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心的訓練可以從覺察開始

   采訪:共存,讓親近的人快樂,這些總是出現在您的教導中。您也談到了社會病,現在的人不善於建立友誼,不善於發展交往,圈子越來越小,沒有多少朋友。而那種相契相投、分擔憂愁分享快樂關係,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其他關係基礎

  然而,現在家庭朋友同事親近關係,反而是造就矛盾心理問題的根源。人們習慣了對外界展示友好和耐心,對親近的人卻無法接受和相處。親密的人之間總有太多執著,心裡會有許多期望和要求,要求對方完全理解、符合自己的心意,不然便感覺失落憤怒

  在這個過程中,人覺得自己越來孤獨不被理解。一顆受過訓練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樂。如何訓練心,如何訓練慈悲心?到底幸福快樂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

  希阿榮博堪布:心的訓練可以從覺察開始,盡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動,言語、舉動、感受,情緒心念生滅變化,久之,心會變得安靜而敏銳,並且對苦、無常等生出切身的領悟。

  另一項訓練是專註,制心一處。比如持咒念佛、誦經、抄經、調息等,都能起到這個作用。把一顆習慣散亂馳求的心繫在一句心咒、一句佛號呼吸吐納上,就好像把一匹野馬系在了木樁上,盡管它還是會跑開,但跑不遠,兜一個圈子又不得不回來,等它自己跑累了自然老實不動了。心也是這樣,盡管開始持咒念佛時,還是會雜念紛飛,但不用著急,雜念隨他去,我只抱住這一聲心咒、佛號不放,慢慢地,心就安靜下來了

  上面這兩項訓練會增強洞察力和專註力,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在洞悉宏觀的同時不失對微觀的專註,在專註的同時可以保持開放,這時可以對佛法教義,比如無常、苦、空、慈悲教法,進行思維、體悟。心靜之後不是一味地靜止下去,而是開始由靜中生髮體悟、覺受,或者在靜的基礎上觀察、思維教法,並進一步在心中生起解悟乃至證悟境界

  雖然日常行住坐卧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慈悲心,但對於心力不夠強大堅定的人來說,僅僅靠日常生活中零散的訓練是難以持續地增上慈悲心的,我們需要專門花時間系統地觀修,比如每天花半個小時慈悲心,所得的理解和體悟再拿到日常的工作學習中去串習和鞏固。

  慈是希望對方快樂,通過友善、關愛、分享等來表現。悲是願意分擔乃至代受對方的苦,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溫柔。觀修慈悲心通常從親近的人開始,因為你他們的因緣很近,如果你願意,你能更深切地理解、感受他們的苦樂、希懼,而理解是慈悲基礎慈悲心具體可分為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訓練中,慈悲對象親近的人開始,將逐步擴展到認識卻不相乾的人陌生人、憎惡的人,及至所有眾生。同時我們要記住,無論是分享還是分擔,都應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質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慈悲心的訓練使我們的內心越來越寬闊、柔軟、堅強,這是幸福快樂的源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