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18e26aab3a81327f25cfdc5c6ae645b7.jpg" />
義慧
《法華經》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立宗經典,是佛陀一代教化的最高極談,是整體佛法的大總結,闡述諸法實相之理,道出佛陀出世本懷,因此有“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苦心”之說。《法華經》七卷二十八品,天台宗將之分為本跡二門:前十四品為跡門,三周說法,開權顯實,授記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後十四品為本門,開近顯遠,揭示出釋迦牟尼佛早於久遠劫前即已成佛。在本門的流通分中,佛陀開示弟子如何於末法受持、讀誦、弘揚此經,並說明受持《法華經》的功德利益。其中在《藥王菩薩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中分別談到受持本經即可往生彌陀極樂凈土與彌勒兜率凈土。以下就此及其相關問題作一探討:
受持、讀誦、演說、如法修習《法華經》者,臨終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雲: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凈,以是清凈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是時諸佛遙共贊言:善哉,善哉![1]
經中所言在如來滅後之末法中,如果有女人遵循佛說,修行《法華》,臨終即可往生安樂世界,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圍繞住處,蓮華化生,得無生法忍,獲得眼根清凈,並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共同讚歎。換言之,修此《法華經》同樣為往生凈土之因,與《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等凈土專經,無二無別。唐代湛然大師《法華文句記》卷十雲:“得聞是經,如說修行,即凈土因,不須更指《觀經》等也。”[2]
本品特別提到若有“女人”聞是《法華經》並依本經之旨如理修行,命終即可往生安樂世界。實則一切眾生聞《法華經》而依之修學皆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所以用“女人”為代表,因為《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談到藥王菩薩因地捨身供佛之事跡,而女人身見特別重,多數愛著已身,並以種種莊嚴修飾自身,現在藉助修習苦行捨身的功德來拔除其身見,破除執著,不生愛染;同時,也詮顯了《法華經》平等的成佛觀。
上說如法修習《法華經》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原理何在?
(一)實相念佛說
修學彌陀法門,其目地與宗旨即是念佛求生西方。念佛的方法古德分為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四種。修學《法華經》可生彌陀凈土,基於的正是實相念佛之法。元代懷則大師在《凈土境觀要門》中雲:
問:凈土依正,在十萬億剎外,何雲唯心凈土、本性彌陀?又經雲: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耶!答:此義須約三諦三觀說之,其疑方解。[3]
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事理不二,性修一如,這種實相理觀懷則大師從三諦三觀詮釋道:
就不失自體,東西宛爾邊,何妨在十萬億剎之外,即妙假也;就同一性體,不隔毫釐邊,即妙空也。就不一不異,二相亡泯邊,即妙中也。亦是一即一切,故不妨遠;一切即一,故不妨近;非一非一切,故不遠不近。……以即假故,不失自體,不遠而遠,往生彼土。復由即空故,同一性體故,以佛力故,三昧力故,一念能見故,心在定故,如彈指頃故,不近而近,實不往生。雙非二邊,非生非不生。[4]
即假,故不遠而遠,十萬億佛土之外確有依正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念佛確可往生;即空,故不近而近,《觀無量壽佛經》則通過“十六觀”的觀想念佛來得生彼國。即中,非生非不生,雙照遠近,雙寂遠近。所以《阿彌陀經》重在事相之遠,《觀無量壽佛經》偏於理體之近。而眾生性具萬法,則佛土、佛身皆為我心性之相,今即以此本不思議之現前一念心念佛,則娑婆之西的極樂凈土,即在我現前念佛的一念心中,即空即假即中,生即無生,無生即生,非生非不生。唯心凈土,是所觀陰境,亦即觀現前最為微細的一念心當體圓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圓融三諦之不思議境;本性彌陀,即所顯法門,也是能觀之一心三觀法,即空即假即中。能所不二,境觀一如,是故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正是實相妙理。而七軸《法華》通過“十如是”圓滿地闡述了這一實相妙理。《法華經·方便品》雲: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5]
天台宗把凈土分為四種,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一、凡聖同居土,即人天凡夫及二乘等聖者所同居之國土,有二種:(一)、娑婆世界同居之穢土,為此土普通凡夫與聖者所同居;(二)、西方極樂世界同居之凈土,乃未斷惑之凡夫與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所居。二、方便有餘土,即斷見思煩惱、了分段生死者所居之國土。有九方便人生此土: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別教三賢位菩薩,圓教十信位菩薩。此九人皆斷見思惑,故名“方便”;無明未破、變易生死未了,故名“有餘”。三、實報莊嚴土,即純為分證法身的大菩薩(別地、圓住)所居之國土。行真實之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防,故名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即無明惑盡之究竟佛果所居,正謂“唯佛一人居凈土”。常者,法身德,本有常住之體;寂者,解脫德,一切諸相永寂;光者,般若德,照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縱不橫,名曰三德秘藏,諸佛如來圓滿證得,故名常寂光土。西方彌陀凈土圓滿地具足了這四種凈土,明代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說: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凈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凈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四種凈土中,每一土都有九品位次,隨行人念佛功夫的淺深以及斷惑多少來論品位的高下。同居土未斷見思惑,以念佛功夫的散定來分為九品;若念佛至事一心不亂,則見思煩惱自然而然不斷而斷,生方便有餘土;若念至理一心不亂,則分破分明,生實報莊嚴土,並分證常寂光土;若無明斷盡,即圓證常寂光土。《法華經》的修學正可生此四土。《法華文句記》卷十雲:
如何修行?答:既雲如說修行,即依經立行,具如《分別功德品》中直觀此土,四土具足,故此佛身即三身也,故此大眾即一切眾。以惑未斷故,故安樂行是同居凈土行之氣分也。故不離同居穢,見同居凈。[6]
《法華經》中說,以三軌四安樂行修習,若圓伏五住,即證五品觀行位,相當於圓教外凡位,得生凡聖同居土。五品,即隨喜品,讀誦品、演說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五品觀行位是處於一心三觀的修習階段,雖未證中道實相,但已大開圓解,明白性具實相之理。宋代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雲:“此五品位,圓伏五住煩惱,外凡位也,與別十信位同。”[7]若得六根清凈,即生方便有餘土。所謂六根清凈,也就是雖為凡夫,卻能以修持《法華經》的功德力,獲得勝根之用,也就是六根彼此互具互用,一一根都具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的功能。太虛大師在《法華經講演錄》說:
是諸功德,皆由此經殊勝之增上力,故能莊嚴使得清凈。此清凈功德,非《楞嚴》所說必先破除五陰,而後清凈圓通者比,以非由自力修證之所致,全由善持是經之力,加持所成。[8]
受持其它經則不能有此功德,《楞嚴經》全由自力,在破除無明證法身後方得六根清凈的功德,是分證即佛。而本經則由修一心三觀、十法成乘而得不思議經力的加持,縱然未證法身,卻能先得六根清凈的功德,如《法華經》中說:“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此是圓教十信位,已經進入了中道佛性的正法之內,但仍然是個凡夫,所以又叫內凡加行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至十信斷界內外塵沙惑,此等惑業非圓教行人刻意斷除,而是任運自斷,不斷而斷。
台宗三祖慧思大師在《法華安樂行義》中談到修證"法華三昧"有無相行和有相行[9]二種方法。有相行則是以“我不愛生命,但惜無上道”的精神來一心精進讀誦《法華經》;無相行的修習,則須於甚深禪定上完成。證得法華三昧,分破無明惑,登分證即佛之階,得生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
(三)宿世因緣說
十方諸佛剎土,皆具四種凈土。為何《法華經》中獨提往生西方彌陀安樂國?《法華文句記》卷十雲:
問:同居類多,何必極樂?答:教說多故,由物機故,是攝生故,令專註故,宿緣厚故,約多分故。[10]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諸佛共贊西方凈土,諸經多嘆彌陀法門,唐代湛然大師《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雲:
隨向之方必須正西,若障起念佛,所向便故。經雖不局令向西方,障起既令專稱一佛,諸教所贊,多在彌陀,故以西方而為一準。[11]
眾生曠劫以來,習氣深染,雖種種對治,難得一心。而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願願接引眾生、攝護眾生。所以在修習一行三昧時,如果業障現前,此時應面向西方,令心專註於阿彌陀佛名號,使妄念不起,仰仗彌陀大願力,就可三界橫超,生死永盡,圓證三不退。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三雲:“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法門為主。”[12]念一彌陀名號即是念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議。大師又在《凈土十疑論》中自問自答說:十方諸佛凈土,法性皆平等不二,行人理應普念一切佛功德,求生一切佛凈土,如今卻偏贊彌陀凈土而求生之,豈不與佛性平等義相乖,又怎能求生凈土?
答:一切諸佛土實皆平等,但眾生根鈍,濁亂者多,若不專系一心一境,三昧難成。專念阿彌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專至,得生彼國。如《隨願往生經》雲: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凈土,世尊何故偏贊西方彌陀凈土,專遣往生?佛告普廣:閻浮提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贊西方一佛凈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凈土,即生一切凈土。[13]
因此,十方諸佛凈土雖無二無別,然眾生心濁痴愚,根鈍機淺,如果以十方凈土作為修行所緣境,則境寬意散,三昧難成,求生無望。而偏贊西方凈土,令心境專一,易得住生,況且尚有彌陀因地四十八大願的攝持。再者,從究竟意義上說,求生一佛凈土即是生一切佛凈土,法性同一,佛身無二,正如《華嚴經》中說月影無量,月體唯一。
同時,在《法華經》中談到阿彌陀佛自因地時就已經與眾生結下莊嚴其國土之緣。所以,偏贊西方,獨生彌陀凈土,確有一定的原由。《法華經》跡門“三周說法”之“因緣周”,通過追憶久遠劫前大通智勝佛說《法華經》之後入定,時十六王子於八萬四千劫復講《法華經》,與座下聽眾結今靈山之緣乃至但生西方之因。《法華經》卷三雲: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4]
當時於第十六王子座下聽聞妙法的弟子即是今靈山會上所度化的一千二百下根聲聞弟子,第十六王子即今釋迦牟尼佛。正因為在佛陀因地時聽聞過《法華經》,所以今生在靈山會上得度。《法華經》中同樣談到彌陀跡中化緣之始,宋代宗曉大師在其《樂邦文類》中雲:
釋迦既爾,彌陀亦然。良以十六王子於大通時覆講,為物結緣,其諸王子,各得成佛,西方號阿彌陀。以果驗因,彌陀爾時乃為第九王子,為眾講說,是知彌陀為物結緣明矣。故《妙玄》六雲:大通為結大乘之首,彼佛八千劫說經,十六王子八萬四千劫覆講,於時聽眾,或當座已悟,或中間得入,或近化始得,即斯意也。如是詮量,非唯顯佛佛施化道同,抑亦知古往今來生凈土者,並第九王子當時結緣之眾矣。[15]
在這段引文中,很顯然地說明了諸佛化道相同,釋尊如此,阿彌陀佛也一樣。所以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才說古往今來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皆是曾於大通智勝佛時聽聞第九王子演說妙法所結凈土之緣,而當時的第九王子即今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果驗因,可知阿彌陀佛因地與眾生結緣之深厚。
通過以上幾點理由分析,修學《法華經》往生彌陀凈土勿庸置疑。若能更加彌陀聖號的執持,如虎添翼,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法華經·法師品》中佛告藥王菩薩說,在如來滅度以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16]一念隨喜,佛尚且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更何況是五種法師的修學?當來必得作佛。《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中說: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17]
《法師品》授記成佛,是從遠果來說。今但書寫此經,臨終生欲界第二忉利天,且有八萬四千天女以種種歌伎音樂來迎接此人上生天界,這是就近果而言。由於書寫《法華經》,使一佛乘妙法流通世間,普益眾生,令種一佛乘種子,以此功德生於忉利天,享受五欲快樂,此全仗《法華經》之力,也是普賢菩薩神力所致。更何況五種法師的修學,其益更為殊勝:臨終有千佛接引,不墮三惡趣,無有恐怖,轉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聽聞正法,將來龍華三會隨侍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度化眾生。
在唐代僧祥法師所撰《法華傳記》卷六有記載這么一個因讀誦《法華經》往生兜率凈土的事例。
妙蓮法師一生慈悲利濟眾生,專以持誦《法華經》為日常功課,一日與師友說:“吾以誦經力,生兜率內院,欲值遇慈氏,此願可不?師友答:甚可。經雲:若人受持讀誦,是人命終,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佛豈虛說!”之後更加精進地諷誦《法華經》,未嘗休息。七十多歲時,有微疾頓起,便召請諸師友說:“吾有微疾,不為痛患,天童來迎,化佛授手。言訖而逝,端坐如生。三日方蘇曰:吾依誦《法華》力,至於兜率彌勒內院,諸天贊曰:汝在閻浮誦《法華》,功德自至此天處,奉見慈氏妙相尊,聞法早契不退忍。”慈氏菩薩又告說:“爾於人間以誦《法華》力故,得生此處。此處諸天,多是於釋迦遺法中,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者。爾可速還下人間接四部弟子得令聞知,暫持《妙法》,大銷諸罪,則用補生天之闕行也。”妙蓮法師說如何還生人間宣此持誦《法華經》功德力得生天上以使徒眾信受?於是彌勒菩薩即以“熏香塗蓮手,以是因緣還活。時彼手香遍滿一州,國人皆取信。作是說已,不久而卒。寺東北起塔,安置遺身,塔尚熏香,若摩觸壁,三日已上香氣不竭,現所見聞。”[18]
所以修學《法華經》確可得生諸天及兜率凈土。其間,主要在於眾生本身的心願。《法華文句記》卷十中說:“下分兜率,其例不同,但在機感。”[19]蕅益大師《法華經會義》中說:“若發凈願,則隨其觀行淺深,生四種安樂土。不發凈願,則隨其五品功成,生兜率。”[20]所謂的凈願,乃就凈土所處的位置而言,極樂世界橫超三界,不受六道束縛,若發願生極樂世界者,則稱為凈願,隨觀行淺深可生四種安樂土。兜率陀天,仍在三界之內,且為欲界之天,發願生此土者,則為不凈願。
往生兜率凈土,同樣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信,即深信兜率凈土確有所在,深信依佛陀所示修習兜率凈土之法定能往生彌勒凈土。願,即發願求生彌勒凈土。《觀彌勒上生經》雲: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21]
佛陀告知優波離尊者說,在佛滅度後的四眾弟子及天龍八部如果有願生彌勒凈土的行者,於日常行持的一切,諸如持受五戒八戒等,以及修諸善行,如十善業,且思惟兜率天上的勝妙快樂,以此功德迴向發願者,即可往生此土。
行,即修習相關彌勒凈土法門的一切行為功德。經中告訴我們,佛弟子若願生彼彌勒凈土的,奉持五戒、八戒、具足戒等,香花供養,打掃佛塔、寺宇,修諸禪定,讀誦一切大乘經典,念佛形像,稱念彌勒菩薩名號,以諸凈業發願往生兜率凈土,命終之後如轉臂之間即得往生。《上生經》中雲:
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凈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22]
《法華經會義》說:“不發凈願,則隨其五品功成,生兜率。”[23]五品功成,正是圓教外凡位,圓伏三惑,而往生彌勒凈土,沒有斷結,也就是以凡夫身即可得生。因此,我們說修學《法華經》發願生此彌勒凈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二土往生例證
在中國佛教史上,修學《法華經》之天台宗祖師大德,發願往生彌勒凈土與彌陀凈土的比比皆是,今略舉一二為證。
唐代章安灌頂大師(561-632),天台宗五祖,一聞不忘,日記萬言,結集智者大師一生絕大部分教說。除此之外,章安大師住持寺院,弘教著書,精進行持。臨終將寂,引《彌勒經》為示,令弟子多爇名香,並言即將往生,於唐貞觀六年(632)八月七日,安祥圓寂於天台山國清寺。《佛祖統紀》中說:
初示疾,室有異香,臨終命弟子曰:《彌勒經》說世尊入滅,其煙如雲,汝今可多焚香,吾將去矣。因委曲遺誡,辭理甚切,忽起合掌,如有所敬,稱凈土佛菩薩名,奄然而化。[24]
當然,章安大師往生兜率凈土也可從同學智晞法師處得到印證。在貞觀元年(626)智晞法師臨終時說:“吾生兜率見先師智者,寶座行列,皆悉有人,唯一座空。彼天人曰:卻後六年頂法師來升此座,計歲論期,審晞不謬。”[25]而章安大師恰於貞觀六年往生,計年推之,章安大師的往生洽符六年前的預言。
又天台宗第八祖左溪玄朗大師(673--754)也是求生彌勒凈土的。大師一生持誦《法華》,修習止觀,頭陀苦行,隱左溪岩,因以為號。“獨坐一室,三十餘秋,麻紵為衣,糲蔬充食,有願生兜率宮。”[26]天寶十三年(754)九月十九日,告知門人說:“吾六即道圓,萬行無得,戒為心本,汝等師之。即端坐長別,壽八十二,夏三十一。弟子有夢其居寶閣第四重者,寤以告鄰,鄰夢亦協,時以為表第四天慈氏內院也”[27]。
此外,尚有台宗三祖南嶽慧思大師發願將來隨彌勒菩薩諸位勝友與會龍華,普度眾生。
但綜觀歷史,相對於求生兜率而言,發願求生彌陀凈土者在數量上更是高勝一籌。甚至在唐代還出現過這樣一則極富代表性的事例:道昂法師在相州(今湖南長沙)講《法華經》,見眾音樂從空中來告:此從兜率天特降相迎。道昂法師說:“天道,生死根本,由來不願,所念西方耳。言訖,見西方妓樂旋轉來迎。信至,不得久驅。言畢,香爐墮手,於高座上端然奄化。”[28]
在天台宗祖師大德中,求生彌陀凈土的就更為常見了。雖然隋唐之前曾有部分台宗大德願生兜率,自宋代以降,彌陀信仰出現空前興盛,逐漸形成“台凈不二”的傾向,所謂“教宗天台,行歸凈土”已是每一個天台學者的人生規劃,在後續文獻所載的僧傳事跡中莫不往生極樂,已罕見求生兜率的了。
溯源尋本,天台智者大師生前卧必合掌,坐必面西,臨終“右脅西向而卧,專稱彌陀、般若、觀音”[29],囑託誦《法華經》、《無量壽經》,“贊曰:四十八願莊嚴凈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能改悔者,尚復往生,況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實不唐捐。梵音聲相,實不誑人。”[30]生前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凈土十疑論》等,從中即可發現天台宗對凈土宗的一貫重視。
台宗十六祖宋代寶雲義通大師,便以極樂凈土為故鄉,“常呼人為鄉人,有問其故?曰:吾以凈土為故鄉,諸人皆當往生,皆吾鄉中之人也。”[31]十七祖四明知禮大師繼其法席,亦重視對凈土的弘揚,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觀經融心解》一卷。同門慈雲遵式大師更是志在西方凈土的高僧,著有《往生凈土決疑行願二門》,常勸人老實念佛,強調念佛即是圓教一佛乘。明代中興台宗第三十祖幽溪傳燈大師著有《凈土生無生論》,特彆強調信願往生在於當下一念,但眾生無始習重,須仗彌陀願力,得以三界橫超,持名念佛為無作妙行、阿伽陀葯。明末蕅益智旭大師更是台宗巨匠,力弘凈土,其所創以“台凈雙修”為特色的台宗靈峰派垂範古今。如是等等,俱名標僧史,臨終感應昭彰,成為往生楷模。
由上可知,修學天台教觀,持誦《法華經》,往生兩種凈土,可謂相得益彰,水到渠成。
四、二土修學選擇
彌陀凈土和彌勒凈土,皆是釋迦牟尼佛所宣所示。我們依之修習,信、願、行資糧具足,隨其所願定能往生。而針對今天的眾生,當應擇何土而歸投?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有人說彌勒菩薩現為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但修上品十善即可往生兜率,面見彌勒菩薩,並於龍華三會自然得證聖果,又何須求生西方凈土?對於這一疑問,智者大師在《凈土十疑論》中給予兩點辨析:
第一、縱行十善,恐不得生彼彌勒凈土。據《觀彌勒上生經》說: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往生。再加沒有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同時,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只要眾生能念彌陀名號,機感相應,必得往生。
第二、兜率天宮,居欲界,多會退位。沒有水鳥樹林風聲之法音宣流的外在環境,不能使眾生聞者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再者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多會退墮。而彌陀凈土的眾鳥、林樹,風吹樂響,皆演說五根、五力等法,眾生聞者能發無上菩提心,無有女人及二乘,純一大乘清凈伴侶,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無有退落三界,不被生死業縛。在《凈土十疑論》中智者大師以印度無著三兄弟情況來開示行人當以“彌陀凈土”為最佳選修。論中雲:
又聞《西國傳》雲: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雲: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世親報雲: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世親報雲: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32]
兜率天宮有內外院,內院即親近補處大士,生此則永無退轉。外院即天人所居,耽茲五欲,不免輪迴。師子覺道業僅次世親菩薩,猶生外院受天人之欲樂,無緣親近彌勒慈尊,可知內院的難生。居在外院,不免造惡,退沒三途。而得生西方,縱然下品往生,已階不退,得遇觀音勢至諸大菩薩,聞說甚深諸法實相,除滅罪法,永免生死。智者大師說:“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33]智祖婆心,豈不依教奉行!
又唐代凈宗高僧懷感大師談到兩土“八異”,以此來勸導眾生願生西方凈土。八異是:
一、本願異,二、光明異,三、守護異,四、舒舌異,五、眾聖異,六、滅罪異,七、重惡異,八、教說異。[34]
法藏比丘因地所發四十八願,願願接引眾生生彼國土;而彌勒菩薩沒有相應的本願攝受接引。無願若自浮度水,有願如乘舟而游。又《阿彌陀經》中有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讚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共同證誠;而上生兜率,則沒有十方諸佛的舒舌證明。如兜率易往,凈土難生,十方世尊又何須證勸?《觀彌勒上生經》中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彌勒菩薩名,五體投地至誠懺悔清凈,之後生兜率凈土。而《觀無量壽佛經》中說,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若能臨終一念至心歸投阿彌陀佛即可帶業往生。二土具體不同處茲不累述,有意者請參閱懷感大師的《釋凈土群疑論》。
結說
綜上所述,我們以《法華經》之《藥王菩薩本事品》和《觀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所提倡的彌陀極樂凈土與彌勒兜率凈土為主題,概說了往生二種凈土的相關因緣及客觀條件,並引古德往生例證以及教示,規勸行人多以彌陀極樂凈土作為往生導向。然眾生各自因緣不同,修學法門也就不同,但切記求生兜率凈土的行人莫謗西方行者,而願生西方的行人也不要毀謗兜率之業,彼此讚歎,各自精進,是為至要!普願一切眾生往生凈土,成就佛道!
--------------------------------------------------------------------------------
[2]《法華文句記》卷10,《大正藏》第34冊,第355頁中。
[3]《凈土境觀要門》卷1,《大正藏》第47冊,第291頁中。
[4]《凈土境觀要門》卷1,《大正藏》第47冊,第291頁中。
[6]《法華文句記》卷10,《大正藏》第34冊,第355頁中。
[7]《天台四教儀》卷1,《大正藏》第46冊,第779頁中。
[8]《法華經教釋》中之《法華講演錄》,第415頁,太虛大師著,佛光出版社印行,1981版。
[9]有相行和無相行的具體修習方法可參見《法華安樂行義》,《大正藏》第46冊,第700頁中。
[10]《法華文句記》卷10,《大正藏》第34冊,第355頁中。
[11]《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6,《大正藏》第46冊,第182頁中。
[13]《凈土十疑論》卷1,《大正藏》第47冊,第78頁中。
[14]《妙法蓮華經》卷3,《大正藏》第9冊,第25頁中、下。
[15]《樂邦文類》卷1,《大正藏》第47冊,第151頁中。
[19]《法華文句記》卷10,《大正藏》第34冊,第355頁中。
[20]《法華會義》卷16,第628頁,廣東尼眾佛學院印行。
[21]《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卷1,《大正藏》第14冊,第420頁中。
[22]《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卷1,《大正藏》第14冊,第420頁下。
[23]《法華會義》卷16,第628頁,廣東尼眾佛學院印行。
[24]《佛祖統記》卷7,《大正藏》第49冊,第187頁上。
[25]《佛祖統記》卷7,《大正藏》第49冊,第187頁上。
[26]《天台九祖傳》卷1,《大正藏》第51冊,第102頁中。
[27]《佛祖統記》卷7,《大正藏》第49冊,第188頁中。
[29]《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第50冊,196頁上。
[30]《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第50冊,196頁上。
[31]《佛祖統紀》卷8,《大正藏》第49冊,第191頁下。
[32]《凈土十疑論》卷1,《大正藏》第47冊,第79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