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錩教授:《祖堂集》中的「西來意」

《祖堂集》中的「西來意」

方廣錩

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

《祖堂集》是我國現知最早的禪宗語錄集,「西來意」是禪宗的第一等公案。本文擬欣賞《祖堂集》中的「西來意」,嘗試探究其深言微義。

一、最早出處

從《祖堂集》的記載看,「西來意」這一公案出現得甚早。

《祖堂集》卷三「老安國師」條載:

坦然禪師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旨?

師曰:何不問自家意旨?問他意旨作什摩?

進曰:如何是坦然意旨?

師曰:汝須密作用

進曰:如何是密作用?

師閉目又開目。坦然禪師便悟。

同卷「懷讓和尚」條也記載此事,稱懷讓頗為出家多年,未契真理而感慨,「時有坦然禪師,睹讓嗟嘆,乃命雲游博問。先知嵩山和尚處,坦然問西來意話,坦然便悟,事安和尚。師乃往曹溪而依六祖。」(第141頁)

上面兩條記載偏重於著錄禪師們的交接要點,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交待得不很清楚。《五燈會元》的相關記載則稱,坦然、懷讓一起到嵩山參見老安,坦然於西來意話有悟,便留侍老安;懷讓未有所得,便南下曹溪,依止惠能

從上述記載可見:第一、「西來意」的完整表述應為「祖師西來意旨」。意為「菩提達摩從西天來到東土的宗旨」。《祖堂集》中經常把「祖師西來意旨」簡稱為「祖師西來意」、「祖師意旨」,乃至簡稱為「祖師意」、「西來意」、「祖意」。有時禪師們為了表達特有的意趣,也稱「祖師玄旨」、「西來密旨」、 「祖師西來的意」等。第二、這一公案最早出現在弘忍十大弟子之一,老安所在的嵩山,由坦然向老安提出。坦然,生平不詳。老安,即慧安(582~709),荊州支江(湖北)人,俗姓衛。義稱道安、人安。為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貞觀年中,於黃梅山參謁五祖,遂得心旨。其後在嵩山傳法。後代禪宗以六祖惠能為正統,則這一公案,最早由禪宗的旁支提出,在旁支中也甚為盛行。《祖堂集》卷三《鶴林和尚》條:「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會即不會,疑即不疑。』師卻雲:『不會不疑底,不疑不會底。』」(第104頁)同卷《先徑山利尚》條:「問:『如何是祖師兩來意?』師口:『汝問不當。』曰:『如何得當?』師曰:『待我死,即向汝道。」』(第104頁)鶴林和尚、先徑山和尚都是牛頭門下徒子徒孫。第三、對於坦然的提問,老安沒有正面同答,而要坦然反躬白尋。老安的回答,不答而答,答而未答。對於坦然的步步追問,老安最終採取絕言示意的辦法。應該說,禪宗在這公案上的基本態度,在它最早出現時已經具備。第四、按照禪宗燈史、語錄的記載。這一公案最早提出時,以懷讓日後成就最高,名氣最大。他培養出弟子馬祖,開創臨濟、溈仰兩宗。但在當時的嵩山現場,老安、坦然兩人最終晉至主看主的境地,而懷讓卻始終在一旁糊裡糊塗地賓看主。在此我們看到佛教應時應機的魅力,這也正是後代禪宗五家分燈的原因之一。

二、是偽問題嗎?

《祖堂集》中涉及「兩米意」的公案共約30多則。問學僧的問話固然各有千秋禪師的回答更是千姿百態。其中不少禪師,面對這一問題,往往表現出拒絕予以回答的姿態。如:卷四《石頭和尚》條: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問取露柱去!

僧曰:不會。

師曰:我更不會。(第149頁)

從這簡潔乾脆的語言,我們可以體會石頭希遷那直截了當的風格。而以禪風峻烈為特點的黃檗希運則對問話僧更不客氣。卷十六,《黃檗和尚》條載: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打之。(第613頁)

也就是說,提這樣的問題,在黃檗希運那裡是要挨打的。當然,《祖堂集》時代,像希運這樣動輒掄棍棒的禪師還是少數。更多的禪師採取另一種拒絕的方法。卷十六,

《石霜性空和尚》條載: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如人在百丈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我則為答西來意。(第619~620頁)

既然提問題的學僧沒有空手從百丈深井爬出米的能耐,也就沒有聽取答案的資格。有的禪師還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卷七《嚴頭和尚》條載: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移取廬山來,向你道。(第272頁)

問話僧並沒有神通,如何能夠把一座廬山搬來?老和尚也就不必同答這一問題。類似的公案還有卷八《龍牙和尚》條: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

僧曰:石烏龜解語也。

師曰:向語者道什摩?(第333~334頁)

和尚提出「待石烏龜解語」這樣一個從常理來說不可能達到的條件。但問話僧卻說「石烏龜解語也」,亦即石烏龜已經解語,你提出的條件已經滿足。問話僧這麼說也有道理:既然磚頭、瓦片都有佛性,石烏龜自然也可以解語。這時的老和尚怎麼應付?老和尚竟說:「剛才說什麼來著?」擺出一付裝聾賣傻,寧肯賴賬,也不同答的架勢。

不過,老和尚的回答,看來也是看對象的。洞山良價面對雲居道膺關於「西來意」的提問,馬上不客氣地責問對方,卷八載:

雲居問洞山:如何是祖師意旨?

洞山答曰:忽有人問闖梨,閹梨作摩生道?

雲居曰:某甲罪過。(第332~333頁)

道膺(835~902),曹洞宗僧。薊門玉田(河北)人,俗姓王。從洞山良價嗣法。後於雲居山(江兩建呂西南)開創真如寺,講學三十年,人振曹洞宗風,是個非同一般的傢伙。既然是個非同一般的傢伙,那麼,他的提問就不不懂,而是別有用心。既然如此,洞山良價便毫不客氣,執戟反擊,雲居道膺只好當場低頭認錯。

這麼看來,「西來意」這個問題,似乎不但不應該同答,而且也不應該作為一個問題提出。那麼,這是一個偽問題嗎?從「祖師兩米意旨」到「坦然意旨」到「密作用」,拐了兒道彎。那龍牙居遁禪師卻是直接從這一公案得悟。卷八《龍牙和尚》條:

師問洞山:如何是祖師意?

洞山雲:待洞水逆流,則與汝說。

師於言下頓承玄旨。(第331頁)

龍牙居遁禪師(835~923),撫州南城(江兩)人,俗姓郭。十四歲,丁吉州(江西)滿田寺出家,復於嵩岳受戒,後游歷諸方,參謁洞山良價,並嗣其法。其後受湖南馬氏之禮請,住持龍牙山妙濟禪苑。

龍牙居遁自己從洞山處因詢問「西來意」而「頓承玄旨」,他卻裝聾賣傻。這是為什麼?我們來對照一下洞山對龍牙的回答與龍牙對問學僧的回答:

洞山:待洞水逆流,則與汝說。

龍牙: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

兩人的回答,異曲同工。但龍牙當年聽了洞山的回答,便「頓承玄旨」;而現在當龍牙用類似的答案回答學僧時,那學僧卻自作聰明地來個什麼「石烏龜解語也」。看米人的根機高下,的確存在很大的不同。面對這個自作聰明的問學僧,龍牙和尚用裝聾賣傻來反撥,期望對方能自悟,真當得一句老婆心切」。可惜痴漢依然不悟。

也就是說,就上述禪師們而言,這個問題並非偽問題,並非不可問,不可答。也的確有人通過問答從中得到啟發,得以頓悟。但它絕不是表面看來這麼簡單。把握住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把握不住,五里霧中,磕磕碰碰。因此在外人看來,便顯得如此玄妙,不可捉摸。僅管如此,為了得到解脫,還是有無僧人執著地行走在這條險徑上。上文提到嚴頭和尚這樣一個公案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移取廬山來,向你道。(第272頁)

嚴頭和尚的回答,與洞山、龍牙的回答,實質上完全一樣,但問話的僧人沒有龍牙和尚的根機與悟性,硬是不明白嚴頭和尚說了些什麼。不但不明白,而且還不死心,執著地揪住不放,過一會又來問: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又與摩去也!(第272頁)

嚴頭老和尚不去認真深悟個中奧義,一個勁地來問個什麼!

三、從教意、祖意到涅槃妙心

「話來意」這個問題,絕非表面文字表達的這麼簡單。但是,我們要把握它,只能先從表面的文字著手。禪宗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座中大迦葉破顏微笑。於是釋迦牟尼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西來意」這一公案得以產生的背景。在菁提達摩之前,佛教公認,釋迦牟尼的一代教法,從第一結集開始代代付囑。其精要內容就保存在佛教經典,即所謂「三乘十二分教」中。如果說教外別傳才是真正的佛法,那麼如何看待中國以前所傳的經教呢?卷八《曹山和尚》條:

問:三乘十二分教,還有祖師意也無?

師曰:有。

僧曰:既有祖師意,又用西來做什摩?

師雲:只為三乘十二分教有祖師意,所以西來。(第318頁)

曹山明確肯定三乘十二分教與教外別傳本質相同。既然如此,釋迦牟尼為什麼還要特意付囑,教外別傳?菩提達摩為什麼還要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曹山的回答便義同到「洞水逆流」、「石烏龜解語」的立場上了。

大體同樣的問題,又見卷五《雪岩和尚》條載:

道吾問:初祖未到此土時,還有祖師意不?

師曰:有。

吾雲:既有,更用來作什摩?

師雲:只為有,所以來。(第191頁)

雪岩的回答,與前述曹山的同答,看起來相同。但是,道吾提出的問題與曹山面對的問題卻略有不同。提問題方式微妙的著異,使同答的旨趣也產生差異。不管怎樣,曹山、雪岩都沒有正面同答「西來意」這一問題。而芙蓉和尚則企圖正面同答。卷十七《芙蓉和尚》條載:

問:如何是教?

師雲:五千四十八卷。

如何是教意?

師曰:祖意即是

問:如何是祖師意?

師雲:教意即是

學雲:與摩即教意與祖意無二去也?

師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大德便禮拜

師偈曰:祖心即教意,教意即祖意。

欲識祖師意,祖師佛心

祖意與教意,一性一真心。(第649頁)

芙蓉靈訓看來,教內代代傳承的佛教經法,亦即入藏經中的佛法,與菩提達摩教外別傳佛法,本質完全相同,所以明確提出「教意即祖意」,他這一論斷的理論依據,就是《妙法蓮華經》中的「十方佛士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二」。在此值得注意的,不僅在於靈訓提出的「教意即祖意」這一論斷;不僅在於靈訓那種肯定性的表述方法還在他對上述答問進行總結時編纂的偈頌。在此考察這首偈頌。

一句:「祖心即教意,教意即祖意。」

看來這一句乃承接前述問答而來,對前述問答的總結。但仔細琢磨,發現不那麼簡單。如果單純是總結問答,便應該總結成「祖意即教意,教意即祖意」才對。靈訓為什麼起手便用「祖心」改換了「祖意」?他想表達什麼?

第二句:「欲識祖師意,祖師佛心。」

一句是理解整個偈頌的關鍵。靈訓在這里明確指出:菩提達摩所傳,實際就是「佛心」,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了什麼叫祖師意」。聯系靈山會拈花微笑,靈訓這里正面指明,菩提達摩「西來意」就是「傳佛心」。正因為這樣,所以靈訓在偈頌開頭,用「祖心」替換「祖意」。

第三句:「祖意與教意,一性一真心。」

「一性」,指「佛性」;「一真心」,指「涅槃妙心」,即「佛心」。「佛心」,其實仍然是「佛性」。從《壇經》開始,禪宗經常把「心」與「佛性」等川。在這首偈頌中,一方面為了強調「涅槃妙心」等同「佛心」、「佛性」,一方面人概也是受五字格律的約束,特意在「心」前冠一個「真」字。這句偈頌的意思是,無論是祖意還是教意,論述的無非都是同一佛性、同一佛心。靈訓在這里又一次強調「教意即祖意」。

靈訓偈頌論述的重心偏移為「佛性」,亦即「涅槃妙心」上。佛法佛性固然緊密相關,不可分離;但畢竟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在「西來意」這一公案中,本身就蘊含著「傳佛法」、「證佛性」兩層含意。佛法是可以:宣說的,所以釋迦牟尼有二乘十二分教傳世;真如佛性(或言「佛心」)是超言絕象的,所以釋迦牟尼只能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三乘十二分教中當然蘊含著可以契證佛性內容就好人人都蘊含有佛性。但是,蘊含的,不等於顯現的;可能性,不等於現實性。火迦葉本米蘊含著佛性,但以前自己沒有證悟;釋迦牟尼拈花示眾,使得人迦葉證悟自性。所以,釋迦牟尼拈花是必要的;而從啟發眾人證悟自己的涅槃妙心」的角度,菩提達摩來華也是必要的。

按照上述分析,我們再來看曹山、雪岩的上述公案

《曹山和尚》條:

問:三乘十二分教,還有祖師意也無?

師曰:有。

僧曰:既有祖師意,又用西來做什摩?

師雲:只為三乘十二分教有祖師意,所以西來。(第318頁)

粗粗看米,曹山的上述答問,就好比如下答問:

「人為什麼要吃飯?」

「因為人要吃飯。」

似乎非常不講道理。其實,理解上述曹山公案關鍵還在祖師意」。如前所述,「祖師意」蘊含「傳佛法」、「證佛性」兩層含義。如果學僧問題中的「祖師意」意為「證佛性」,則曹山的回答就十分順暢:「三乘十二分教蘊含佛性,人人均有佛性,但是沒有得到證悟。所以達摩要來。」如果學僧並沒有領悟到這一點,把「祖師意」單純理解為「傳佛法」,那曹山的回答對他來說,真類似是想要「洞水逆流」、「石烏龜解語」了。

如果說曹山的公案問話中強調「三乘十二分教」,比較容易使人把對「祖師意」的理解偏重於「傳佛法」的話,雪岩的公案就更加明了。

《雪岩和尚》條載:

道吾問:初祖未到此土時,還有祖師意不?

師曰:有。

吾雲:既有,更用來作什摩?

師雲:只為有,所以來。(第191頁)

佛法早在達摩到達幾百年前就傳入中國。所以,道吾問題中的「祖師意」,只能理解為「證佛性」。雪岩的答案也很明白:中國人已經具備解脫的根機,但有待善知識啟發證悟。這就達摩來華的原因禪宗傳說,菩提達摩師傅這樣囑託他:

待吾滅後六十七載,當往震旦,設大法葯,直接上根。……汝所化之方,獲菩

提者不可勝數。……汝至時,南方勿住。彼唯好有為功業,不見佛理。

這段故事表述了兩層意思:

第一、不少中國人根機已熟,等待你去教化。這也正是曹山、雪岩作「因為要吃飯,所以要吃飯」那種回答的依據。

第二、南方梁武帝代表中國人只知道做功德,與禪宗所傳並不契合。做功德,也是佛法萬途之一,經籍中亦有記載,本不可厚非。但與明心見性,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情也就是說,傳佛法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證佛性則是其中的核心部分。這或者可以作為解讀上述關於「三乘十二分教」與「祖師意」關系的一個注腳。

禪宗看來,祖師西來,並非簡單地傳播佛法。因為佛法實際早已傳到中國。但傳到中國佛法形態各異,有些並非是究竟解脫法門。什麼是究竟解脫法門?就是明心見性,證悟自己內在的佛性佛性人人都有,只在能否自覺而已。達摩西米,就是為了中國自覺佛性。卷十八《仰山和尚》條:

問:如何是祖師意?

師以手作圓相,圓相書佛字。(第675頁)

仰山在這里所表述的是達摩西來,就是為了讓東士人證悟自己的佛性本來圓滿

所以,所謂「西來意」,本身並不深奧。卷十二《龍潭和尚》條:

僧問:如何是祖師意?

師雲:要道有何難?

僧雲:便請師道。

師雲:將謂靈利,又卻不先陁。(第502頁)

「西來意」並不深奧。但要講出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也不能那麼容易。這又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筆者將另外敘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