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文教授:阿含經上的「道」

阿含經上的「道」

楊郁文

一、道之含義

此「道」,巴利文有三,一為magga,即中文譯為八正道之「道」。magga原意指人踐踏出來之道路。二為pa?pad,即中文苦集滅道之「道」,或譯為苦集滅道跡之「道跡」,系指留有解脫者足跡之道路,循跡前行,可同得解脫。三為gati,即中文譯為三善三惡道之「道」,系指行方去向。

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為佛陀成佛前所覓而見之道佛陀見此道已,即隨其道而行,從彼道見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成等正覺。即由八正道見苦滅道跡及緣起、緣滅法,而得解脫。此八正道,苦滅道跡及緣起、緣滅法,分而言之,各各均是道,合而言之,亦是道,雖然如此,其間仍有次第存在,不容顛倒,即應先見八正道之道,隨所見之八正道之道而行,才能從彼道見苦滅道跡——緣起法還滅門之緣滅道跡,順行而成正覺

二、道之相似詞

關於道之名稱很多,惟其名雖異,其義則同。約言之,有下列數種:

(一)雜阿含經上之一乘道(雜五六三)、正真道(雜一二四八)、古仙人道(雜二八七)、正覺道(雜九七四)、正直平等道(雜五八七)、出離道(雜一○二八)、離苦道(雜一二一七)、涅槃道(雜一二一八)、清凈道(雜一一六○)。

(二)別譯雜阿含經上之菩提道(二○七經)。

(三)增一阿含經上之甘露道(三三品第一○經)、解脫真道(五○品第四經)、佛道(二九品第一經)。

三、道之性質

佛陀開示顯發之道,有其特性對於道性之了解,做為修習之指針。道之性質,有如下數項,分述之:

[一]整體性

佛陀所見正道,雖然分為八支,但彼此相攝而具整體性。修道之過程上,由正見引發正志(願),在行為上有正語、正業,在生活上,以正確方法求得活命之正命,並在整個過程中需要一直精進,保持正見正念,由正念正定,由正念正定,由正定得正解脫。八正道世俗正道及出世間正道,先由世俗正道正見引發具足世俗正道,而後進入聖出世間正道佛陀由此八正道見古仙人道,見古仙人道跡,即十二緣起,由無明滅、行滅至老病憂悲苦惱大苦聚滅之滅苦道跡。每一步均為滅苦腳印,至大苦集滅,方證無漏,此種智慧為無漏智。整個道是由世俗正道,連接出世間聖八支道,到十二緣起還滅道,整體一貫,不可分割。故八正道又稱八「支」聖道,如人體四肢或五臟六腑,率行工作,雖然肢體器官有主、從,先後運轉之別,惟均需整體連貫配合,否則無法發揮應有功能

[二]次第性:

有一定之次序,自修道以至成道,應尋序而進,非一蹴可舉。如增一阿含經所載,王乘七車入城為例,王先乘一車至二車,即舍第一車而乘二車,前行至三車處,……乃至舍六車而乘七車,以至於城中,若問王乘何車來至宮中?必說各車展轉相因得至,單指任何一車,或三車,或四車,或五車,或六車,均不正確。由戒清凈必至涅槃亦復如是。戒清凈者能使心清凈,心清凈者能使見清凈,見清凈者能使無猶豫清凈,無猶豫清凈者能使行跡清凈,行跡清凈者能使道清凈,道清凈者能使知見清凈知見清凈者能使入涅槃(卷三三第一○經)。

[三]連貫性:

道具有連貫性,即所謂法法相依、法法相成、法法相因。一個接一個,猶如流水,不能分斷。如經上所載,六觸入處能三妙行滿足,三妙行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能七覺分滿足,七覺分能令明解脫福利滿足(雜阿含二八一經)。又,持戒便得不悔,不悔便得歡悅,歡悅便得喜,喜便得止,止便得樂,樂便得定,定便得實知如真,見實知如真便得厭,厭便得無欲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法法相益、法法相因(中阿含卷一○第四二經)。

[四]緣起性:

整個道是緣起性的,由八正道發現之道,是十二緣起緣起法包括緣生法與緣滅法。緣生法是流轉生死,緣滅法是出離生死涅槃。中五五經指出由無明十二支緣生,把握苦為主之四聖諦,建立凈信,踏上還滅之聖出世間正道涅槃。緣生法生死道,緣滅法為涅槃道,成就不生不滅。道是緣起性的,所以要成就道,需具足所有條件,否則難以成佛。但條件具足,仍不足以成道,尚需條件配合恰當,時間、空間,順序合乎定軌,方能成就,否則就像制葯,縱懂得成份,不知次序,仍難調製成藥丸或藥膏等。(以上[一][二][三][四]為道之根本性質。)

[五]相應性:

佛法中,相應相順如童子戲。何謂相應?即佛法中,童男童女,其相聚會歡娛燕會,隨意舞戲,是名相應。現今幼稚教育以唱遊為主正是如此。若人年過八十,頭白面皺,牙齒墮落,仍然歌舞,作木牛馬、踢毽子,如此老人作如此事,名不相應(別譯雜阿含卷一一第二○九經)。

[六]對治性:

修道過程中有障礙,能發現並予以克服,於成道相當重要。以修七覺支為例,修習過程中,心微劣,心猶豫者,不應修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而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若掉心起,掉心猶豫,則不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而應修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雜阿含七一四經)。又雜阿含二一二經所載,亦為道之對治性之一明證,該經載為:佛不為一切比丘不放逸,亦非不為一切比丘不放逸。比丘已得阿羅漢果者,已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已自不放逸,不復堪能作放逸事,已得不放逸果,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而對於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穩涅槃住,以彼學習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論心解脫解脫,現法自知作證,而所必需者,即為專精勝進之不放逸。正如病時服對證之葯。病癒時不必再服葯,否則反患「葯病」。

[七]平等性:

修道固然要勤,要精進,惟應有正方便。欲圓滿當前修行行為,應在當前最恰當方法努力亦不過分。如雜阿含經所載:習道應平等修習攝受,莫執著,莫放逸,莫取相,否則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則令人懈怠。善修習猶如善調琴弦者,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二五四經)。(以上[五][六][七]為行道所要求。)

[八]實踐性:

道是實踐性的,應當努力修習,不可不修用心求,用心求為希望,單純希望無法得道之實益,充其量僅是知道而已,知而不行,則道仍歸是道,凡夫仍然是凡夫,難達佛果。欲證佛果,必須精勤修習。以雞孵蛋為例,母雞孵小雞,如不能隨時保持雞蛋適當溫度,而希望小雞以自己嘴爪破殼而出,是辦不到的,因為小雞在卵中無法成形而以自己嘴爪安穩出殼。修道也是一樣,不行道,而只一味祈求解脫,無有是處。反之,若能修習方便,則能隨順成就,如母雞孵蛋,只要隨時保持適當溫度,小雞終必孵出(雜阿含二六三經)。

[九]實證性:

道是實證性,解脫非僅實踐就能完成,尚須實證。猶如趨車到高雄,僅上高速公路,不能即說已到高雄,而僅可說有到高雄之可能而已。修道過程中亦如是。修道中如已上道,不能即謂已圓滿解脫。放棄五欲,行法修心,尚不能謂已解脫,需至無貪、無嗔、無痴,方可自記說「解脫」(雜阿含四九九經)。

[十]漸次性:

道可頓而悟之,或應漸次而求之;所謂信則得救或即身成佛說法,似為頓悟而可得,惟依阿含經所載,則言道為漸次現觀。如雜阿含四三五經所載,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現觀abhisamaya)。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而行,無有是處。(以上[八][九][十]為證道所要求)。

[十一]同行性:

佛陀從此道成佛,所有阿羅漢、辟支佛亦從此道成就,欲成阿羅漢、成辟支佛或成佛,均須循此道而行。此道乃三乘同行之道(雜阿含六三五經),亦為過去、未來及現今在諸佛成等正覺之同一法門(雜阿含四九八經)。又離八正道無四沙門果,佛教以及諸外道,欲圓滿沙門果,證涅槃,亦應循此道而行(雜阿含九七九經),故

又謂此道為必行性、一行性。

[十二]可證性:

外道或謂只要信即能得到,究竟能否達到,尚未可知,而佛陀謂道為可證性。佛所走之道為古仙人之道,即古佛成佛之道佛陀隨著古仙人道而行,終至於古城邑(涅槃城),而後開示顯發,引導我們向道,終於至道,故謂此道為可證性(雜阿含二八七經)。(以上[十一][十二]為諸聖同行可證之道)。

四、道之次第

前言之,道具次第性,應循序漸進,非一蹴可及。惟關於道之次序,因應弟子根基,各經說法繁簡不一,惟法之前後次第則相同,茲列舉幾經所載以明之:

1.善人親近知識→聞善法→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明解脫展轉具成(中阿含五二經)。

2.慚愧不放逸→恭敬順語為善知識→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生信順語→精進→不掉→住律儀→學戒→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正思惟→習正道、心不懈怠不著身見、戒取→度疑惑→不起貪嗔痴→斷生死(雜阿含三四六經)。

3.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苦→信→護戒→不悔→喜→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涅槃(中阿含五五經)。

4.綜合中阿含五十二經、四十五經、四十九經、一九五經,雜阿含三四六經、一二四二經,增一阿含三九品第一經等可列出由分別善惡起,至涅槃之道次第:善人→有慚有愧→不放逸→親近知識恭敬順語為善知識→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熏習耳識界觀→法義→受持法→玩誦法→觀法忍→生信順語→正思惟精進不掉→正念正智→威儀具足→六觸入處律儀→三妙行→四念處→擇法→正精進→初禪成就→二禪成就→三禪成就→四禪成就→神足→見清凈→無猶豫清凈→行跡清凈→道清凈知見清凈→厭→無欲解脫成就解脫成就涅槃

五、結論

佛陀於阿含經所說之道,皆為適應問道弟子以及對治根性而開示顯發,故有繁簡不同,但是整個道次第,如上所舉四十多項目。我們應隨順道次第盡形壽乃至盡未來際循序前行,以至於大成。完滿佛道雖說需經三大阿僧只劫,但是佛道只在眼前,只要對准涅槃城前進一步則接近一尺。步步前行,不管涅槃城在遙遠的地方,只要我精進不放逸必定能入城。已知此「道」未邁第一步者,請速邁出第一步,已邁步者,持續前進,則迢迢佛道,終有「至道」之日,願以此共勉。(1988.11.《新雨月刊》第18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