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傳法師:慎帶佛像佩章

  第一個問題:「四諦心」和「小乘四果」。弟子今日在看《印光大師全集凈土法要》時有句話不理解,望師父開示:第二個問題:「慎帶佛像佩章」謝謝師父!

  恆傳法師:阿彌陀佛!這位善士,四諦又叫四聖諦,分為苦集滅道。

  第一,苦諦:是三界內的苦果,苦有三塗、八苦、無量諸苦。

  第二,集諦:是三界內的苦因,集意謂集聚,把見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煩惱,統統集聚起來而成業因,隨業感報,所以招感苦諦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的苦果。見惑就是由知見方面所產生業因。見惑是以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五利使為主體

  第三、滅諦:是出世的果。滅是寂滅,就是羅漢所證的寂滅涅槃。他們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斷除了見思煩惱之惑,滅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證入不生不滅的有餘依和無餘依涅槃樂果這叫滅諦。

  第四、道諦: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個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法門,不但小乘阿羅漢可依止修行,就是大乘菩薩也要依止道品修行。但是修法不同,理論不同,觀點不同。以四諦為例,就有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作四諦,無量四諦,漸次增進,步步高深。《智度論》說:「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就是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經》說:「若人能觀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其次,再談一談小乘佛教:即生斷除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小乘四果是指修行小乘佛法進入的四個次第果位,可得小乘四果。但西方無小乘,所謂四果是由斷證功夫說的,聽到佛菩薩說法,眾鳥行樹也說法。斷了八十八品見惑,等於這個世界的須陀洹,又稱「入流」,但是他菩薩,一年級菩薩。如果斷了欲界九地思惑中前六品等於斯陀含,又稱「一來」。再斷欲界思惑後面三品即證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在我們這個世界叫「不來」,不再到欲界來,他生到四禪天。四禪天是凡聖同居士,其中有不還天,三果阿那含居住修道之所,他在那裡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斷盡,就證得羅漢果又名不生」,超出三界。就是從斷證比喻上說的。

  最後,慎佩戴佛像佩章,是因為佩戴佛像拜佛不合宜,若佩戴佛像去拜人則彼此折福,然現在世人皆以佩戴佛像可以得佛菩薩保佑,殊不知要得到佛法之實意需從恭敬中來。末法時期眾生福薄業重,能有心結佛像佩戴也算有善根。但切記佩戴佛像不能暴露在外,還有沐浴,睡覺及不潔凈處須將佛像取下來找一凈處放置。印祖常講:「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富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願你精進修習不退菩提,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