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空?

   問:佛性等於空性嗎?

   佛性不等於空性,佛性就是自性

   問:什麼是自性

   比如一個舞蹈家,舞跳得出神入化,最好的讚美就是「那是自性的流露」,這就自性的體現。

   自性是無形無相存在著的精神是非物質的,無色聲香味觸法,所以一切語言的描述都不準確,就如風存在著,卻誰也不能告訴你什麼是風。但是只要常常體驗寧靜,讓內心深處寂靜,達到萬念止於一念的狀態就可以清楚歡喜地悟到,若是萬念所止的一念也能放下那就是證入。

   無有定法可悟:平時我們念佛、念咒、誦經、禪坐都是在練習心靜功夫,哪一天機緣成熟的時候,就能到達萬念止於一念的境地,止於一念能止一秒就能悟1秒,能止1天就能悟一天,能止多久就能悟多久。

   無有定法可入:若是在止之中能把止的一念完全放下,一念不生則為入地成佛

   問:空性是什麼?

   《心經》是比較深入研究空性的經典,研究的空性有四種:體空、無常生滅變化的規律、法空和自性空。

   (1)體空: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空,說的是體空,五蘊的本質原來都是空的,我們看的、聽的、感受的,做的,想的以及我們的報身一切原本都是假有的。

   (2)無常生滅變化的規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空,說的是無常變換,逃不過生滅變化的規律而稱為空。色受想行識都是生滅變化的。

   (3)自性空: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個空,說的是自性空。告訴我們自性存在的形式是色受想行識都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無形無相無色無嗅,無喜怒哀樂……

   跟「五蘊皆空一句是互為倒轉來解釋的。五蘊皆空是從見性,這個空是直接從性出發,自性本來無形無相,為了描述而藉助否定體相來展開說明。

   (4)法空:諸法空相——這個空,說的是法空。

   問:什麼是法?

   法即為道理

   我們能嗅,能吃,能寫,能開車,能畫畫,能穿衣,能著履,能思考,能勞作……

   我們能完成的一切動作,行為,思維,神情,說話,吃東西等等,都是有其能完成的道理的,並且這個道理緊緊跟隨著所完成的一切過程的始末,這就是法。

   法不僅常隨著人而存在著,宇宙萬物的一切變化都在不斷的演法說法,於是說虛空法界

   問:什麼是法空?

   法伴隨著我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沒有一刻不伴隨著我們,真實存在,我們知道卻看不見,是無形無相無色無嗅,無有任何情感而存在著的,此為法空。

   比如寫字,我們能寫字,但是我們只見被寫出來的字,卻未見能寫的「能性」,你可以思考一下「字為什麼會從筆下出來的?」「是誰教會了我寫字?」

   再如穿鞋子,我們很簡單地把鞋子穿在腳上,可能卻忽略了「鞋子是怎麼會被穿上的?」「是誰教會我們穿鞋子?」「我們又是如何教會孩子穿鞋子的?」

   我們能寫字,能穿鞋子……那個「能寫」「能穿」的能性是真實存在,我們確實能,但卻是看不到的,於是說一切法的存在都是空的。並且不是我們穿鞋子的時候才會穿鞋子,而是不管在工作,還是在做飯,或者是睡覺,我能穿鞋子的這個「能性」都是一直在的。

   「能性」從哪裡來的呢?

   靜靜尋找一下吧,當你找到的時候,必定知道佛性是什麼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