定時,"威儀無變異,恆樂於禪定";修智慧時,"善知因緣法,遠離二邊相,知是煩惱因,亦知是凈因……無量智慧光,知諸法實相,無暗無障礙,是行菩提道"。在《等行品》中,佛解答不退轉天子之問:所謂"隨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於一切法無憶念、無分別、無所行"。這所謂"無所行",就是一切無所著。雖行一切法,而不著一切行,實是修心、降心的重要關鍵!在《授不退轉天子記品》中,佛告梵天:"過去心已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若無住即住實相。"佛又告梵天:"菩薩成就如是法忍,雖示現一切所行,而無所染污……"佛告迦葉:"隨諸眾生根之利鈍,令得解脫,有以小乘而得解脫,有以中乘而得解脫,有以大乘而得解脫。迦葉,又如大海漸漸轉深,此諸菩薩亦復如是,向薩婆若漸漸轉深。"並說:"善知諸法無去來,常住法性而不動,是見有為法皆空,增益大悲濟眾生;眾生妄想起眾苦,為欲度故修行道。"
綜觀全經,是以諸法實相、第一義空為經的主體。以依體起修,離一切相,修諸善法,無住無著,為修行宗要。以息妄想、分別,離我、法二執,達到我空、法空、空空的"三空"境界,為主要功用。總的來說,此經正是以菩提為正因,以大悲為根本,以方便為究競的大乘法寶!
(三)
邵曉敢居士發菩提心,上求下化,獻身於佛經語譯工作有年。鑒於此經贊嘆、弘揚一乘了義之教,而歷史上似未聞有泣釋、詮解者,因此在語譯《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圓覺經》、《維摩詰所說經》等之後,不畏艱巨,不辭勞瘁,又以白話對照形式,奮力續譯此經,語句精鍊,筆調清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有利於弘化與修證。《廣東佛教》連載以後,在黃禮烈主編苦心籌劃下,列入《廣佛叢書》,出版贈閱。兩仁者菩提行願和無相智慧,真實不可思議!因此忘其譾陋,略序梗概。謹祝此大乘法寶,廣為流布,法界含靈,共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