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居士名家文集: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第二(王子成)

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第二

  決疑生信第二

  (嗟夫眾生疑多學寡。障重福輕。如無開導之文。豈解求生之法。今則假施問答。權設主賓。為決疑情。令生諦信耳)。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前歸依西方三寶已竟。次乃決疑生信。普為眾生。無始至今。種種疑惑。各各在心。所以不肯求生凈土。縱欲求生。不知法門。多修雜善人天有漏華報因果不出輪迴。受其生死。苦惱無量。為此四眾。今於諸聖教中。採摭眾生種種疑惑。一一釋之。稱讚疏雲。因則唯修一日七日。果則永得阿[鞥-合+(白-日+田)]跋致。如是境界。駭人耳目。若佛在日。或正法中。眾生福勝。信智深厚。聞佛一說。諦信無疑。奈以像末法中有情福劣信智淺薄。聞如是法。便生疑謗。故釋迦世尊說此經時。即有十方十殑伽沙諸佛如來。現大神變。發誠諦言。證我世尊所說非謬。仍自今有無之人。聞修西方凈土業者。撥之為邪謗法之愆。雲何不怖。凡是三寶弟子。應須諦信佛語。如為臣者必信王言。若為子者必信父訓。若其不信。豈得名為忠臣孝子。若四眾等以佛為師。不信佛語。便非佛子。乃是魔民。如是之人。深可怖畏。而諸眾生所以不能深信經語有此疑者。皆由無明惑故。妄起顛倒。因疑惑故。墮三惡道。悔何所及。大眾當依佛語。如教修行。不得疑惑。所有我等無始至今。一切疑惑重罪業障若不懺除。無由往生。宜各人人如救頭然。求哀禮懺。速令清凈未作之罪。不敢更作。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十殑伽河沙數俱胝佛  南無東方現在一諸佛  南無不動佛  南無山幢佛  南無大山佛  南無山光佛  南無妙幢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河沙。住在東方。自佛凈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宜加用心。攝耳諦聽。疑障消除。身心解脫。願離三塗。求生九品。過去生死。劫石難量。未來輪迴。芥城何盡。惟願三心勵志。十念成功。此方生緣既謝。彼界妙境即現。祥雲後捧。凈侶前迎。剎那頃即得往生。僧祇劫常居安養。今則決疑生信。次第開陳問曰。稱讚疏雲。如何口念心思即得往生西方凈土答曰。心則緣佛境界。憶持不忘。口則稱佛名號分明不亂。如是心口內外相應。若念一句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成就八十億劫殊勝功德一句尚爾。何況十句百句千句萬句。如是一日一月一年一生。行住坐卧晝夜精勤。何罪垢而不消亡。何功德而不增長。何因不生極樂國。何緣不見彌陀佛。譬如嬰兒。或有所怖。發聲號呼。喚其父母父母慈悲。聞子喚聲。諸事且置。急來救護。今時五濁惡世眾生。常被生老病死三塗等苦之所逼切。既覺知已。即生驚怖。以真實心。高聲稱念彼佛名號。以求救護。阿彌陀佛有天耳通。必定遠見。有也心通。必定遠知。佛之慈悲不同人間痴愛。父母等視。眾生猶如一子。決定親來。垂慈接引。所以然者。良以西方無量壽佛願力深重。常以光明名號。攝化眾生我等佛子。今既與佛本願相應。理必如是。勿生疑慮。若諸眾生以志誠心。一念十念。一日七日。承佛願力。皆得往生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當起勇猛心殷重心志誠心決定心不退轉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凈佛  南無清凈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栴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菊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問曰。決疑集雲。但見性悟道。復超生死。何須繫念。彼佛求生化方耶。

  答曰。通昧他心聖凡安測知。非正遍授記應難。真修行人當自審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諸仁者當觀自己行解。見性悟道。受如來記。紹祖師位。能如馬鳴龍樹。不得無礙辯才。證法華三時。能如天台智者。不宗說皆通行解兼備。能如忠國師壽禪。不此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勸往生。蓋是自利利他。豈肯誤人自誤。況大雄讚歎。金口叮嚀。希從昔賢。仰稟佛來。定不謬誤。又當自忖量。臨命終時。生死去住。定得自在。不自無始來惡業重障。定不現前。不此一報身定脫輪迴。不天上人間。十方世界隨意寄託。定無滯礙。不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然。莫以一時貢高卻致。永劫沉墜。自失善利。將復尤誰。嗚呼哀哉。何嗟及矣。古德雲。有為雖偽棄之。則功行不成。無為雖真趣之。則聖果難克。剎那悟道。要須長劫煉磨。頓悟一心。必假圓修萬行。誠哉是言也。今則末世悠悠之徒。學寡疑多。妄肆臆說。自誤誤人。所謂可憐愍者。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命世間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蓮華游戲神通佛  南無功德佛  南無念佛  南無善名功德佛  南無紅焰幢王佛  南無游步功德佛  南無寶華游步佛  南無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南無斗戰勝佛  南無善游步佛  南無周匝庄嚴功德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問曰

  十方皆凈土  雲何獨指西

  答曰

  願強教主勝  諸經共贊推

  (十疑論第四雲。問曰。等是念佛。求生一佛凈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何須偏念西方阿彌陀佛。答曰凡夫無智。不敢自專之。用佛語故。偏念阿彌陀佛。雲何佛語。雲釋迦大師一代聖教。處處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觀經等。七十六種因緣。殷勤指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其餘諸佛一切凈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未若彌陀佛國處處經論勸令往生。是故偏念也。如隨願往生經雲。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凈土世尊何故偏贊西方彌陀凈土。專遣往生。佛告普廣。閻浮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贊西方一佛凈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凈土。即生一切凈土。故華嚴經雲。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無畏亦然。又雲。譬如凈滿月。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正覺。應現一切剎佛。身無有二)。

  問曰

  自疑宿業重  十念功德

  答曰

  千年萬株木  一火變成灰

  (十疑論第八。問曰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無惡不造。雲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答曰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能逢。何可論十念成就。又汝以無始以來惡業為重。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校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雲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能滅耶。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痴暗。心緣虛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凈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磣。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磣而不肯出也。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一豆火焚。少時即盡。又如有人一生已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凈土。無有是處。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又那先經雲。國王問那先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終念佛死後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曰。如持百枚大石置於船上。因船故不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不入泥犁中。其小名沒者。不置船上。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又何疑也)。

  問曰

  具縛凡夫輩  焉能生彼池

  答曰

  自力經多劫  佛威頃刻時

  (十疑論第五。問曰。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凈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答曰。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故十住婆沙論雲。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其五。一者外道相似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曰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修念佛三昧。願生凈土。乘阿彌陀願力攝持。決定得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萬里。謂他力也。若言具縛凡夫。不得生者。同跛人義也。論又雲。劣夫從輪王。一日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輪王力也。今則舉自心之信。足登釋迦之教船。展方便之輕帆。安精進之正[木*(刀/巴)]。從眾聖引迎之路。乘彌陀願力之風。泛念佛三昧之法流。到極樂凈方之彼岸矣)。

  問曰

  天宮樂不少  何須堅勸西

  答曰

  五衰並十劣  不是久長時

  (慈恩通贊雲。問曰。慈氏天宮快樂不少。勝侶頗多。何須堅勸往生西方。答曰。若論兜率。即勝人間。乃並西方。全成微劣。勝劣既異。彼此各殊。勸生西方。舍劣求勝也。勝劣有異者。凈土十勝。天宮十劣。凈土勝者。一化主所居勝。二所化命長勝。三國非界系勝。四凈方無欲勝。五女子不居勝。六修行不退勝。七凈方非穢勝。八國土庄嚴勝。九念佛攝情勝。十十念往生勝。天宮十劣者。一所居國土劣。二所化壽促劣。三界系攝屬劣。四彼天有欲劣。五男女雜居劣。六修行有退劣。七穢方非凈劣。八國土庄嚴劣。九善念攝情劣。十修行勞苦劣。又雖壽四千歲。己命欲終時。有五衰相現。一則頭上華萎。一則腋下污出。三則起坐不定。四則氣力衰微。諸天勉。其眷屬。五則多諸掉舉。有斯十劣五衰。所以勸生彼國。又問曰諸天妙樂。壽劫長遠。足得修行。人中積善。亦自超越。乃至於修羅龍鬼三塗惡趣。正可拔苦。利生何必。專務求生極樂耶。答曰。欲界諸天耽著妙樂。醉於放酒。視東忘西。貪迷放逸者多。發心修善者少。福盡即墮。如箭射空。色界諸天雖獨行無交。而未盡形累。無色界亦不輪迴。經中判為難地。傳大士雲。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又楞嚴經說。十種仙類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報盡還來。散入諸趣。唯有凈土一門聖賢。於剎那三界。而常樂故。雲國非界系勝也(出寂照集))。

  問曰

  兜率祈生好  內院更無回

  答曰

  誰如師子覺  外院尚耽迷

  (十疑論第七雲。問曰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何須求生西方。答曰。求生兜率。理若相似。若約比校。大有優劣。先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眾三昧。深入正受。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彌陀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二者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恆河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凈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又聞西國傳雲。有三菩薩修兜率。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約雲。先生兜率。見彌勒者。即來相報。師子覺先亡。數年無報。次世親亡。三年乃來報雲。天宮日長。我生兜率。禮彌勒佛。聽其說法。即來相報。已三年也。問師子覺如何。雲生兜率外院。戀著天樂。即不曾見佛。且以菩薩而修兜率。猶有戀著。不見佛者。此輪迴根本。是知兜率難修有墜。非比西方易修無墜也。又白蓮先師贊毀疑第四雲。問曰。慈恩法師千佛一數。制上生經疏贊。內院雲。生天宮有七易。生凈土有十難。聖師所說必不誤人。未審如何和會答曰。爾只知慈恩上生疏。不知慈恩通贊疏。彼通贊疏雲。凈土有十勝。天宮有十劣。卻勸人求生凈土。聖師制述豈自相違。蓋為演教隨機各示方便。此與世尊親說彌陀等經勸生西方。又說上生經。勸生內院。意旨何異耶。眾生機緣不同。佛土攝受亦異。譬如有人生緣在南。具舟欲往吳越。治裝問程。智者應酬所問。豈可卻贊陸地之便。稱秦蜀之利哉。如此則只增惑亂。不應利益。通方達士隨願知歸。淺見狐疑。強生矛楯。所謂醍醐上昧。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葯。普勸後人。勿以管見窺天蠡心測海。疑謗佛土。自結苦因。深誡之哉。深誡之哉。又即司空大師念佛三昧儀雲。興宗皇帝御書問曰。西方極樂世界今世凡夫合求生不。余忝對曰。夫人居浮世。如客寄旅亭。設得盡百年。亦如經一瞬。根被六塵外坌。識遭三火內焚。況無實樂可貪。縱有虛華何戀。是故西賢東哲繼武聯蹤。考考厭處於塵寰。念念忻趣於佛境。或上祈慈氏。願往天宮。西禱彌陀。求生凈土。皆超凡之捷徑。俱入聖之要門。若就彼境以論。則一處見異。報化雙彰。或約自心面辨。則二義說殊。易難兩具。非此兜率定化定易。非彼凈土定報定難。謂兜率經中說有他方來會諸大菩薩住天冠中故。若欲求生化兜率天。[則]有七易。若欲求生報兜率天。則具多難。以兜率天通報通化故。求生者有易有難。西方凈土亦有二種。一化凈土。經許凡夫二乘生故。二報凈土。論說女人二乘無故。若欲求生報佛凈土。准上生經疏。則有十難。若欲求生化佛凈土。准諸經說。還有十易。一彌陀願重得生易。(經諸經)二極樂不逆得生易。(無量壽經)三十方諸佛攝受易。(稱讚凈土經)四東方一佛助成易。(葯師本願經)五二大聖者來迎易。(無量壽經)六八大菩薩引去易。(亦葯師經)七奉行十願得生易。(華嚴經行願品)八書寫一經得生易。(決定光明經)九散善迴向得生易。(大寶積經)十少時念佛得生易。(十六觀經)以極樂上通報通化故。求生者有易有難。今我皇帝陛下。生在人中。獲居王位。將今世果。驗前世因。必已曾發大菩提心。必已曾修大菩薩行。雖境強情逸。時時應有於虧違。而信逼志堅。念念常思其善利。早年已曾分受菩薩戒。今歲再曾全受近住戒。兼常念八菩薩。亦恆持大悲心。又於諸處廣作善利。建寺即經。齋僧作福。若直求生報佛凈土。是則實難。若秖求生西方化土願見化身無量壽佛。理甚相應。不為越分。以經疏說。若受佛戒。經於一日乃至七日。供佛筵僧。起塔建寺。書經造像念八菩薩。持大悲心。迴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切皆得。如願往生。生已即得見無量壽佛及八菩薩。於無上道。更不退轉。更不復墮三惡道中。其間苦惱一切並無。富貴庄嚴不可勝說。唯願專信勤持。無得懷疑。擬進擬退。(自余凡庶例此知之))。

  問曰

  彌勒龍華會  逢期亦出離

  答曰

  五十六萬載  終是下生遲

  (念佛鏡。問曰。當來彌勒下生之時。三會說法。度諸眾生。得阿羅漢果。何以不願求生。雲何求生彌陀凈土答曰彌勒未下生來。不可待得。何以得知。上生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後。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然始下生。又下生經雲。海水減至三千由旬。彌勒乃出。准法王本記。釋迦涅槃已來。始有二千餘年。全未擬來。不可候待。眾生命短。恐沈苦海。多劫受殃。不值彌勒。今阿彌陀佛現在說法。住極樂世界。廣度眾生。歸依西方。早證道果矣)。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普光佛  南無普明佛  南無普凈佛  南無多摩羅跋栴檀香佛  南無栴檀光佛  南無摩尼幢佛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  南無慧炬照佛  南無海德光明佛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金光佛  南無大強精進勇猛佛  南無大悲光佛  南無力王佛  南無慈藏佛  南無栴檀窟庄嚴勝佛  南無賢善首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庄嚴王佛  南無金剛華佛  南無寶蓋照空自在王佛  南無空虛寶華光佛  南無琉璃庄嚴王佛  南無普現色身光佛  南無不動智光佛  南無降伏諸魔王佛  南無光明佛  南無智慧勝佛  南無彌勒仙光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問曰

  厭苦生極樂  豈是有慈悲

  答曰

  欲得治他病  先須還自醫

  (十疑論第一雲。問曰諸佛菩薩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秖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天台智者答曰菩薩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智度論雲。具縛凡夫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自強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假令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貪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故維摩經雲。自疾不能救。豈能救諸疾人。又智度論雲。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也)。

  問曰

  臨終佛現處  邪正如何知

  答曰

  天魔不敢現  是佛更休疑

  (白蓮集雲。問曰。善境現時。其事不定。或邪或正。臨終現時。如何辨明。苟若不識。如何去取。答曰念佛往生之人。得諸佛護念。故魔不敢現。現者定是佛境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塗之厄。臨命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舍。阿彌陀佛將諸比丘往人前。魔終不能毀壞斯等正覺之心。所以者何。其佛世尊興立大悲。誓度一切無量眾生。亦復護持十方世界一切眾生)。

  問曰

  無量人將化  彌陀豈遍知

  答曰

  如月處虛空  處處蒙光輝

  (龍舒文雲。問曰修行精進者。臨終之時。佛與菩薩來迎。且如十方世界有無眾生精進焉。能皆知期。而往迎乎。答曰。佛身如月。影現眾水。水清而現。故無前後去來。故古人雲。大願聖人凈土來。來實無來。深心凡夫。往凈土去。去實無去。彼不來此。此不往彼。而凡聖會遇。兩得交際。彌陀光明大圓月。遍現十方。水清而靜。則月現金體。月非趣水而遽來。水濁而動。則月無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在水則有清濁動靜。在月則無取捨去來矣)。

  問曰

  西方十萬億  路遠恐難歸

  答曰

  夢魂游萬里  何況仗佛威

  (十疑論第九雲。問曰。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丈劣弱。雲何可到。答曰。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但使眾生凈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凈土受生之心。動念即生凈土。所以觀經雲。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生彼。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異也。生凈亦亦爾。動念即生。不須疑也。又彌陀鈔。間曰。觀經雲。西方不遠。且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今雲不遠者何也。答曰。有二義。一往生不遠。觀經雲。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彼國。二相迎不遠。經雲。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又遠近相對信念。即近不信。即遠也)。

  問曰

  若負殺生債  冤業豈能離

  答曰

  往生成佛後  同度更無疑

  (龍舒文雲。問曰。人平生為惡。殺害眾生。苦虛人民。臨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殺所害之眾生。懷冤枉之心。何時而可解乎。答曰。生凈土得道之後。皆能度脫一切怨親。豈不勝怨怨相報彼此無出期者乎)。

  問曰

  臨終十念往  何假預修持

  答曰

  人生有壽夭  十橫恐難知

  (慈恩通贊雲。問曰臨終作善。便得往生。何假預前修諸勝業。答曰人生壽夭。難測短長。或即病困昏迷。或即非時奄逝。既闕生前之善。難逃後世之殃。預作善緣。恐防斯咎。群疑論雲。十種命終。不得念佛。一則善友未必相遇。二則或疾苦纏身。不遑念佛。三或偏風失語。不得稱名。四或狂亂失心。注想難克。五或俄逢水火。不暇志誠。六或輒遇豺狼。無其善友。七或臨終惡友壞彼信心。八或飽食過多。昏迷致命。九或軍作。斗戰。奄爾輪迴。十或忽墮高岩。傷中身命。如此不得待臨終十念也)。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  南無世凈光佛  南無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日月光佛  南無日月珠光佛  南無慧幡勝王佛  南無師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無妙音勝佛  南無常光幢  南無觀世燈佛  南無慧威燈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須彌光佛  南無須曼那華光佛  南無優曇缽羅華殊勝佛  南無大慧力王佛  南無阿閦毗歡喜光佛  南無無量音聲王佛  南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南無大通光佛  南無才光佛  南無金海光佛  南無一切法常滿王佛  南無寶海佛  南無寶英佛  南無成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寶幢幡佛  南無光明佛  南無阿閦佛  南無光明佛  南無無量音佛  南無大名稱佛  南無得天安隱佛  南無音聲佛  南無無限凈佛  南無月音佛  南無無限名稱佛  南無月光佛  南無無垢光佛  南無凈光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問曰

  蓮苞住胎日  苦樂定難知

  答曰

  如在夜摩天  妙樂不思

  (白蓮集雲。問曰未審花中受苦受樂耶。答曰。花中住處。如忉利天夜摩天所受快樂故。寶積經第十八雲。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八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宮殿之內。游戲歡樂。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

  問曰

  智者心是佛  愚人愛往西

  答曰

  根緣有利鈍  演教各隨機

  (寂照集雲。問曰六祖壇經雲。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真佛。西方願東。東方願西。悟人在處一種。志公雲。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愛往西方。若果是真正法門。何故大士排遣。答曰。佛說法有隱顯。教有權實。人根有利鈍。祖師有抑揚。譬如受疾不同。處方還異。今有病熱發黃。方大狂亂。有善醫者。必以寒葯治之。豈可卻贊乳石桂附有除寒起廢之功耶。有偏見人。聞寒葯有治熱之功。遂雲乳石桂附永不可用。豈不謬哉。祖師單傳心印。志公方贊大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法雙亡。不立文字。當時人尚未信受。豈可又教人念佛求生也。圓機達士固自無疑。求法初心定生猶豫。但得意忘言。融通了解。自無矛楯也)。

  問曰

  無想是泥洹  有想即為

  答曰

  誰留十六觀  佛語敢生疑

  (白蓮集雲。問曰。般舟經雲。是我心作佛。是我心見佛。心有想為痴。無想是泥洹。今起想想佛。豈不為痴耶。答曰。機差教別。聖意難思。遮表多門。文旨非一。或就理遮。情隨有想。而皆非或簡境對治。約行須明違順。順即善凈之想。違即惡染之想。若凈想想善。則善境現。若染想想惡。則惡境現。故方等賢護經雲。惡欲想女。夢見於女。善欲想佛。夢見於佛。令謂二想同名。則善惡天隔。不可聞想。一概厭之。若苟厭之。則違佛謗法。違佛則非為佛子法則入十方泥犁。可不慎乎。況此觀行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一切凡夫成聖。元胎安得輕易而不遵哉)。

  問曰

  女人中說  不許生蓮池

  答曰

  蓮池才到者  轉女化男兒

  (白蓮集雲。問曰。論士女人及根缺不生。此雲何通。答曰。此界女人求者得生。生彼國時。轉為男子)。

  問曰

  亦有修行者  不樂見阿彌

  答曰

  宿無緣種故  障重有何

  (白蓮集雲。問曰。亦有人不樂生極樂者何也。答曰。宿無緣種故。執見分別故。不樂也)。

  問曰

  設如不信敬  毀謗有何

  答曰

  阻他求生者  多劫墮泥犁

  (大乘懺悔儀第三捲雲。問曰。設爾不信有何過失答曰。稱揚諸佛功德經雲。其有不信。讚歎稱揚阿彌陀名號功德。而毀謗者。是人命終。具足五劫。墮阿鼻獄。具受眾苦。又作餓鬼百千萬劫。乃至畜生百千萬劫。常為刀等之所害也。(出得字型大小)又大彌陀經雲。其有人民。男子女人聞阿彌陀佛聲不信。有者不信經語。不信比丘僧。心生狐疑。都無所信者。皆故從惡道中。來生愚痴。不解宿命。殃惡未盡。尚未當度脫。故心中狐疑不信向耳。又甘露疏雲。征驗傳說。大歷年中。衡州有一夫。曰張瑗。以謗毀故。病而身爛。每至日晚。見金剛力士身長三丈許。著大坑中。受極苦惱。經於數旬。作牛吼聲。舌墮而卒。瑗有兄弟數人。為喜其謗。總皆身爛舌墮。相次而終。此類甚多。不能具述。經傳所說深可怖畏)。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日光佛  南無無量寶佛  南無蓮華最尊佛  南無身尊佛  南無金光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光明佛  南無金海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一切花香自在王佛  南無樹王佛  南無勇猛執持牢仗棄舍戰斗佛  南無內豐珠光佛  南無無量香光佛  南無師子響佛  南無大強精進勇力佛  南無過去堅住佛  南無鼓音王佛  南無日月英佛  南無超出眾華佛  南無世燈明佛  南無休多易寧佛  南無寶輪佛  南無常滅度佛  南無凈覺佛  南無無量寶華明佛  南無須彌步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一切眾寶普集佛  南無*輪眾寶普集豐盈佛  南無樹王豐長佛  南無圍繞特尊德凈佛  南無無垢光佛  南無日光佛  敬禮過去無數劫諸佛大師海德如來  敬禮無量無邊盡虛空無生法身菩薩 無漏色身菩薩 發心菩薩 無邊身菩薩  敬禮正法馬鳴菩薩  敬禮與像法龍樹菩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菩薩  南無清凈大海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問答。已經開示。疑障消除。心意泰然。已信之後。更不再疑。從今已去。至於往生。願弟子(某甲)等。承是懺悔所生功德。速生凈土。同成佛果。受無盡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