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乘經典,感覺神話成分較濃,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問:看過金庸先生的學佛經歷,起初他讀了一些大乘經典感覺神話成分較濃,難以接受。後接觸原始佛典,覺得很相應,這才對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畢竟我們受唯物論教育多年,對類似神話的描述很難接受。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濟群法師答:金庸先生的說法,只代表他的一家之言。其實,佛經不像小說或傳奇那樣,是編出來的,而是由佛陀闡述其親證經驗,再經弟子們記錄而成,並不存在神話的成分。

  佛教有不同語系、不同法門之分,每個人有緣接觸什麼,又能對什麼生起信心,都取決於他自身的認識。正因如此,佛陀才應機設教,開顯種種法門。金庸先生喜歡原始佛典感覺那才比較平實,只是代表他的根機,他的需要。作為他人來說,當然有自由選擇任何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但是,因此評判其他法門,顯然是不合適的。

  事實上,大乘經典是以整個法界為平台,蘊涵著更高的知見,更廣的視野,更深的修法。在修行上,所要成就品質境界也更為高廣深遠。因為大乘佛教修行目標成佛,不僅要成就大智慧,還要圓滿慈悲

  人對世界的認識,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難免有諸多局限。所以,我們不要過於主觀地看待自己不了解的領域,更不要輕率地下結論。有時,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以為這是對,那是錯。事實上,所有這些只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只是我們根據有限經驗所作的判斷。可曾想過,我們看到的究竟對不對?又能看到什麼程度?在證得實相之前,每個人都在帶著有色眼鏡世界。我們看到的,只是被我們處理過的影像,並非客觀的真實

  因此在了解過程中,我們應當本著虛心學習的原則,先去理解我們能夠理解的那部分,而不是妄加評論。在此過程中,善知識的引導也非常關鍵,否則我們很可能師心自用而不自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