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年輕人要發大心,不消極遁世

凈土法門法師年輕人要發大心,不消極遁世

 

問:在這花花世界當中,心常被境界所轉。想找一處心念佛早日求生,但被學業與家人障礙。請問除了求佛菩薩感應之外,還有什麼可做?

凈土法門法師答: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方向有個目標,你的生活無論是順境逆境,你就不會被境界轉動。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你肯定有成就,在你的生活當中縱然是很辛苦,你也會很快樂這是一定的道理方向目標各人的選擇不一樣,我們看在兩個星期之前,深圳黃忠昌居士往生,他那也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他做的是什麼?是做個榜樣給大家看,念佛三年,真正念佛三年,真能往生嗎?做個試驗給我們大家看看。果然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那個三年要如理如法的修學。他真放下身心世界確實放下,三年不說話這是很好的助緣。說話心裡就有了雜亂,他不跟別人說話,人家也不他說話,這樣子清凈心比較容易。

往生第一個條件,西方是凈土大乘教里頭講得很多,「心凈則佛土凈」,你心不清凈,怎麼能往生?念這句佛號佛號功德是什麼?是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念掉,得清凈心。妄念多,習氣重,念頭才起來,一句彌陀把它壓下去,天天在干這個。如果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分別執著放不下那就法子。這邊壓住那裡就起來,別說三年不能成功,三十年也不能成功,道理在此地。所以必須是徹底放下。那你壓的是過去的習氣習氣上來的時候,佛號把它壓住,控制住。有個二、三年的時間,確實控制住了,控制住了就有感應,跟阿彌陀就有感應你的心清凈了。

所以用什麼感?不是求,不必求,我心清凈,佛就知道,那邊是凈土,肯定往那邊去。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這個感不是說我天天求他,這裡太苦了,求佛來幫助,來救我我要極樂世界去享福去。這個念頭不行,這個念頭去不了,這個念頭清凈心地清凈。一定要知道,心清凈就是感應,一念相應一念佛道理在此地。所以一定我們要修清凈心,用念佛手段把心裏面的妄想雜念除掉,這就念佛功夫。所以念佛不能懷疑、不能夾雜、不能間斷,你只要能做到這三點,功夫就會成就

年輕人,你的方向目標在哪裡?看到這世間太苦了,想早一點求往生你這個心理是不是逃避?你來到這個世間,佛講得很清楚,你是來享福的,還是來受罪的,這是你的業報,人生酬業。當然,我有福我也不想享,我有也不想受,真的兩邊都放棄,求往生,這也是一條道路。可是你看到這個世間這麼苦,你如果能發大乘心,我要做個好樣子來幫助這個世間眾生這就菩薩發心,不一樣。

凡是社會大眾,無論是在見解思想言行錯誤地方,我們知道了,再反省我自己有沒有。如果沒有,很好,要好好保持;如果有,趕緊把它改過來,從自己做起,這就修行。修就是修正,行就是錯誤的行為,把錯誤思想錯誤見解錯誤言行修正過來,真修行,你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世間人心清凈世間人天天造業障我在這個世間清凈心,不被干擾,我造善業,不造惡業,久久他就會產生影響。到那時候,自己想生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想去就去得成,為什麼?你心清凈。對這個世間確實沒有留戀,沒有希求,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做個好樣子世間人看,這叫真正學佛。在學校裡面,不但給同學做好樣子,給老師、給社會都做好樣子,這無量功德

凈宗是大乘,不是小乘,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用小乘方法,只求自利而不能利他,這個心行不能往生念佛也不往生。真正能念佛往生的,一定要發願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見到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一定要回到娑婆普度眾生,這個條件才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避難所,不是去享福,是到那裡去成就道業的,這個要懂。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成就道業的機會,你可不能放棄,為什麼?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

所以修行真正成就,在娑婆世界快速,西方世界修行很緩慢。那個地方修行環境好,沒有什麼障礙,進步很慢。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叫大起大落,你要是起來,一下就提得很高,你要是被淘汰,也淘汰得很快,這個地方叫大起大落。你如何能保持大起不落?所以你曉得西方凈土有四土三輩九品,為什麼我們不取最高的那個境界?為什麼不立志去求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在我們這個世間一生可以修成,到極樂世界那就要很多劫,不是短時間,這個道理要懂。佛都跟你講清楚,要不跟你講清楚,到極樂世界你會怪阿彌陀佛,「娑婆世界有那麼好的機會,你為什麼叫我到這兒來,讓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佛統統講清楚,由你自己選擇。不過極樂世界穩當,它只有前進,沒有後退,但是進步很慢,這個事實狀況都要曉得。

像《華嚴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尤其是現在講的「凈行品」,剛剛講過。「凈行品」裡面,為什麼順逆境界菩薩面前,就是修行人面前,全都擺平了?那就是心能轉境,這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這個很重要。所以會修行的人就像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一樣,這是善財給我們示現,我們要知道學習。他在順境、善緣裡面修什麼?不生貪戀,這會修行;在逆境、在惡緣修不生瞋恚。你的貪瞋痴從哪裡斷?要在境界上斷,那是真斷。境界不現前,你找個深山,找個洞去住、去修行,跟外頭不接觸。修上三十年,心地清凈,覺得很錯了,再下來逛一圈,馬上就亂掉了。為什麼?沒有經過考驗。你到深山裡面,那是躲避,躲避不行,你要勇敢面對現實,在現實境界裡面斷貪瞋痴慢,這是煩惱

於一切地位低的人、貧賤之人不生傲慢,那些人到面前我要不生傲慢。無論什麼境界,決定是對治你煩惱習氣,問題就是你能不能覺察,你能不能受益,這個太重要了。一般凡人習氣很重的,順境他就貪心,生煩惱,惡緣他就生瞋恚;見到地位高的人他就覺得自己很卑微,我們講他的自卑感就起來了,覺得不如人;見到比他低的,他就傲慢這就叫造業!佛教我們在一境界裡面修平等心,修一心不亂,《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那是凈宗修行標準,無論是誦經、念佛拜佛,統統一個目標,一心不亂。二心就亂了,二心,起心動念就亂了,一心是清凈心,三心二意就染污了。我們在境界里頭要知道用功,用什麼功夫,怎麼個用法,一定要清楚、要明白。

所以年輕人應當要發大心,要真正好好的學佛學佛無論是什麼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都是菩薩,都可以行菩薩道,不一定要出家。五十三參裡面很多菩薩現的都是在家相,甚至於都不學佛的,還有學外道的。那全是菩薩都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告訴我們大乘法應該如何修學。那我想想我們是什麼身分,現在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你就可以跟你相似的,你跟他學,你就知道怎麼學法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性別男女老少,職業是各行各業,你看哪個行業他表現的是怎麼個學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