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f3bbb3a6167547e8416d9c02ecf41201.jpg" />
諸部經論常以浮囊(相當於救生圈)比喻指代戒律。《涅槃經》中就有一則譬喻,生動地說明了護持禁戒的重要:
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想要渡過大海,這時海中有一羅剎,向此人乞索浮囊。
此人聽後就想:我現在如果把浮囊給他,必定會被海水淹沒。於是回答說:“羅剎!即使你殺掉我,我也不可能給你浮囊。”
羅剎又說:“你如果不能全都給我,給我一半,怎麼樣?”此人聽後,也不肯。
羅剎繼續說:“你若不肯給我一半,給我三分之一,怎樣?”此人仍然不肯。
羅剎又說:“那布施給我如手那麼大一塊,可以嗎?”此人還是不肯給。
羅剎最後說道:“你如果不能給我如手那麼大一塊浮囊,我今饑渴貧窮,眾苦所逼,救濟給我如微塵許,好嗎?”
此人答道:“你索要的確實不多,然而我現在要渡海,如果給你少許,浮囊就會慢慢漏氣,我又怎麼能平安地渡過大海呢?”
這則譬喻警覺我們:護持禁戒,應當輕重等持,就像渡海的人保護愛惜浮囊一樣。蕅益大師雲:“無一如來不具戒體,無一菩薩不修戒度,無一經典不贊戒法,無一聖賢不嚴戒行。”由此可見,無論重戒、輕戒,以平等心堅固持守,方可成就巍巍戒德,真正實現自利利他。
摘自:學習《凈行品》三十八之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