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傳喜法師談大眾關心的佛法問題

海濤法師、傳喜法師大眾關心的佛法問題

台灣生命電視台台長海濤法師及浙江省寧波慧日禪寺住持傳喜法師大眾所關心的佛法問題接受了媒體專訪,希望藉此提高眾等對佛教認知,為社會注入清流,凈化人心

記者:一個人鑄下大錯後內心責備,執著而不自在有何妙法可解困?

海濤法師快樂的好,與痛苦的悲都是暫時的現象,與其後悔不如以行動廣作善業。行善積德,明了佛法就不會沒辦法。若曾造業,當下應更努力眾生服務,替受苦眾生助緣。佛教因果論是善惡不抵消,只要善業增長,惡業不增,惡的果報即不會成熟!

傳喜法師:一個人若犯錯而停留在內心責備的境界中會很痛苦,是無補於事的。要減少這種壓迫感,應作出正面付出即行善。

記者:一些人不因果,自認這一生沒有做虧心事,卻面臨種種苦難,若說是因果,即過去所造業而致,他們認為不公平?

海濤法師對於此可分兩個層次來談,在信仰層次方面,佛教認為不信因果是過去世沒種善根慧根。一個人若不信因果,談過去世也沒用。不過,在理論的層次不信者當面對一切病苦、窮苦或苦難時,可從個性習慣及造作,思想行為上找到蛛絲馬跡。這種人只能在現實條件下,尋得結果。

若有至親不信因果家人幫他做反作用力,即通過印經、供養佛像布施放生等善業,製造信仰基因給他

傳喜法師:信因果智慧,也是福報,它就像手機的電力微弱時,所亮起的生命警號在提醒我們。因果所帶給人們的啟發,是「諸善奉行,諸惡莫作」。

記者:學佛人面對最大障礙是貪嗔痴三毒,在修行路上,該如何消除它?

海濤法師:欲消除「我執內心的貪嗔痴應實踐佛教法—戒定慧在這「三毒」中貪念的侵害力最強,要滅貪應以布施為人門。要滅除它應多聽聞佛法持誦經咒,實踐佛法必能凈化心靈

傳喜法師:很多人不以為貪嗔痴是毒,一些人當面對環境時會心起貪念,甚至會覺得貪能快樂,並不知這是煩惱起的根源,而越陷越深。

記者:有時候學佛修行面對家庭,特別是受到至親的障礙,應如何應對?

海濤法師家庭是我們首要度化的對象,他們不但不是障礙,同時更能增強我們的信心。因為有他們,才能徹底訓練自己的心,從中培養忍辱心及耐心,成就佛道

傳喜法師:對三寶有信心,家人要障礙障礙不來,反而會是學佛人修行道路上的最大助緣。

記者:在五濁惡世的當今社會,充斥著暴力、**或能引起強烈慾望內容世人應如何免其污染?

海濤法師: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社會,但可從改變心識出發,提升心靈力量抗拒外界誘huo。首先必須了解暴力及**等內容都是引起痛苦的根源,而消除誘huo的阻力則來自正念。惟秉持八正道正念思維,即能超越這一切。

傳喜法師:在佛陀時代社會,同樣面對此間題,人們要訓練有自控的能力,才不會被它感染。

記者:一個人的命運是上天主宰,還是可靠自己改變命運?

海濤法師人才是自己完全的主宰,神雖可幫助人,但真正要改變命運,要離苦得樂,就須改變個人的思想、行為及言語。了解生命的原理,常孝順父母、關愛眾生及拯救生命,也是促成好運條件

傳喜法師:海濤法師常言,人要做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及雕塑師。命運因緣合和,我們須了解,命運不好是貪嗔痴的醞釀而成

記者:佛教財富觀?

海濤法師佛教不反對人富有,有錢能增加生活上的方便,但並不是生命中所追求。佛教徒的財務管理,應把4分之1貢獻社會布施,其餘作為供養家庭快樂家庭的享受及投資等。我們要做金錢主人而非奴隸。佛教真正的財富信心戒律道德,尤其戒律是保護我們,它才是生生世世的財富

傳喜法師外在物質,只是暫時性的財富,歸依三寶了解生命真相才是無上的財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