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凈土百問(12)

  問: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時,弟子如何助念?臨終如何勸導?在親人耳邊放念佛機可以嗎?

  答:自己的親人去世,你首先要義不容辭給予助念與臨終勸導。印祖的《臨終三大要》以及東林寺印行的《飭終津梁》,所作臨終之指導,要常常對親人、對父母進行勸導,要讓放下世間所有的牽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事前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把他牽掛的事情,趕緊幫他料理完,然後告訴他:「這些事情你放心,我都辦妥了。」然後就勸勉他產生信心。這時候應該直接給他念,你現場自己去念,有你的至誠心去念,比聽念佛機好。除非在沒有人助念的情況下,才用念佛機替代一下。最好是自己親自念,勸告親人保持信願行之正念,如是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定得往生

  問:凈土學人常見這么一句話,《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曾看到一位居士說:《大集經》沒有此說,這是以訛傳訛。弟子沒有餘力去通看全部《大集經》,所以特此請教如何看待。?

  答:這句經文很多祖師大德都引用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人否認「帶業往生」一說,組織查經小組,說所有經典都沒有「帶業往生」四個字。於是就否定凈土法門的帶業往生。雖沒有「帶業往生」四個字,然帶業往生義理隨處可見。現在找不到原文,不等於可以否定這句佛語永明大師《宗鏡錄》中引用的許多經文,現在也有找不到出處經典,然不可由此否認所引經文真實性。由此來看,經典當中處處都說,末法眾生自力修行很難解脫。末法人修道,誰能得道呢?「得道」就是「證」的意思,誰能斷見惑、思惑得小乘四果?又誰能塵沙惑、無明成就大乘聖賢位呢?可以斷言,在五濁惡世,靠自力斷見思惑、塵沙無明惑確實是稀罕的。凈宗祖師大德常常作如是開示,欲令我等凡夫謙卑地全身心靠倒阿彌陀佛,度脫生死苦海。《無量壽經》裡面就談到,有一億菩薩由於沒有聽聞凈土法門,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連這么多菩薩不聞凈土法門,尚且退轉,更何況具縛凡夫呢。五濁惡世,非念佛法門無能度脫。熾燃火宅內,無須戲論紛然。信奉佛言祖語教誨,死盡偷心,珍重念佛法門,矢志不移,方能當生成辦了生脫死之大事。

  問:怎樣做到凡事隨緣,隨遇而安?

  答:要做隨緣安樂,首先要智慧觀照吾人在這一期生命當中,命運的好壞是由宿世的善惡業因所致。今生的吉利福報是由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惡所致。所以無論是遇到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平常心對待。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既然是宿世惡業所致,那麼現在發大心,改惡修善,改變命運操之在我;處在順境也不要欣喜若狂,既然了知福報由宿世善因所致,就應進一步行善積德。命中沒有修善因,求之不可得;命中修了善因,今生的善果卻之不可免。這樣我們對待人生的順、逆境就有一顆平常心。這就隨遇而安,素位而行了:在富貴的時候,就做富貴人所宜的行為;在貧賤的時候,就做貧賤人所宜的行為。而且進一步生起空慧的正見,無論是順境福報逆境潦倒,最終都是在做夢,無非一個是好夢,一個是噩夢而已。無論好夢還是噩夢,本質上都是夢,都是虛幻的、幻化出來的。這樣於諸法空性觀照中,生起修善之行,便可獲得世間與出世間利益

  問:如何正確理解和實踐「信願行」?只要有了信願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嗎?

  答:往生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這三者是有機的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信要深,深信極樂世界真實存在,深信阿彌陀佛具有救度我等凡夫的威神願力,雖然吾人煩惱厚重,但不會障礙阿彌陀佛的救度。深信我與阿彌陀佛同體阿彌陀佛悲心不舍任一眾生,當然也不會遺棄我這個苦惱的浪子。願要切,深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以般若正觀覷破世間的幻相,一心繫念極樂妙嚴,凈業行持中有煩惱習氣是正常的。凡夫的心都是不清凈的,在煩惱的中間只要信願持名,就好像在水火二河中有一條四五寸寬的白道(所謂貪慾如水,嗔恨似火),走在執持名號白道上,就能得到釋迦彌陀兩土世尊加持,能令我們從娑婆此岸到達極樂彼岸。因為這是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莊重的承諾,是阿彌陀佛十劫以來成就的大願,惠以眾生真實大利。我們同阿彌陀佛有著一個神聖的契約。我等眾生只要信願持名,阿彌陀佛決定度脫我等極樂世界。換言之,阿彌陀佛只要我們「南無」,即全身心交託,這「南無」(歸命)就含攝信願持名。阿彌陀佛就幫我們解決一切問題。信願能感通彌陀大悲願海,持名順應彌陀因地「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的願心,證知我們只要信願持名就能往生!無須其他任何條件,我們應隨順佛語,生如是決定信心

  問:面對這繽紛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清凈?

  答:你首先要看到這繽紛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很快就會消失,無常、苦、空啊!不要被五欲六塵的幻相所迷惑。為什麼心不清凈呢?這繽紛的世界,無非是財、色、名、食、睡,你認為真實,就調動了你的慾望內心猛烈地貪著,就不清凈了。現在你看穿了它是虛幻之相不受它誘惑,不留戀,不貪著,這就智慧觀空。智慧空有時候還不是太得力,雖然知道它是空的,但境界一現前,又是很猛利地執著來了,怎麼辦呢?那就好念佛南無阿彌陀佛……碰到這些繽紛的世界你就轉個念頭,不注意它,注意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裡面有無量光、無量智慧佛號清凈摩尼寶珠,令吾人內心逐步清凈。伏冀勤勉念佛

  問:弟子這里有法師來,可是有師兄說是奔他而來的,就請到自己家裡去,自己去供養不給其他師兄機會,這樣是犯戒嗎?

  答:我們每個學佛的人都要反省:學佛是學什麼?我們有很多煩惱執著,很多是來自一個「我」,所以首先要破我執。有這個「我」就會心量狹隘,就會以自己為圓心畫圓圈,以自己的利益好壞來判斷、來行為,自私自利。所以破了一個小我,進到一個大我甚至無我階段才會出現菩薩的心量、菩薩精神菩薩的行為。菩薩的行為是什麼?好事給他人,壞事留自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這才是佛法的行為。如果碰到一個很好法師來,如果是一個菩薩精神的人他會趕緊讓自己的師兄來分享佛法。如果只能一個人得到利益,他就會把這個機會給他師兄這是道人。如果說這是個好東西就趕緊佔為己有,別人不能沾好處,那你哪裡是修行啊?你是凡夫法,修輪回法,修強化我執的法。是不是這樣?再加上真正有正知正見法師也不存在就奔你一個人來情況,法是屬於所有眾生的。如果一個法師說:我就對你一個人好,我對講法我對你傳什麼法,其他人我不理睬,那這個法師還是搞人我是這一套,搞拉個人的勢力圈子,還在搞山頭,實際上還是離不開名利。對這樣的法師你可以敬而遠之學佛人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僧這個僧是「僧伽」的簡稱,僧伽的意思是「和合眾」,就是用「六和合」的原則組織一個4人以上的僧團才叫僧伽,所以不是某個比丘,單個法師是夠不上「僧」的。這就像樹和樹林的關係,一棵樹不能叫樹林,一定是眾多樹才能稱為樹林。所以有的居士皈依僧都做得如法他不了解如何是皈依僧。皈依僧就是要用平等恭敬恭敬僧團當中所有的比丘。可不是說這個人是我的師父,那個人是你的師父,你的師父不如我的師父,就搞這些東西。如果搞這些東西,那你是在破壞僧團。這些凡夫知見,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檢討。我們無量劫以來在這輪轉修行,沒有得到利益就在狹隘的心,那是你的,這是我的,這是好的東西我不能讓你得到,這個法師我自己供養不給其他人機會。這正是我們要修行、要破除的東西你還要讓它滋蔓,以這種心態修行很難得到受用的。

  問:在家佛弟子如何盡善盡美完成孝道?

  答:孝道凈業行人的一個綱宗要領,在家佛弟子,首先最起碼的孝道要關心父母生活衣食無憂隨順父母的心,讓他精神快樂,那麼高層次的一個孝道就是以有所作為,能夠光宗耀祖,讓別人一提到你的名字,你的父母就很榮耀,這是高一等的孝道,有時候稱為大孝。凈業行人還會進一步以種種善巧方便引導父母學佛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大孝中的大孝,令父母得了生死、成佛道之究竟利益。這三個層次的孝,你去盡,就算孝道圓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