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何故不說盡形壽,而說若一日乃至若七日?
答:其意有三:一者為顯人命無常,二者為令念佛相續,三者為表往生容易。
一者為顯人命無常:人命無常,日日可能臨終,故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
二者為令念佛相續:念佛行人,若命存時,即應相續念佛,一日如此,二日如此,日日如此,故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
三者為表往生容易:聖道門修行,斷惑證真,需經恆河沙劫,了生脫死困難;凈土門持名,不過一日七日,往生凈土容易,故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
問曰:《觀經》之中說,垂終一念十念,亦得往生;《阿彌陀經》說,一日七日,一心不亂,方生凈土;《無量壽經》說,盡形壽一向專念佛,方得往生極樂世界。若盡形念佛方往生者,即一日七日、一念十念,便是虛談;若一念十念等,亦得往生,何須復教七日、盡形專行念佛也?
釋曰:一念十念,一日七日,及與盡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並非虛談,悉是誠言。大聖世尊如語實語,豈有虛假而謬說耶?然念佛眾生,聞凈土教有早有晚,發心之時有遲有速,或命有長短,故經說不同。
若臨終之日,方逢善友教發心念佛,亦得往生;雖復清升,只當下輩。有命未盡,經日始亡,或一日二日,乃至經多日,能念佛名,一切不亂,即隨其命,教令一日等稱念佛名。如其壽命遐長,多日不夭,還教盡其壽命,令稱佛名。不可命促斯須,令其長時念佛;不可壽終百歲,只令一日稱名。故三本經文俱勸念佛,各隨一義,教念有殊,彼此不妨,義無乖反。故《觀經》對臨終之者,極少一念十念亦得往生;《阿彌陀經》對經日死人,能念佛亦生凈土;《無量壽經》對長壽不死之者,長修功德最多,或長時長日修念。又此三別即三品修,上者說形,中者說日,下者說時。於九品中各多種故,雖並往生,咸無苦惱,華開悟道,早晚不同。經說有殊,由斯意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