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念佛600問(三)

  101、什麼叫帶業往生?念佛為什麼能帶往生?

  眾生無力斷惑業,靠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往生也。

  念佛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仗佛慈力,可以帶業往生。(約在此界,尚未斷惑業,名帶業。若生西方,則無業可得,非將業帶到西方去。)無論工夫深淺,若具真信切願,至誠稱念,無一不往生者。(《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10頁 復吳思謙居士書)

  彼世之不盡已分,以敦孝慈,妄欲冀附於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例。雖佛力法力不可思議,由自己心地不正,與三世諸佛凈業正因相反,斷難獲永離眾苦常受諸樂之果矣。修凈業者,尚鑒之哉。(《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七第1332頁 馬母姚夫人往生事實發隱)

  念佛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往生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51頁 復寧德晉居士書二)

  102、「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準確含義是什麼?

  以彌陀果德,熏染眾生業識妄心,久久心與佛合,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

  令友所問,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者,以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即阿彌陀一句萬德洪名,包攝凈盡。念佛眾生,果能懇到執持憶念,則以彌陀果德,熏染自己業識妄心,熏之久久,業盡情空。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全眾生心,成如來藏。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如是如是。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80頁 答丁福保居士友人問一則)

  103、念佛以哪兩重工夫融於一心?

  即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而念,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則即眾生業識心,成如來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50頁 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

  104、什麼是念佛三昧?

  三昧即三摩地。亦雲正定正受。謂一心念佛,不為外境所動。

  三摩地,亦三昧別名,此雲正定,亦雲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11頁 復楊煒章居士書)

  三摩地,即三昧別名。此雲正定正受。謂一心念佛,不為外境所動,不為雜念所侵,故名正定正受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673頁 復拜竹居士書三)

  105、凈土諸古德所說之唯心凈土自性彌陀含義是什麼?

  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乃謂西方凈土不出唯心。阿彌陀佛,不出自性。性相,理事因果,悉於此中圓彰。

  從前諸祖宏法,均按時機,導利後學。不得謂為偏執。須諒當時苦心。唯心凈土自性彌陀,語本無病。病在學人不解圓義,死執一邊,便同徐六擔板耳。宗家未得之人,只執唯心凈土自性彌陀。謂凈土彌陀,皆非實有。此種人本不知宗,何況凈土凈土諸古德所說之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乃謂西方凈土不出唯心。阿彌陀佛,不出自性。性相,理事因果,悉於此中圓彰。閣下病其偏執,不能普攝。謂學者根鈍,難以領會則可。謂古德此語有病,則不可。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97頁 復溫光熹居士書五)

  106、唯心凈土自性彌陀與西方之凈土及佛是什麼關係?

  單執自性彌陀,而不念西方彌陀,縱令其真悟,尚未能即了生死

  有唯心凈土,方生西方凈土。若自心不凈,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凈心,感生西方之凈土。世多以唯心則無土,便是魔外知見此種似是而非邪見,居其大半,致念佛之人,不得實益,尚自以為高明,而不知其為執理廢事,自誤誤人之邪見也。由自性彌陀故,必須念西方彌陀,以求往生,漸進而可以親證自性彌陀。倘單執自性彌陀,而不念西方彌陀,縱令其真悟,尚未能即了生死。況說此話者,皆是一班擔板漢脫空漢乎。一而二,系未成佛之事。二而一,乃已成佛之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22頁 答曲天翔居士二十七則)

  107、如何正確理解心清月現?

  心清月現,各現淺深不同。唯佛方為究竟清現。

  心清月現,何可死執以論。須知凡夫凡夫之清現,聲聞聲聞之清現,菩薩菩薩之清現,唯成佛方為究竟清現也。若如法說,其餘一切皆非清現,唯佛方是清現。蓮池大師所說,便成錯謬。不知自己完全未開正眼,故有此種盲論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現,乃觀行之清現。聲聞斷見思,乃相似之清現。菩薩在內凡位,從初信至七信,亦與聲聞同。八九十信破塵沙,證法空,何可雲破法空乎。初住即破無明,證法身,此分證位之初位。

  至十信,十行,十迴向,等覺(等覺,乃分證位之後位。分證位,凡佛所證者,皆證之,但未圓滿究竟證耳。)四十一位,乃分證之清現。唯佛方為究竟清現。且即一位中,尚有無量無邊淺深之不同。譬如外國人到中國一到中國界上,即可雲已到中國。而從茲尚有數千里之途程,方可到中國京都印光大師】印光法師念佛600問(101-200問)。在汝意既雲到,即無所謂途程。既未得道,說清現便成錯謬。且於仗佛力帶業往生之事相違。其咎在汝好充通家,非蓮池大師所說有不恰當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12頁 復溫光熹居士書十)

  108、修凈業人應守什麼樣的家風?

  學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如是信,如是行,則利益大矣。

  但修凈業人,著不得一點巧。倘或好奇厭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為有實益。若肯守此平淡樸實家風,則極樂之生,定可預斷。否則不生極樂,亦可預斷矣。祈切實令社友如是信,如是行,則利益大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22頁 復江易園居士書一)

  雲棲大師立法教人,皆從平實處著手。依之修持,千穩萬當。斷不至得少為足,著魔發狂。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54頁 復永嘉居士書四)

  念佛之人,勿自仗聰明智慧,須拋之於東洋大海外。不然,恐為所誤,自貽伊戚,蓋以其知見而不一也。反不如一般愚夫愚婦念佛,正心誠意,而受益甚眾。故念佛一法,最好學愚夫愚婦老實行持為要。俗言,聰明反被聰明誤,可不懼乎。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31頁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109、「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等四句是什麼意思?

  事實有生,理實無生,此理甚深,宜認真念佛庶可親得。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奪境不奪人者,顯能生之人,泯所生之境故。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為奪人不奪境者,顯所生之境,泯能生之人故。去則實不去,生亦實不生為人境俱奪者,人境兩寂故。去則決定去,生亦決定生,為人境俱不奪者,以人境雙顯故。雖有四句,只是事實有生,理實無生耳。亦是彰照泯寂,彰寂泯照,寂照雙泯,寂照雙彰之妙旨耳。生必有其人,故謂為人,去必有其境,故謂為境。此理甚深,宜認真念佛庶可親得。否則便成口頭禪,妄談般若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409頁 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110、事一心和理一心是什麼含義?

  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凈念之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身分,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當過細看印光與永嘉居士之極長一信,則可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63頁 復袁福球居士書)

  111、凈土法門為什麼要重視事修?

  永明禪師日課一百零八種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今以凡夫而不自量,不重事修,而欲成辦道業,實為可憐憫者。當用力修持,一心念佛,從事而顯理,顯理而仍注重於事,方得實益。

  吾人念佛,當從有念而起,念至念寂情亡時,則既無能念之我,亦無所念之佛,而復字字句句,歷歷分明,不錯不亂,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者,正念佛時,了無起心念之情念。雖無起心念之情念,而復歷歷明明,相續而念。然此工夫,非初心所能即得。若未到無念而念之工夫,即不以有念為事,則如毀屋求空,此空非是安身立命之所。古之禪德,多有禮拜持誦,不惜身命,如救頭然者。故永明禪師,日課一百零八種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況後世學者,不重事修,而欲成辦道業乎。以大悟一法不立之理體,力行萬行圓修之事功,方是空有圓融中道。空解脫人,以一法不修為不立,諸佛稱為可憐憫者。蓮池大師雲:「著事而念能相續,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通,難免落空之禍。」以事有挾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故也。吾人學佛,必須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圓融空有不二,始可圓成三昧,了脫生死。若自謂我即是佛,執理廢事,差之遠矣。當用力修持,一心念佛,從事而顯理,顯理而仍注重於事,方得實益。如等覺菩薩,尚以十大願王,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今以凡夫而不自量,視念佛小乘,不足修持,則將來定入阿鼻地獄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610頁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112、為什麼篤修世善,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為最切要、最普通、最易下手、最易成就之法?

  若不篤修世善,何能上希佛佑。若不念佛求生西方,誰能現生斷盡煩惑,了生脫死。是以我佛愍念不能頓斷煩惑之人,特說此仗慈力即了生死之法。

  然佛法法門無量,唯篤修世善,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為最切要、最普通、最易下手、最易成就之法。良以若不敦倫盡分,尚為世間罪人,何能上希佛佑。若不念佛求生西方,誰能現生斷盡煩惑,了生脫死。是以我佛愍念不能頓斷煩惑之人,特說此仗慈力即了生死之法。俾一切若凡若聖,同於現生悉得成辦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847頁 宜興佛教凈業緣起)

  113、如何理解凈為歸宿?

  佛說諸法,無不以律為根本,凈為歸宿。此在佛世已然,況今末法時代乎。以凈土法門,徹上徹下,三根普被,凡聖同歸。

  如來一代所說諸法,舉其大宗,其名為五: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凈。此五宗者,悉皆顯示佛之身口意三業,戒定慧三學,與夫一切三昧萬德。固無可軒輊抑揚,揀擇取捨者。然在學者修習,當詳審與自己根性相契之法而修,一門深入,較為省力。而此五宗,無不以律為根本,凈為歸宿。此在佛世已然,況今末法時代乎。以凈土法門,徹上徹下,三根普被,凡聖同歸。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罪人,亦可預入其中。良由一切法門,皆仗自力。非到業盡情空,不能了生脫死。凈土法門,兼仗佛力。若具真信切願,即可帶業往生。二法相較,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48頁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流通序)

  114、如何理解念佛法門是總持法門?

  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捷徑。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

  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捷徑。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小知見人,均謂是愚夫愚婦法門。豈知華嚴會上,善財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末後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普賢為其稱贊如來勝妙功德令其十大願王,以此功德,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並勸盡華藏世界海諸菩薩,一致進行,求生西方。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及未破無明之權位菩薩。最下者,即為圓教初住。其人已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及隨類現種種身,以度脫眾生。此後從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位倍勝。是諸菩薩,皆以十大願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與彼抗。由是知念佛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而即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07頁 致廣慧和尚書)

  115、如何理解凈土法門佛法歸宿,亦世法之源本?

  世法八德、八事離此則不能究竟圓滿。斷惑證真,超凡入聖離此則不能直下親得。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為佛法歸宿,亦世法之源本。約俗諦論,舉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八事,離此則不能究竟圓滿。約真諦論,舉凡斷惑證真,超凡入聖之妙道,一塵不立萬德圓具之真心,離此則不能直下親得。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838頁 皋東佛學蓮社緣起)

  116、我佛當日,何以不專談凈土?

  養人不止一谷,治病不止一葯。由有各法門,方顯此法門之妙。

  問,凈土法門,既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我佛當日,何以不專談凈土,俾萬法歸一,一路同歸,竟爾兼談各宗,反啟後人多歧之惑,且失凈土之實益乎?(師於問辭中何以不專談凈土句旁,批雲:胡說巴道。)

  答,養人不止一谷,治病不止一葯。由有各法門,方顯此法門之妙。若止凈土一法,何以能引彼一切機宜,同入佛法乎。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35頁 答卓智立居士問)

  117、胎生疑城的含義是什麼?

  西方無胎生,亦無城郭,乃約不能即出蓮苞及與佛相隔之義,喻取於胎於城,我等不必死執,無事生事。

  《大寶積無量壽如來會》所說,乃說此等墮疑悔者,名為胎生,亦有謂為疑城者,此約障蔽隔礙之義,立胎生疑城之名,以在蓮華中五百歲,不見佛聞法,何得死執其字以說義,將謂此等不在九品之數乎。須知西方無胎生,亦無城郭,乃約不能即出蓮苞及與佛相隔之義,喻取於胎於城,汝遂執定其詞,謂此在蓮品之外。然則下品中生六劫,下生十二劫,則其胎其城,為更厚更遠矣。彼十二劫者,尚歸九品,何五百歲者,便居品外。又何不觀於蓮華中不能出現八字,是蓮為不列九品之蓮乎。佛法本無可說,一死執,則無事生事,便費盡筆墨矣。總因自己居於疑胎,其為城也,厚逾鐵圍,果能直下明了,則大地平沉,鐵圍了不可得矣。孟子謂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只此逆字,亦是疑城。若知逆即迎合之意,則疑城化為烏有。一般死執著漢,所以終日講說,終日違背,皆坐此死執著病根未消,故致難得實益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97頁 復周孟由昆弟書)

  卷三 凈土法門修持根器

  118、哪些人是凈土法門所攝之機?

  上中下三根皆為凈土法門所攝之機?

  須知無量法門,皆須自力斷惑證真,方出生死。求其攝生普遍,利濟無方,上中下三根同修,初中後始本不二,不斷煩惑,不歷異生,即得了生脫死,超凡入聖者,唯凈土法門為然也。以故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儔,下根如五逆十惡之輩,皆為凈土法門所攝之機。以其至簡至易,至頓頓圓,故能如大地之普載萬象大海之普納眾流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第1052頁 吳淞佛教居士林發隱序)

  119、為什麼說念佛一法,唯務高深和談玄說妙者不能得實益?

  一切法門,皆以念佛為其歸宿。唯務高深,談玄說妙,則如數他人寶,自無半錢分,畢竟自己受用不著。以業盡情空,方了生死。但能談說,有何利益。須知見思二惑,即是生死根本。不到業盡情空地位,何由得了生死念佛則仗佛慈力,利益宏深。

  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聞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念數聲,即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其苦逼,發懇切心,故得成辦。不得以泛泛悠悠念者為比而生疑也。此為下根。若論上根,以初發心住,乃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須念佛回嚮往生,以圓滿佛果。由此言之,一切法門,皆以念佛為其歸宿。唯務高深,談玄說妙,則如數他人寶,自無半錢分,畢竟自己受用不著。以業盡情空,方了生死。但能談說,有何利益

  須知見思二惑,即是生死根本。不到業盡情空地位,何由得了生死念佛則仗佛慈力,利益宏深。故清涼師說愚夫愚婦,顓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念佛法門,最合末法時機。善導和尚說,若論學解,一切法門,都應當學。若論修持,須擇契理契機者,方有實益。念佛一法,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最為契理契機,今人俱宜修持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90頁 凈業開示法語)

  120、為什麼說俯提劣機,曲護初心,唯凈土法門,最為第一?

  凈土法門。若凡若聖,或智或愚,同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臨欲命終,隨佛往生,亦登不退,故最為第一。如來之恩,廣大周至。雖天地父母,莫能喻其萬一也。

  凈土法門,乃如來普度眾生之特別法門也。如來愍念眾生,示成正覺。俯順群機,循循善誘。大根則令其悟一心之具造,斷惑證真,以直趣菩提。小器則令其明三世之因果,趨吉避凶,為入道方便。雖則大小不同,權實各異。皆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可出離分段生死。倘惑業未盡,道果未成。縱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經生死,進少退多。以道不勝習,業能縛心。譬如坯器未燒,經雨則化。雖有前功,了無所益。以是之故,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凈土法門

  俾若凡若聖,或智或愚,同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則以已信願,感佛慈悲感應道交,必蒙攝受。迨至臨欲命終,即得隨佛往生也。既往生已,則已斷惑者,速證無生。具業縛者,亦登不退。從茲親炙彌陀,參隨海眾。熏陶化育,染如來之妙香。障盡智圓,複本具之佛性。俯提劣機,曲護初心,唯此法門,最為第一。如來之恩,廣大周至。雖天地父母,莫能喻其萬一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第957頁 西方公據重刻序)

  121、為什麼不能以「念念在凈土方可往生」教中下根人?

  念念在凈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

  念念在凈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執定此義,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執定此義,以教中下根人,則阻人勝進不淺。何以故?以彼必以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33頁 復濮大凡居士書)

  122、為什麼說當今之世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凈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

  時節因緣,實為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飢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故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凈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

  然須恪守本分,切勿學好高務勝一派。譬如穿衣吃飯,須按各人身量食量,夏葛冬裘,渴飲飢食,則可以養身心。施之失宜,均可以傷身心。非飲食裘葛之有善不善也,視其人之善用與否耳。無論如何資格,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須注重凈土法門,以仗佛力,比仗自力,其難易奚啻天地懸隔。近有一種專逞口解脫者,指念佛者為腐敗待死,祈勿被此種邪說所惑。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凈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使達摩大師現於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時節因緣,實為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飢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37頁 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

  123、為什麼說業力凡夫,現生欲了生死沒有第二個法門?

  凡夫無力斷惑,唯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方有了生死分。若論業盡情空,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若以信願念佛求生,則萬不漏一。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凡夫,現生即了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了。其餘一切法門,皆須修到業盡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不了。若論業盡情空,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若以信願念佛求生,則萬不漏一。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55頁 復許熙唐居士書)

  124、現在人的對症葯和適合的修法是什麼?

  對症葯,唯因果為第一。宜修法,唯凈土為第一。何以故?以自力生死之難也。使真知之,殺了亦不肯棄置凈土法門而不力修也。

  現在人的對症葯,唯因果為第一。宜修法,唯凈土為第一。若夫研究起信,雖亦具因果凈土。而凡夫知見,不能普領全義,又不能按論起修,則只一解義了之矣。無論何等根性,因果凈土,為必不可不先講究也。至於教相,亦須擇人而施。以學生各有所學之事佛學乃兼帶耳。天機若淺,則專務教相,或將凈土拋在腦後,致成有因無果之結果。是不可不相機而設法也。今之崇相宗者,其弊亦復如是。彼提倡者,實不為生死只為理性,能講說耳。使彼知自力生死之難。斷不肯唯此是務,置凈土於不問,或有誹薄之者。此其人皆屬好高務勝,而不其所以高勝也。使真知之,殺了亦不肯棄置凈土法門而不力修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409頁 復周群錚居士書七)

  125、大通家普通人應如何修凈土?

  普通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大通家通身放下,亦易得益。否則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

  若大通家,則禪凈雙修,而必以凈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顓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較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婦念佛,易得益。大通家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義理是卜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5頁 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126、什麼人在凈土法門能得實益?

  唯上上根人與愚夫愚婦,能得實益。凈土法門,以往生為主。隨緣隨分,專精其志,佛決定不欺人。

  凈土法門,唯上上根人,與愚夫愚婦,能得實益。而通宗通教之聰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已道力為志事,甘讓愚夫愚婦早預聖流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43頁 致銘光居士書)

  汝雖於凈土法門,頗生信心。然猶有好高務勝之念頭,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婦自命。須知了生死愚夫愚婦則易。以其心無異見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婦工夫,則亦易。否則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婦能帶往生凈土法門,以往生為主。隨緣隨分,專精其志,佛決定不欺人。否則求升反墜,乃自誤耳,非佛咎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400頁 復周群錚居士書二)

  127、末法時期,什麼人不妨圓修萬行?

  智力充足者。但必須回嚮往生

  末法學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圓修萬行,回嚮往生。否則固當專修凈業,以期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22頁 無量壽經頌序)

  128、為什麼說念佛一法於在家善信,最為合機?

  善人凈業正因,基址鞏固,故念佛能得真實利益。又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迴向發願

  念佛一法,乃佛法中之總持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語其淺,則婦孺均能修持。語其深,則聖哲莫能了解。而且於在家善信,最為合機。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來稱為三世諸佛凈業正因。故凡念佛之人,必須於家庭倫常中,各盡其分。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者是也。又須懲忿窒慾,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修善去惡,尤須在起心動念處,認真省察,篤實擴充而克除之。戰兢惕厲,毋或怠忽,是為善人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真實利益。如基址鞏固,萬丈高樓,自可隨意建造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5頁 涵江三江口仙慶寺凈業緣起)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迴向發願。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好念。但於潔凈處,恭敬時,或出聲,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潔凈處(如登廁等),或不恭敬時(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聲。非此時處不可念也。睡出聲念,不但不恭敬,又且傷氣,久則成病。默念功德,與常時一樣。所謂念茲在茲,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52頁 復鄧伯誠居士書二)

  129、為什麼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凈土法門為主?

  凈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為事。否則所學佛法,皆為現在撐場面,未來善根而已。欲得真實生死利益,難之難矣。

  現今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凈土法門為主。蓋凈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凈土,為凡夫依之現生了死者。置之不究,縱將一切法門通究得十分通徹,誰能現生將煩惱斷得凈盡無餘,而到自力生死地位乎?仗自力者,既不能得。仗佛力者,又以不知而不注意。則所學佛法,皆為現在撐場面,未來善根而已。欲得真實生死利益,難之難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215頁 復福州佛學社書)

  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以力敦倫常主敬存誠,深信因果,廣行眾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為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6頁 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130、根器較高的人怎樣修凈土?

  根器較高人也應以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

  居士當以研究大乘經論開圓頓解為先導,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為正行。至於居心行事,或恐過起於不知,福消於不覺。當詳閱《安士全書》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頭頭,有所取則,心心念念,無或逾越矣。倘尤恐鑒察不及,當取孚佑帝君功過格著實行去,則超凡入聖,斷惑證真,於震旦國中,當推君為第一矣。功過格乃明雲谷禪師傳袁了凡者,切不可謂其落索而藐視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59頁 復鄧新安居士書)

  其修持次序,當以開本知風為先導,信願念佛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4頁 日誦經咒選錄序)

  131、為什麼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身已得法已聞該怎麼做?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今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回思從無始來,未聞佛說。雖則具此心性,無端枉受輪回。真堪痛哭流涕,聲震大千。此恩此德,唯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方可少舒春草仰暉,夏葵向日之微忱而已。

  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然如來所說,實依眾生即心本具之理。於心性外,了無一法可得。但以眾生在迷,不能了知。於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妄想執著。由茲起貪嗔痴,造殺盜淫。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今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賤人,原是長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處。實報寂光,乃為本家鄉。回思從無始來,未聞佛說。雖則具此心性,無端枉受輪回。真堪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矣。

  此恩此德,過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萬倍。縱粉身碎骨,曷能報答。唯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方可少舒春草仰暉,夏葵向日之微忱而已。然今之緇素,翻閱佛經,毫無誠敬。種種褻慢,難以枚舉。而習行既久,彼此相安。其褻慢之跡,不忍備言。視如來之法言,同破壞之故紙。且勿謂不知旨趣者,了無所益。即深知實義者,亦只是口頭三昧,面門輝光。如飢說食,如貧數寶。雖有研究之功,絕無實證之益。況褻慢之罪,奚啻彌天。而受苦之期,豈止窮劫。雖是善因,反招惡果。縱為將來得度之因,難免多劫備受其苦。用是心懷慘傷,敢陳芻蕘。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無損。(《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第681頁 竭誠方獲實益論)

  132、印祖為什麼力勸文人學愚夫愚婦老實念佛,不可虛度此生?

  人生無常。一息不來,即屬後世。此時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亦無用處。若不及早修持凈業,待到此時,方知虛受此生。故應丟掉文人習氣,發大菩提心,於公私之暇,實行愚夫愚婦老實念佛之行,方有實益。

  接手書,知前次之書,尚不討厭。此次除過譽不慧外,皆屬實情。一息不來,即屬後世。此時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亦無用處。若不及早修持凈業,待到此時,方知虛受此生。枉將宿生所種善根,盡消耗於之乎者也中矣。可不哀哉!凈土法門,貴乎實行。今既知之,當隨分隨力行之,方有實益。

  若但研究而不肯持佛聖號,以期近則消業障而增福慧,遠則出三界以登九蓮,則仍是文人習氣。有此習氣,欲真實生死無生利益,實萬難萬難。果能發大菩提心,於公私之暇,實行愚夫愚婦老實念佛之行。則將來之母儀閨範,師范女流,與預會蓮池,親承佛記,皆可必得矣。願將身體力行之不遑,不敢故作戲論,以開罪三寶,常念勿忘,則幸甚。此後不須來信,光約於月半後往滬。(《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583頁 復張曙蕉居士書三)

  卷四 凈土法門修行利益

  133、凈土法門的特點是什麼?

  由其大小不二,權實一如,故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逆惡凡夫,皆須修持,皆得成辦也。

  凈土修持,隨機自立。既無幽深莫測之悶,亦無艱難困苦之煩。且又不錢財氣力,不礙職業營生。若能隨分隨力,常時憶念。則神凝意凈,業消智朗。自然身心安樂,諸緣順適。

  凈土法門,諦理甚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由其大小不二,權實一如,故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逆惡凡夫,皆須修持,皆得成辦也。末世眾生善根淺薄,匪仗佛力,將何所恃。倘能仰信佛言,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雖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果能如是,萬無一失不往生者。凈土經論,文義顯明,凈土修持,隨機自立。既無幽深莫測之悶,亦無艱難困苦之煩。且又不錢財氣力,不礙職業營生。若能隨分隨力,常時憶念。則神凝意凈,業消智朗。自然身心安樂,諸緣順適。其為樂也,何能名焉。願見聞者悉皆修持。各懷自利利他之心,共發已立立人之願。恭敬受持隨緣倡導。展轉流通,令遍國界。俾一切同倫,同沐佛恩,同生凈土,實為大幸。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02頁 印光法師嘉言錄題辭二)

  134、念佛有什麼現世利益?

  世人獨知念佛身後益,其知身前利益多多。昔明教嵩禪師,日課十萬聲觀音聖號,後於世間經書,悉皆不讀而知。又如世人由於不知臨產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殞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之苦

  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極,亦能明心見性。非念佛於現世了無所益也。昔明教嵩禪師,日課十萬聲觀音聖號,後於世間經書,悉皆不讀而知。當看《凈土十要》,《凈土聖賢錄》,方可知念佛之妙。而光之蕪鈔,屢屢言之。居士謂現世無益者,不但未深體凈宗諸經論,即光鈔亦屬走馬觀燈,未暇詳究耳。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7頁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又念佛之法,於人之生與死,均有利益。世獨知臨終助念之益,而不知臨產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殞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之苦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13頁 復周伯遒居士書)

  135、念佛對讀書有什麼幫助?

  念佛方能消宿業。業消看書,一覽知妙。

  經目略為一閱,不宜看者勾之。即宜看者,亦祈少看。但以念佛治習消業為事。業消看書,一覽知妙。此由約而得之妙法也。今人根性陋劣,一博則泛漫無依,心緒紛張,難以相應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00頁 復馬契西居士書十)

  136、念佛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在哪裡?

  真信切願,持名佛號往生西方極樂國土,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

  固當唯精唯一,執持彌陀聖號,真信切願,企其往生西方。持之久久,心佛一如。不離當念,徹證蘊空。妄想執著既滅,智慧德相亦泯。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不離當處,冥契寂光。唯此一處,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願吾徒智空,普與法界眾生,同賦歸歟,則幸甚幸甚。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109頁 心歸凈處跋)

  137、念佛護國息災的意義是什麼?

  人以惡感,天以災應。護國息災,以平時大家茹素念佛為好。願力相接,則邪氣消而正氣長。人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國家得護而災殃自消矣。然臨時虔敬而求護息,亦有相當之效力。

  昨日講凈土法門,今天講護國息災法會意義。所謂護國息災雲者,是國如何護,災如何息。因是欲達此項目的,有二種辦法,一者臨時,二者平時。如能平時茹素念佛,以求護國息災,固有無功德。既臨時虔敬而求護息,亦有相當之效力,不過仍以平素大家護息為好。蓋平素大家茹素念佛,願力相接,則邪氣消而正氣長。人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國家得護而災殃自消矣。古書有雲,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蓋已亂之治易曉,未亂之治難明。夫治國亦如治病,有治標者,有治本者。治病者是已亂之治,若求其速效,所謂頭痛醫頭,腿痛醫腿,治其標也。其標既愈,然後再治其本,俾氣血周流,營衛舒暢。本既痊癒,則精神振起,方能奮發有為。現者國家危難,已至千鈞一髮之際,余以為今日治國,須標本兼治。兼治之法,最莫善於念佛吃素,戒殺放生,而深明乎三世因果之理。

  現在世界之劫運,吾人所受種種災難皆是過去惡業所招,以致感受現在苦果故知惡業者,即過去惡因之所造成也。欲免苦果,須去苦因。過去已種之苦因,念佛懺悔,乃能消去。現在如不再種苦因,將來即能免受苦果。何謂苦因,貪嗔痴三毒是也。何謂善因,濟物利人是也。若人人明達因果之理,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害自無從起矣。唯今人不因果之理,私慾填胸,無惡不作,只知自己,不知有人。詎知利人即是利已,害人甚於苦已。故余平素常言,因果者,聖人天下如來眾生之大本也。舍因果而談治國平天下,何異緣木求魚,吾未見其能有得也。

  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惡事,來世定得惡果。如今生所作所為皆是善事來世定得善果。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其理與吾佛所講因果正同。所謂余者,乃正報之餘,非正報也。本人來後世所享受者,乃所謂本慶本殃也。余報乃在其子孫,餘慶餘殃,皆其祖父所積而成者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562頁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138、念佛之人平常能逢凶化吉嗎?

  倘肯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死後,均有不可思議利益。大難臨頭宜能逢凶化吉。

  若止靠人求延生,不知求阿彌陀佛,於自己壽終時,接引往生則是見小而失大。倘肯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死後,均有不可思議利益。昨一女弟子來,為一姓汪女弟子帶些食物。言,汪氏前兩月,一日初黑,忽來二十強盜,各持手槍來搶。其屋樓上下住七家,彼在樓中間。因將電燈息卻,其夫妻跪佛前求。而佛前之燈,若有一人吹滅。強盜射門不開,遂不打。餘六家通搶了,唯彼未失一物。可知念佛之人平常尚能逢凶化吉。況監命終時,往生西方之利益,比此大得不可說形相倍數乎。當勸彼常念為幸。(《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96頁 復劉德護居士書)

  139、大難來臨時為什麼要志誠念佛?

  果肯志誠常念,必蒙其加被。縱大劫難逃,大家同歸於盡,念佛之人,當生西方。

  現在時局危險,當令一切人,同念佛,及觀音聖號,以作預防。果肯志誠常念,必蒙其加被。縱大劫難逃,大家同歸於盡,念佛之人,當生西方。或信願未至真切,亦多生善道。切不可謂不能免劫,便是白念。須知今生所受之苦樂,乃前生所作善惡之因所感召。今生所作之因,又為來生所受善惡果報之因。以念佛為因,則生西方,以殺盜淫為因,則墮三途,此必定之理事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356頁復戰德克居士書二)

  140、念佛人遇到災難時結果會一樣嗎?

  宿業不同,結果各異。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業所牽,及轉地獄重報,作現生輕報,偶罹此殃。但於平日有真切信願,定於此時蒙佛接引。若夫現證三昧,固已入於聖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不相礙。縱現遇災,實無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幾人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51頁 復永嘉居士書三)

  141、反正在劫難逃,念佛有益嗎?

  仗佛慈,或於小險中得蒙被佑。若夫大險禍來,不能獨不受而死念佛人當承佛力生西方。縱不生西方,亦生善道。決不與不念之人同墮惡道也。

  現在時局危險萬分,無論老幼男女,均當至心念南無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以作預防。今之劫運,避無可避,防不勝防。唯仗佛慈,或於小險中得蒙被佑。若夫大險禍來,或致大家同歸於盡。雖念佛人不能獨不受而死。然死後去處,各各不同。念佛人當承佛力生西方。縱不生西方,亦生善道。決不與不念之人同墮惡道也。此意不可不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65頁 復劉蓉閣居士書)

  142、怎樣念佛才能對治不良習氣?

  清心寡慾,攝心念南無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久而久之,宿業消滅,善根增長,種種惡習,當皆逐漸消滅矣。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

  詳察閣下之病,由於一向好勝,故每每因氣受病,此其一。又以天性聰明,故帶聰明習氣,致於女色,不加撙節。再加以忿怒之火,不時而起。譬如雙斧伐孤樹,已危險之極。又用同善社不良善之坐法,則又為病苦之助緣,以致種種現象,皆由之而生。今若肯依清心寡慾,攝心念佛之法行之,久而久之,宿業消滅,善根增長,一切失眠、鼻樑顫動等,當皆逐漸消滅矣。

  當先看《嘉言錄》中修持方法一句南無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慾、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雲,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思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若只偶爾念一句兩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雖亦仍有功德,欲即由此愈病,則決不可得。凡事均以誠為本修持可不用其誠,而欲得愈病滅苦之利益乎?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307頁 與胡作初居士書)

  143、念佛對於從事士農工商之職業有什麼幫助?

  士農工商之職業者,常念佛號,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於本業。古之建大功、立大業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無論行住坐卧,常念佛號,或聲或默,皆須聽已念佛之聲。倘能如是,則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士農工商之職業者,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於本業。以心不散亂,作事有主,如理亂絲,神凝則易,心躁則難。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業,功勛遍四海、言行千秋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04頁 阜寧合興鎮凈念蓮社緣起序)

  144、凈土法門對於世俗有什麼利益?

  世俗老幼男女,欲發展其事業,消滅其疾苦者,志心念佛,無不隨感而應,遂心滿願。

  須知凈土法門,法法圓通。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水銀墮地,顆顆皆圓。不獨於格物致知,窮理盡性,覺世牖民,治國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農工商,欲發展其事業,老幼男女,欲消滅其疾苦者,無不隨感而應,遂心滿願。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71頁 無錫佛教凈業社年刊序)

  145、為什麼說念佛法門是輔政化民的根本法輪?

  世人不講盡誼盡分之道,福善禍淫之理,而釀至天災人禍,頻頻降作。若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凈身口意三業。生信發願念佛聖號,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也。由是言之,念佛一法,豈不是輔政化民之根本法輪乎?

  現今世人心,陷溺已極,總因不講盡誼盡分之道,福善禍淫之理。至於六道輪回之事念佛往生之法,更無從得聞。以心不注重於道德仁義,因果報應,縱聞亦不生信。以是之故,釀成大劫,天災人禍,頻頻降作,殺機彌漫,民不聊生。其有具憂世之心,欲為挽救者,咸皆提倡佛學,而修念佛法門。以此法,實為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如人習射,以地為的,發無不中。此法仗佛慈力,但肯依教修持,無一不成就者。是故各當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凈身口意三業。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如是之人,生為聖賢之徒,沒登極樂之國。展轉勸導,相觀而善,何難弭災息禍,修德膺福,敦本重倫,移風易俗,以迄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也。由是言之,念佛一法,豈非振興民力,輔弼政教,不據位而化民,不資刑而息惡之根本法輪乎?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6頁 涵江三江口仙慶寺凈業緣起)

  146、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果能以真信願持佛名號,決定求生極樂世界。亦能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令過為困苦。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

  須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凈安樂矣。又修凈業人,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真信願持佛名號,決定求生極樂世界。自行如是,化他亦然。果能如是,則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至凍餓。以真實修持,必蒙三寶加被,不令過為困苦故。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世間禍福,相為倚伏,福能善享,則其福愈大。否則福未實得,禍已大臨。此種禍尚無禳解之餘地,以是因福而致之禍,其禍更為酷烈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07頁 復羅省吾居士書二)

  147、念佛治好遺傳病嗎?

  當至誠懇切念佛觀音聖號,當可即愈,而不復遺傳矣。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聖,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

  遺傳之病,亦宿業所感。當至誠懇切念佛觀音聖號,當可即愈,而不復遺傳矣。所言解脫之門,唯有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此系仗佛力了生死法門,即生可以做到。若不專修此法,修其他種種法門者,非博地凡夫一生兩生所做得到。吾人從無始來,至今尚在生死輪回中者,皆因其中未遇凈土法門,或遇而不修所致也。今幸遇之,切勿錯過。今 為汝取法名為宗信。以信願行三法,為凈土正宗。第一要有真信。有真信,必定有真願真行。否則不名真信。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聖,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774頁 復琳圃居士書)

  148、為什麼說佛法如錢,在人善用?念阿彌陀佛能滅定業嗎?

  一句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念彌陀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

  須知一句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念彌陀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豈區區持此咒念此經,得此功德,不得其餘功德乎?善體光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則縱說的多,汝仍是心無定見有何益乎?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5頁 復周智茂居士書)

  149、為什麼要普勸一切有緣人共享念佛超勝利益?

  一句佛號無一人不能念,且利益超勝。念極超凡入聖,聞聲即種善根。故當普勸修持

  以一句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熏。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兩兩比較,故勝於念經多多矣。以念佛最極簡便,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歷耳根,即種善根。由此一句佛號,灌入八識田中,將來遇緣即發。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當以此普勸修持。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