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戒殺放生真的能消除病痛嗎?

  網友師父弟子現在對自己沒有了信心什麼事情也不想承擔,發心不起來,再加上家裡壓力,起了很強烈的退心,進退兩難,不知道如何是好,懇求師父慈悲開示感恩

  學誠法師靜下來想想,沒關係

  網友師父,「把付出當做收穫,當下就能得到感動與愛」確實如此。只是,我還有一點困惑的是,如果你真心相待真心付出真心幫助的人,反過來傷害你,該如何才是最好的呢?

  學誠法師那要看你付出的目的是什麼,對佛法的理解有多少信心有多深了。普通人所以為的「無條件的付出」,也意味著沒有宗旨,只是因為業力感情使然,遇到傷害就深受挫折修行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以破除我執成佛利生為方向,不管順逆境界都能夠轉化為自身成長的資糧,未來無盡的因緣。正是因為弟子有這樣的發心與願力,所以即使被真心付出的人傷害,也仍然無怨無悔,內心安不動,因為這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從中能夠收穫智慧的增長、我執的伏滅。「我曾於彼利樂施,並予深心寄厚望,彼卻非理妄加害,願仍視為勝導師。」

  網友師父,戒殺放生真的能消除病痛嗎?當今的許多病痛不是醫學所能解決的,通過戒殺放生超度怨親債主真的能消除病痛嗎?

  學誠法師佛法因緣果報因緣和合、成熟果報才能現前。戒殺放生懺悔超度是消除業障、積累福德方法,肯定是有用的,但每個人使用這些方法的果相不一定完全相同,正如不同的病人,即使相同的病症和治療,恢復也不一定相同一樣。要明白業果的原理,就能有如理、正確信心去面對。既不能盲目迷信,以為只要放生多少數量或誦經多少部一定就能消除病痛也不能因為沒有立刻得到理想的結果而喪失信心。要明白道理,知道自己在造什麼業,讓內心轉到善法的軌道上來,病痛也好,障礙也好,就都能面對。自己的行為是踏踏實實的,而不是半信半疑,心懷僥幸的。

  網友法師:您好 弟子一個問題困擾很久,即做事情總會不由自主地有很強得失心,盡管自己也明白患得患失會極大影響自己的發揮,也往往無法取得理想的結果,但卻又時時在這心態中糾結徘徊不前。懇求您的開示阿彌陀佛。

  學誠法師患得患失,其實是慾望強、貪心重的表現。要多思維無常,降伏自己的貪心就能夠以比較平靜心來看待得失

  網友師父,自己「信」佛半年,每天念佛。但是今天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懷疑,我是信佛呢?還是和佛做交易呢?信又是什麼呢?

  學誠法師如何才能相信一個人?那就是要聽其言、觀其行,要相處過、很了解,才能生起很深的信任;或者是自己非常信任的朋友所說的話、所推薦的人,自己也能夠信任。離開這兩種情況,對一個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也就不上信心信佛也是如此,必須要去了解佛、了解佛法,了解修行佛法人對佛的信心與對法的信心是聯結在一起的,是與正知見聯繫在一起的,是要去修的。剛開始感性信心,以此入門,然後一定需要修,信心才能逐步清晰、清凈堅定。有了信心,一定就會修行的願力。

  網友法師您好,我很苦惱,全家人都看我不順眼。

  學誠法師要懂得反省,大家不喜歡的是什麼地方?然後去改。

  網友師父您好,請問有身孕能去寺廟拜佛菩薩嗎?有什麼禁忌嗎?

  學誠法師可以去。注意安全。

  網友師父,現在很多年輕人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裡?其實說的就是我我覺得要去多經歷社會,大四了,也馬上就要走學校了。人們都說社會複雜,心裡特別擔憂,怕自己處理不好那些複雜的人關係師父你說社會複雜嗎?我可該怎麼做啊?師父

  學誠法師社會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人心的複雜,歸根結底就是貪嗔痴。如果能夠認識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那就懂得如何面對別人的心。

  網友頂禮師父師父有件事求問,我想開始做施食,但我只是自己平時在家念大悲咒,沒有師父指引可以自己做嗎?我看到網上一種方法是準備水和米,右手持杯,誦變食咒7遍,四如來名號一遍左手彈指7下,右手將水米倒於清涼地,這個方法可以嗎?

  學誠法師不在於儀軌,在於內心對於自己不懂的事盡量少碰,好好找到師法團隊,建立正知見、管理身口意,才是學佛的根本。

  網友頂禮師父!弟子又來請教師父開示:都說佛法是正信正念,是大智慧,可是為什麼我學佛法會遇到那麼多的阻礙呢?上山禪修,爸媽擔心我出家,打電話催我;想戒肉吃素,愛人不樂意,警告我差不多行了;就連單位同事聽聞皈依學佛,都背地裡議論我腦子是不是有問題……真是太氣人了!我學佛礙著誰了?

  學誠法師社會佛法還是普遍存在誤解。自己好好學,才能扭轉身邊人這些誤解,不可生氣

  網友師父,我總是在我自己的怨念中走不出來,我記恨的人放不下。想放下,可是想想她對我做的事甚至對我媽做的事,我就不舒服師父有什麼方法,或是經文可以讓我放下這一切,也是放過我自己的嗎,求師父指點迷津

  學誠法師外在的人和事早已過去,而內心還一直重現這種傷害,就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把仇恨記在心中才是真正的傷害。怨家對頭終有死亡的一天,而內心煩惱若不除去,會一直傷害自己到永遠。

  網友師父弟子想請示一下,做事之前想的多,考慮的多,是好是壞?例如說做一個決定之前,會想到到時候爸媽怎麼辦,不能這樣做;或者說什麼話,心裡就會想到,你不這樣做或說,這樣你身邊的人不開心。不論別人說什麼只要你順從別人,這樣她才會開心,即使自己多不願意,多想反駁,但一想到這些就覺得不應該。

  學誠法師做事之前應該有規劃、抉擇,這是要根據佛法來判斷做事的發心、目的是善良清凈,還要觀察各方因緣,尋找合適的時機和方法,但這個思考不能與妄想劃等號。區別在於: 前者是向內求,管理自己的動機和行為,後者是心跑到外面去了,跟著外境轉了,那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

  網友師父靜坐怎麼克服打瞌睡?

  學誠法師這需要很深厚的基礎——聞思、轉心、持戒功夫

  網友法師說不要執著於法,不要執著於相,請問法師那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生活,以布施之心,以感恩之心。。。。。。又多過於執著,有些迷茫我不知道為什麼來到這世上,生活對我沒有太多意義,還請法師點化,感恩

  學誠法師還沒有搞清楚「執著」的意義自然談不到不執著。初學者要去「立」,樹立學佛宗旨,建立完整知見,把好的生活思維習慣一個個培養起來,這樣熏習一段時間後,才能夠真正知道什麼是慈悲,什麼是智慧,怎麼是修行。不能含含糊糊抓著一個總的概念,卻找不到下手處。

  網友心裡真的苦,人心回不來,怎麼辦?

  學誠法師世事本來就是無常的,自己的心接受不了變化,還執著於要求別人,所以就會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