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阿彌陀佛攝生三願

居士阿彌陀佛攝生三願是否是針對三種不同根機眾生而發?這三願的異同如何理解?

 

法師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針對十方無量根機的眾生而發的,裡面有攝凡夫眾生的願,也有攝他方世界菩薩的願。而攝受眾生往生的願,便集中在十八、十九、二十這三願中。對這三願,自古迄今,有種種不同的界說。盲人摸象,雖不大象全體,或能觸及某局部,然亦不必以偏概全。總而言之,往生的先決前提是信願,乃《觀經》中所述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願心。這三心內涵亦是貫攝於此三願,即十八願表述為「至心信樂欲生」,十九願表述為「至心發願欲生」,二十願表述為「至心迴向欲生」,此乃三願之共同點。

    然就三願之不同點來看,在信願行的側重面上各有不同。十八願側重於信願感通,單刀直入,從信願核心點建立,一念凈信即得往生,在行持上,只提「乃至十念」(當然盡形壽念佛,多多益善亦佳)。十九願側重於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含攝宗門教下各大修行人,如生前住持法道,弘揚佛法,歿後徑登安養者。二十願側重於念佛功夫,矻矻修行亦不舍通途教門,然亦以此功德迴向,期冀增上品位。

    這三個側重點也涵攝十方眾生三種根機的眾生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時,悉皆細心地照顧到了,悉皆平等普攝三類眾生安隱生到凈土。可以說,三願乃對機的差異亦不必強分優劣。作為凈業行人,在往生凈土條件上,抓住十八願的信願核心,在日常的修為上,取法十九、二十願的內蘊,可不眾美畢具了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