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信之義
夫行信之義者,一宗之眼目,古今之學者,儘力於此;解說紛紛,各有發明。今於彼諸說之間,摘撮蘭菊之美。略立三科,以擬解釋:一、示一宗常教。二、辨業因差別。三、述經釋宗致。
一、示一宗常教:
信心正因,稱名報恩,此名一宗之常教。《信文類》雲:「涅槃真因,唯以信心。」此證大涅槃之真因者,簡別余法而專持一信,判決唯以信心,顯示更無余因。而信後之稱名者,正因已滿之行故。於說明獲信現生十益之中,名此為「知恩報德之益」。後引西河、終南之釋證明其義,以辨定「稱名報恩」之宗義。《正信偈》、《和贊》等,皆此義也。此乃他力真宗之常教。
《口傳鈔》雲:「一念多念,皆本願之文也;所謂『上盡一行,下至一念』等釋,是其文也。然而『下至一念』者:信持本願,決定往生之時刻也。『上盡一行』者:即得往生之後,報謝佛恩之務也。乃至此等文證,皆以無常根機為本故,顯明以一念決定為往生治定之時刻;命若延者,自然及於多念之道理也。因此,平生之時,一念往生治定之後,即成報謝佛恩之多念稱名者,文證、道理顯然也。」中興宗主相承此義,五帖之寶章,殷懃勸諭,唯在此一途。此乃末代濁世之明證,凡夫往生之龜鑒。
此之常教,源出佛願,「三心」是正因,「十念」是報恩,信因稱報,二義互成。謂:稱名若非報恩,不成信因;信心若非正因,稱名亦不得為報恩,唯信一因之上,得稱名報恩;稱名報恩故,信因獨立。然則,本願之十念,乃信體全現,自然及於多念之信後相續之妙行,機之用心者,即是報恩。一念決信之時,往生之因圓滿,雖一業未斷之凡夫,臨終捨命之時,必成就涅槃之大果,信知此全是願力之所自然也。深深感荷大悲之恩德,豈不念報佛恩耶?是故行住坐卧,憶念佛恩,晝夜朝暮,稱名相續。此乃弘願如實之大行。
然而,於本願十念,立報恩之名,他流不許之,可謂誤矣!今試問之:信因稱報,一家之常教,誰爭之耶?然而,其一宗教旨之濫觴者,高祖耶?七祖耶?釋尊耶?佛願耶?若言是高祖、七祖所立出者,信後稱名,不求余願,「乃至十念」豈不具報恩之義耶?信因一旦建立,稱報自成;稱報義顯,信因愈明。是故,茍信心成為正因時,不得不成稱名報恩。
然則,「乃至十念」者,佛心之所誓,即是在使眾生生報恩心而十念相續也。若不爾者,則稱名即是不如實,信因即不成。若是如實稱念時,機之用心相應於佛意者,必具報恩;若佛意不能使行者思報恩,行者何有稱名報恩之意?三心正因既是願意,稱名報恩豈不就是為願意耶!然而有人雲:「稱名報恩者,乃行者自勉之心,佛何教我謝恩耶!」此似以佛自好求報,以遮此為名,立「無報恩」之義,反而有立「稱名正因」之意。然而就佛意而言,存報恩之義者,如上所言,其義唯在成如實修行,何可類同貪凡夫之報,而議佛意之有無耶?第十七願已願諸佛讚歎,重誓偈更誓聞名,豈可同於凡夫之求名聞耶?準例可知。
復《大經》中,稱名報恩,雖無其文,其義自存,如上已示。信因稱報,一雙之法,若缺其一,二共不成。是以,信因之義成者,稱報必存。本願成就文所說「聞信一念,即得往生」,即是彰顯稱名報恩之義。所以者何?聞信之剎那,往生之業成辦,即得往生,入必定聚;信後之所作,無可其之果,大果已決故,佛恩溢身心,一生之稱名,起豈有他耶?唯念無盡大悲之恩德,而行住坐卧稱名相續。稱名報恩,其義必然也。
經中不說報恩之義者,稱名大行,別有詮顯,所謂「行之一念」是也。謂:對聖道萬行立弘願一乘時,非二行相對不能廢彼立此。故說「一念大利,無上功德」彰顯一乘真實之利益。是以說無上大利之處,即在相對廢立之意。故《行卷》釋雲:「大利者對小利之言也,言無上者,對有上之言也。」為顯此義,略報恩之義,示正業之義。爾時的示信心正因,彰機受之安心,以顯稱名報恩之義,開顯稱名之大利,示法體之勝勝益,以對廢聖道萬行,此《大經》一部之說相也。
高祖達見此義,於《正信偈》〈龍樹章〉彰顯「稱名報恩」之義,開示經釋之幽致。此本以龍祖《智論》中所明「菩薩報恩」之義,合《易行品》,成立此義。彼《智論》七雲:「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此者泛通一切,而以彼論文,即成別途之義。
《易行品》雲:「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言念佛之功德,得其功德故,入必定聚。此即彼論所謂「智慧功德從佛得」也。「是故我常念」者,彼論雲「知恩重故常念佛」也。是故偈中處處雲「常憶念」、「我常念」,即是知恩報德之意。稱名報恩,,其義自名。若依終南,雜修十三之中,舉「無念報彼佛恩」之失,弘願之專修,反顯而知。是以《正信偈》中,顯明此義於始祖,以及於七祖,確定「信因稱報」之宗義。蓮祖之寶章,顯明此義,中興凈土真宗;歷世之大法主,相承為一,秋毫無差,此謂一家之常教也。
二、辨業因差別:
初名號者:如《正信偈》雲「本願名號正定業」,業是因之義,正決定之業因名「正定業」。「本願名號」者,至德圓滿之果號,眾生往生之行業攝在其中,本是佛施此予眾生,使諸眾生功德成就,成辦往生之業。故眾生聞信之一念,至德名號能融入煩惱心中,成如實之大信,為克果之力用。能克其信因之果者,全是名號所具之德用,法體名號本來具此大力用故,名為「正定業」。《執持鈔》雲:「名號謂之正定業者,若持佛之不思議力,往生之業即決定故也。」然則六字名號,入眾生之心口,遂成為克果之用,故得業因之名。法體名號直向當果,而非成就佛號佛果之理;猶如所說「三世諸佛,凈業正因」!若人修三福之行者,必成得以解脫之因故,其行體名為「業因」。然而,彼若不修之,則不成因。今此名號,但能聞信,則成往生之因,雖雲自力他力不同,得因之名一也。然則名號是正因之法,成眾生得果之因故,名為「正定業」。
次信心者:高祖判決為「涅槃真因,唯以信心」。謂:眾生聞信之一念,彼正定業之法體,印現眾生心中,成無礙之一心,此為「涅槃之真因」。是彼名號成為大信,正施克果之大用也。在法體時,雖已具其力用,未成其作用,克果之作用,唯在聞信之剎那,故名此大信為「涅槃之真因」。
後稱名者:就至德具足之稱名,立業因之名。謂:聞名之剎那,乃所得之大信之全體露現,念念相續,是為「他力之大行」。是以十聲、一聲皆具足萬德而無缺減,故常持名號而念念相續,遠至盡形壽。然而,聞信之一念,正因圓滿,乃以無不破暗、無不滿願故,信後稱名毫無助成功德力用;雖無其用、體德常圓滿,經說此為「一念大利,無上功德」,高祖雲「顯開選擇易行至極」,以一聲之處萬德圓滿為易行之至極。然則信行相望,雖有作用、持用差別,因其體無彼此,故雲「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此約持用相續名正定業也。
然則,名號、信心及稱名,三相雖異,其體唯一六字名號,一以貫之,故三法通名業因。又雖同稱業因,然其異不同:「法體名號」約當體具用而名業因,萬德圓滿之嘉號,能具眾生克果之力用故。「機受信心」約正作力用而名正因,聞信之當體,正施破暗滿願之力用,成辦涅槃之真因故。「信後稱名」約持用相續而立正定業之名,信體全現之至德故。
然而,正成克果之力用,獨在信心,故簡別而言「唯以信心」。是以今家就業因而示其差別:「信心」之一法,名為正因;「名號」及「稱名」,名之以業。業因有通用、別用。其通用者,行信雖異,然因體無別;其別用者,作用與持用,表其義不同。然則正作力用之真因,在唯一信心;信心正因更無余因,是佛祖的傳之真印也。依之,約正作力用之文義,「信心正因」決判為無文無義。如彼稱名行,不成克果之用,豈如「信心正因」有正作力用之文及義耶?是故遮遣為無文無義。傳持信心正因之慈誨,深奉感戴也。
問:如上所言,作用之真因,唯是信心,然而名號與稱名,雖同名正定業,然能所有別,同異如何?
答:名號、稱名共是大行,其相雖異,能稱、所稱其體一也,他力之妙行能所不二故,終日稱名唯是名號。所以然者?凡凈土真宗者,以行信皆願力之迴向也。然而有人誤解高祖所言之「稱無礙光如來名」,而言:眾生若不口稱,不成大行,必待口稱,始成大行。
若是如此,能稱即是眾生之所作,生佛相依始成一行,與二力念佛有何差別?何可稱為他力迴向之妙行耶?吾真宗不然,信行共是願力所迴向,眾生之能信本是彌陀之所成,「三信釋」中其義明也。三信已然,信心之稱名豈非願力迴向耶?六字名號本具能稱之德,且如五念門之禮拜、作願、觀察、迴向,皆是彌陀之所成;乃至一切無量萬行,其能修之行,菩薩於因中悉皆圓修,以成眾生之能修,攝之於名號,回施眾生,何缺稱名之一行耶?
菩薩永劫稱無量之佛名,而成眾生之能稱,此亦攝在名號中,聞信一念令領彼法體,萬德圓具無有缺減。是以眾生雖未口稱,已具能稱之德,此言為「獲得往生之心行」。獲得心行,唯在一信;眾生機受,唯此一信。此信流露而成稱名之行,能稱、所稱全是信體之顯現。
內心有大信,外發為大行,唯隱顯之異耳。爾者,終日稱名,即是名號他力之妙行也,具能稱之功故;又六字名號之當體大行即是其行,具能稱之德故。名稱一體,能所不二,豈待口稱之後始成大行耶?是以眾生稱名合之於法體名號,安於所聞位,以為凈土真宗之行,此《行文類》所明也。
問:他力妙行,日夜十二時熾然稱名,亦不墮於自力之失,不見自我能稱之功故。又至臨終剎那,雖不及口稱,正因圓滿,無自我能稱之功故。是以稱亦不得,不稱亦得,此為不迴向行。以此為例,信心本從他力迴向故,可雲信亦得,不信亦得耶!
答:不爾!舍自力依他力為弘願如實之信心,宿善開發而聞其名號時,久遠劫來之自力機情,一念頓破,全托佛願力雲「他力信心」。機功脫故依他力,依他力者即機功之盡。故疑蓋無雜者亡機功也,信心歡喜者依他力也。唯此遮表之異,無始之機情始脫卻名「無疑一心」。是故領受他力迴向,及不見自我能稱之功,皆依信心,若遮信者,反而立機功。信與行,義門各別,不可例難。
問:信因稱報,一家之常教,聖訓明白無所諍論;然於稱名論業因之義,聖教之中其文不一,其義皆如上辨;然或時正業、報恩,似二義乖背,如何?
答:正業報恩,二義互成,非是相違。如本願言「乃至十念」,此信心必具之妙行,大信流露之十念相續,以此為他力之妙業,此是妙行。論法之具德即是「正定業」,約機之用心即是「報恩」,唯信心之妙行,具此二德。若毫執機功者,已非報恩,擬往生故;正業亦失,不如實故。今弘願他力之妙行者,信立於佛願,深信「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憶念攝受眾生之佛恩,稱名相續故,信體萬德念念顯發,十聲一聲皆是正業。然則,正業故報恩,報恩故正業。報謝佛恩之稱名,能圓備萬德。正業報恩,二義互成,此為他力不思議之妙行也。
三、述經釋宗致:
一、依經說述。二、就師釋示。
《大經》一部以第十八願為其根機,第十八願中並說「三心十念」而誓「若不生者」。信行二法,源出佛願,是以,先明因位選擇,次辨本願誓意。
初、明因位選擇:
《選擇集》〈本願章〉具明彌陀選擇之相,攝取稱名一行,為往生之行。然則論菩薩因中之選擇時,所選之行體正在稱名。凡求生於諸佛土中,須求往生之因法。雖十方佛土無量無數,無不以行業為因,以修行之深淺,感果之優劣,此為十方諸佛教道之通規。菩薩因中覩見諸佛國土,選擇往生之行,簡易且殊勝者,唯在稱名之行。故選取稱名之一行,為往生之本願。然本願之行,本是自力行故,若直取稱名得生之法,以稱名念佛為往生之行時,與二十願有何差別?
是以,法藏菩薩取諸佛國土中之稱名行,冠以三信,誓「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其三信者,即是疑蓋無雜之一心,舍自力依他力之心。此無疑之信樂,冠於十念之上,以遣去自力能稱之機功,若亡能稱之功,成就願力之功,無疑之一心依託佛願,乃至任運相續。是以,自力稱名亦由菩薩願心而來,隨屬於他力之三信,正成他力之妙行,無明猶在之稱名轉為如實修行之大行,此為弘願他力之心行。
爾時,約所選之行體,則以十念為主,三信從之;若約能選之願心,則以三信為主,十念自具。如此能所具足,本願方立,《行卷》名「選擇攝取之本願」。是故十八願之中信行並說,彰顯弘願妙法之全相,而以所選之稱名行收於能選之願心,並立念佛往生之本願。是故彌陀之願心,三信為主,十念自從;《信卷》雲:「真實信心必具名號」。
然吉水,約法相廢立,就所選之行體,顯「選擇稱名」之義。高祖結歸本佛之願心,約機受安心而示往生之正因,依能選之願心辨立信心一法,〈別序〉所謂「獲得信樂,發起自如來選擇願心」是也。選擇之義略爾。
次、辨本願誓意:
第十八願誓「三心十念,若不生者」,此顯法之全相,真實信心必具名號,如實稱名必由信心而發,信行圓具得其全相。三心一立,流至十念,初發後流,安心起行,一念多念,等流相續,臨命終時得往生大益。此弘願法之全相,不論所對,不須巧說,唯誓願弘願真實之現象,而說三心十念往生,此乃本願一乘妙法之法爾自然也。
此妙法自爾,破疑情成明信,廢諸行立念佛。具破與廢之大力用,顯機受安心,示法相廢立,以成法界之化導。謂以十念從三心而即一之信樂,嚮往生之果時,即成信心正因之義,顯機受安心。真門、要門及聖道一切眾機,不了佛智,總屬疑惑。弘願之信樂獨得明信之名。然而凈除機情而獲得明信者,即依了之信疑之得失。然則消散疑情,乃是信樂之力用,故《教卷》雲:「難信金剛信樂,除疑獲證真理」。信疑決判,於此而立,此約「機受門」。
又以三心屬十念,錶行門對諸行時,成「教相廢立」之義。謂:八萬四千修行得解脫之法門者,乃十方諸佛之教道,行業深淺能感果差別,此為佛法之通軌。然於諸佛法中,欲立弘願一實之時,若無念佛之行,不能廢彼立此。因位之選擇既有稱名,果上之廢立豈得不爾耶!故《選擇集》以勝劣二義,顯選擇之所由,念佛一行最勝獨絕,故廢諸佛之教道,立本願一乘。是以第十八願對諸佛之教道時,選擇稱名,廢盡余行,念佛一行,巍然獨立,教相廢立,於此立矣!此約「教義門」。
如此,三信十念具足而顯弘願之全相,且能具破與廢之大用,此是願海自爾之德用。佛願以立,佛教隨起;《大經》一部開說彌陀願海,顯明本佛之願意。本願成就,開闡其意,的示機受安心,彰顯聞信即生之妙益。胎化段之經文中,勸誡信疑得失,正為此也,為開說本願所誓之三心也。又付囑文,以本願之十念攝歸於一念,彰顯行之一念說:「一念大利,無上功德」。近對三輩諸行顯念佛之勝益,念佛諸善比對廢立,是故經說無上大利之處,即是對小利有上,存廢立之意。
故《選擇集》雲:「此大利者對小利之言也。然則以菩提心等諸行而為小利,以乃至一念為大利。又無上功德者,對有上之言也,以余行而為有上,以念佛而為無上也。」《行卷》雲:「言大利者對小利之言也,言無上者對有上之言也。信知大利無上者,一乘之真實利益也;小利有上者,是八萬四千假門也。」教相廢立,於此可見。更至《觀經》開說十九願意,彰顯隨宜,二行廢立。謂:初廣開定散諸善,投其機宜;至下品,開念佛一門,顯示三福無份之機,唯念佛一門能攝之,而成往生之益。終至付囑文,廢定散諸善,立弘願念佛,相對廢立,於此究竟。如下品中說「聞以即滅」,示同本願成就文「聞信即生」之義,此顯本願速疾之妙益。鎮西流雖經文略隱,必許口稱之行;西山流特加破之;其破中的。他流尚爾,況無流他力真宗耶!聞信必生,道理必然。然而《觀經》者對定散諸善故,前後諸文皆曰行門,以法相廢立為主,不同《大經》也。經說略爾。
後、就師釋示:
經說既立,諸祖傳之,皆依修多羅顯真實義,投之時機,進退隨宜。如終南大師,正當聖道偏見之徒,竊盜吾法,弘願念佛之一道幾乎殆盡。故欲開立凈土之門,順「行之一念」教意,專依《觀經》而顯廢立門。對諸行弘宣真宗念佛,是為急務也。吉水亦然,於聖道諸宗之中,別立凈土一門也,全依終南開宣真宗念佛。終南與吉水,其說如出一口,念佛一門於此而立,此是二祖以法相廢立之所以也。
然若論機受時,信心正因之義確乎存在,其義如下明之。至吾高祖,念佛之門漸開,真宗之規正立,是故據經釋之明文,演布一家之法義,開立二相四法,辨明真化二土,大成凈土真宗。於此乎行信各得其所,經釋之正意粲然顯明,信心正因如見白日,高祖之開宗為此耳。又終南、吉水談行信之義,有二次第:一、就行立信之次第。二、安心起行之次第。
初、就行立信之次第:深信釋中,說明立信之方法,開示就人、就行二種。
就行立信者:說明約解說之人,唯信佛了義之說,不可信因人不了義之說,是以不問其所說之法,唯以信滿足大悲之佛說為要。之候舉出四重破人之中,或雲定散二善,或雲專心念佛及修余善,或雲專念專修。此唯舉《觀經》所說之佛語,而非判定正雜差別,不問正雜要弘,唯勸應信佛語,此為「就人立信」。
就行立信者:約所說之法,要、弘同出佛說,能說語同,然所說法異。若不判法之正雜,何以辨立信之得失?故於所說之行,分別正雜正助,而顯稱名正定業,以辨定立信之地為「就行立信」。本願之念佛,是所就所信,以第十八願為所信,以《觀經》之深信為能信,此是就行立信之次第也。吉水相承此義,於《選擇集》前三章之中,次第簡擇聖凈、正雜,而結歸本願念佛之一法,此是辨立所信之法義也。其能信之安心,至第八章依《觀經》之三心,具出終南之解釋,終了時決判為「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此及是本願念佛之能信也,此是傳持終南「就行立信」之規則也。
次、安心起行之次第:
此約眾生之信受起行,眾生之機受者以安心為先,安心一立,起行必從。《往生禮讚》前序雲:「彌陀如來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信心求念」者行者之安心,「一聲一形」者信後之起行。本佛光明號之攝化,能使行者信心求念,十聲一聲,皆得往生。「但使」之言,簡持其要。此約安心起行之次第。
《選擇集》之中,〈三心章〉之次,立〈四修章〉,即使依安心起行之次第。是故彼章之中,明其修相雲「專稱專禮」等,亦雲「禮拜、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等,而不論助正之差別,唯以專相續為要。分別助正者,是簡擇立信之所就,若三心之安心既立時,無意於立信故,行體之助正,置而不論,若正若助,在於專念相續,安心起行前後次第,道理必然。然則〈三心章〉,若向前之〈本願章〉時,是就行立信之次第,而示能立之信;若向後「四修章」時,是就安心起行之次第,立安心之本。
在如此二種次第中,以就行立信為主,取起行之稱名,而置此於所就所信之位,對定散諸行,立念佛一行歟!終南、吉水之法相也。
問:相對廢立之義,以行為主,其義雖可,然終南吉水之所明,似以口稱佛名時,始能成辦往生之業,雲何?
答:一往見文似如所難,鎮西之徒封執文相,至昧卻正意;唯吾高祖獨達二祖之極致,開宣凈土真宗,以行信兩卷為指南。今依高祖之指麾,窺二祖之解釋,略作二由,以辨二祖之正意:初、唯信之一因能達彼岸故,二、眾生能稱離迴向失故。
初、唯信一因能達彼岸故:
凡終南大師明弘願法,有其二途:曰稱名、曰乘願。「稱名」者如常;「乘願」者,序題門釋弘願雲:「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深信釋雲:「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乘者謂乘托,〈玄義分〉二乘門雲:「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或藉(二河譬喻中雲:藉彌陀悲心招喚),或憑(禮讚前序雲:增上釋願可憑)。皆是信順投托之義。「皆乘願力」者,正指歸命之一心,稱名者自從;「念念不舍」者,是乘彼願力之相故。如此顯弘願法,或以信為主,或以行為表。然而,論其克果之正因為何時,其真因則為大信。所以然者?二河譬喻之中,以中間白道合清凈願心,從娑婆東岸徹極樂西岸,顯示從此至彼之直道,唯清凈願心之一道,更無余道。其清凈願心,是願力迴向之信樂,亦即所信之彼佛願力,其所信之願力名為「願力之道」。亦即西岸之招喚勅命是所聞所信,而機受之能信者清凈心。其清凈願心,是願力之白道印現於眾生心中也,此雲「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凈願往生心」。然而彼願命雲:「一心正念直來」,此一心是三信,正念是十念。願命中有心行,機受唯清境之願心,信心必具名號故,唯一信心之真因究竟。清凈願心者唯此一道。若步此道之人,念念步步進於西岸,百千萬稱是信體之露現,其一道者唯此一信心,唯信心正因,不待言自明也。此是終南大師決判涅槃之真因也;終南已然,吉水豈不爾耶!《選擇集》〈三心章〉具引三心釋,自己決擇而雲:「涅槃真城,以信為能入」,正是此義也。
二、眾生能稱離迴向失故:信心一因已至彼岸,信後稱名何有稱功?若毫未亦執稱功,立即落在定散位中。《選擇集》〈二行章〉,依〈散善義〉判正雜得失,就能修之心示迴向不迴向之一對,以迴向為失、不迴向為得;是知脫卻機功一任願力,雖終日稱名,不見能稱之功,此為弘願如實之稱名。若必待能稱方成往業者,以稱功期來果之自力迴向之行,與弘願念佛,得失天淵也。〈散善義〉中判念佛自具二重,有弘願所立之念佛,有散善位中之念佛,稱名一行廢立異其位。〈付囑文〉分別二行,其義愈明也。彼散善中之稱名者,下輩十一門中,既有「明回所修行向所求處」之一科,即是以迴向之心稱念佛名,是自力之念佛,與此二行得失之文相對時,具是迴向之失,故攝入雜行中。弘願如實之稱名者,遠離彼之過失之他力不迴向之行故,無能稱功,功在願力。
《和語燈》二雲:「問:念佛者必得往生乎?答:他力之念佛者往生,自力之念佛者不往生。」同四十二個條問答雲:「莫思以我行之力,以我心之賢得往生;應信以佛願力之不思議,使不能往生之人亦得往生,心思命若終時,佛必來迎,此心猶如金剛,一切物不能壞,此心深信,而貫徹臨終者,十人即十人往生,百人即百人往生也。」然則定得往生者,唯願力之所自然,其能稱者唯全托佛願之相,更無一分之稱功,此為之不迴向行。既無稱功者,唯名號為正定業,其業成者在聞持名號之一念,聞開名義而托佛願力,更不借機之造作故,業成者正在信一念。然則一信圓滿,無稱無功;往生之業成辦,何待口稱之後!唯深信以願力不思議得往生,常念願力之白道。就稱名相續之信因全現之他力不迴向之妙行論正定業,是終南、吉水二行廢立之法義也。
上來「信因稱報」之常教為規則,而分別業因之差別,辨明經釋之旨趣,其要唯欲不異於高祖之聖訓,學者須仰高祖之明訓,以此為指南,以窺諸祖之釋義;若不然者必誤真宗之義。
更辨:一家之聖教中,就稱名論往生之業者,諸文非一:
或約能修之行體:如雲「稱名正定業」,此直就行體示業因之義,如上以明。
或約所得之利益:如說「念佛往生」,簡別雜修雜行之人,而顯專修念佛之人必得往生;此弘願念佛之行者必得往生之意者,說終日念佛往生,更不違信心正因。
或約業成之時節:謂言「發信心、稱名號者,當其時分,往生決定也。」約臨終、平生相望,示業成時節;若行信相望之時,往生之業成辦,局在信之一念。然於稱名之後論業成者,是與臨終業成對簡,非行信相望克論正信。《執持鈔》雲:「造殺生罪時,已結地獄之業,雖臨終不再造,亦被平生之業所牽引,必墮地獄。念佛亦復如是,信本願、稱名號者,當其時分,必往生決定也,應知。」此文簡別「臨終業成」明「平生業成」,故彼上之文雲:「雖臨終不在稱名號,亦得往生,事乃當然。」此以簡別臨終業成為主故,其言稍緩,而及於稱名,雖不稱名非雲不業成,故次之文雲:「平生之時於善知識之言下,發得歸命之一念者,以其時為娑婆之終,應思是臨終。」所望不同,義門各別,勿執文害義。此余如《略文類偈》雲:「發信稱名光攝護」等,一切多約臨終、平生相望之義。
如此根據一家之常教,應文隨義,應如是會之時,雖為文甚多,無有不通。伏乞諸子,應據他力真宗之正義,嚴護「信心正因」之法城。
問:聖教之中,或約業因之體,或約機受之相,談稱名之義,如先所辦。然如《執持鈔》雲:「信本願、稱名號者,當 其時分,必往生決定也。」約業成之時節,往業成辦者,在稱名之後,此義如何?
答:凡今家談平生業成之義有二:一、對多念之稱名而示一念業成,二、簡臨終正念而示平生利益。
初、對多念之稱名者:信行相望,而以聞信之一念示業成之時刻,上所引之《口傳鈔》中,證明一念往生時,引竟經釋之三文而雲:「此等文證,皆以無常根機為本故,顯明以一念決定為往生治定之時刻;命若延者,自然及於多念之道理也。因此,平生之時,一念往生治定之後,即成報謝佛恩之多念稱名者,文證、道理顯然也。」如此諸文,皆信行相望,而以信一念決定業成之時刻。五帖之保章完全相承此旨,顯「信因稱報」之宗義,以此為一家之常教也。
後、簡臨終正念者:不論信行之分位,總就弘願念佛之上,簡別其它之期臨終正念,而顯「平生業成」之義,故《執持鈔》中,初標「行業雖疏不可疑」,次說明雲:「臨終雖不在稱名號,亦得往生,事乃當然。」乃至「至死期,除興起妄心之外,以凡夫習性,又何能起稱念名號之正念,何能有往生凈土之願心乎?若不隨順平生業成之誓願,往生之望則落空。」又雲:「又造殺生罪時,已結地獄之業,雖臨終不再造,亦被平生之業所牽引,必墮地獄。念佛亦復如是,信本願、稱名號者,當其時分,必往生決定也,應知。」此皆為遮臨終正念之計,約平生念佛之機而言「信本願、稱名號者,當其時分,必往生決定。」 專以簡別臨終正念為要,非行信相望,辨定業成之時刻。爾則,非必雲不稱名則不業成,故前文雲:「依平生之一念,決定往生之得否也」;承此又雲:「平生之時於善知識之言下,發得歸命之一念者,以其時為娑婆之終,應思是臨終。」是顯究竟之旨歸也。故應根據他力真宗之正義,嚴護「信心正因」之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