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要不要福報

問:如何理解對福報的追求?希望往生極樂是否也是一種執著,是否有違佛法所說無相、無求?

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需要福德因緣的,所謂「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在凈土法門的修學中,特別強調信、願、行三資糧。首先是信,即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深信西方凈土的存在;其次是願,既要願離娑婆也要願生極樂;第三是行,如持名念佛觀想念佛修行法門

凈土宗的修行來說,確實要帶有一執著,否則是不容易往生的。但往生有等級之分,有下品下生,也有上品上生,不可一概而論。如果要往生到較高品位,就不能帶執著。所以,凈宗又有「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之說,這就是一種更高的見地。雖然發願往生西方,但不執著於這種生,而提倡「自性彌陀,唯心凈土」,這和佛法所說無相、無求是不矛盾的。

問:有道是「念佛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若不見性,覓佛終不可得」,我沒有見性念佛、誦經就不成佛,那麼怎樣才能見性呢?

答: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禪宗修行最為關心的問題。禪宗有個著名的話頭:「一念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念頭尚未生起時,心是什麼狀態?學會觀照自己的心,觀照自己的念頭,就是幫助我們見性的直接方式。在觀照過程中,遮蔽心靈天空的煩惱情緒會逐步平息,逐漸瓦解,就像雲開霧散那樣,使我們照見心的本質。

從教下的修行來說,則是通過戒定慧修行來完成這一任務。首先要具備正見,其次是以持戒阻止串習,最後是由修定開發智慧,解除我法二執。我們都是活在二元對立世界,所謂二元,就是主觀和客觀,佛教稱之為能和所。主觀就是能,客觀就是所。因為執著於能所,就會陷入你我的對待,自他的對待。佛法的所有修行都是要幫助我們超越能所,由此契入空性。其中還有很多相關原理,不是簡單說說就能解決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