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初學者如何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學修的法門?

  初學者如何盡快找到適合自己學修的法門?

  觀眾:堪布,您好!作為初學佛法者,我看了很多佛經,也聽聞了很多高僧大德開示,卻感覺非常混亂請您開示,初學者如何能夠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如何能夠按次第去修行?

  主持人:這是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慈誠羅珠堪布(下文簡稱「堪布」):是的。現在佛教徒中存在幾種現象:一個是很多人根本不去學習,主要停留在燒香拜佛、求福報這個層面家裡一出現什麼情況就去求佛,等等;另一部分人學得比較多,但還是不知道該怎樣去修,或者學了很多佛經,卻不清楚哪一個法門適合自己。

  實際上,人的根機有很多種:有些人喜歡學習;有些人喜歡打坐修行;有些人兩個不喜歡,而是願意當義工、參加慈善活動等。這些都很好,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靜下來去修,這個是最關鍵的。

  學佛目的有很多種,但最終極的目的應該是把自己內心煩惱斷掉;此外,我們還要幫助身邊的人斷除煩惱;更大目標大乘佛教講的普度眾生,但是我們只能把這個作為長遠目標,目前還很難做到。不過我們可以先嘗試解決自己的問題和幫助身邊解決問題這是目前我們可以做到的。這兩者都需要通過打坐讓我們的心靜下來修行和鍛煉。而鍛煉的前提條件是知道怎樣去鍛煉、鍛煉的方法是什麼,這個非常重要。

  燒香拜佛確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它雖然可以使我們得到福報但也未必馬上現前。而且一些現實問題,只依靠燒香拜佛來解決也非常難。

  你剛才的問題屬於第二種情況。雖然我們學了很多藏傳、漢傳佛教知識,但是不知道怎樣把這些理論落實到自己的修行生活當中,不知道如何實踐。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有一些級別比較高、比較深奧,有一些級別則比較低、比較基礎,首先我們需要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分類,其中高層次的、深奧的知識只能學,目前還用不上,但沒關係,總有一天能用得上。現階段要解決的問題是先把最基礎知識去落實好、去做

  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很多人認為學佛的終極目標成佛,但不是,大乘佛教的終極目標不是成佛,而是為了更多、更好地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要幫助更多的眾生,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自己的問題沒解決,就沒辦法眾生。即使幫到了一兩個人,也不一定能幫到更多的人,所以我們首先一定要成佛成佛以後就可以去幫助更多的人。從這個角度講,成佛只是幫助眾生的一種方法而已,不是最終極的目標,終極目標是幫助眾生

  就像某人因為看到很多人生病而感到難受,想幫助這些人。要幫助這些人,他首先要去學醫,學好了以後再去給他治病。學醫並不是這個人的終極目標,只是為了找到幫助病人方法,終極目標其實是為了治病。要治病就必須先懂醫,所以才要去學醫。同樣,大乘佛教徒的終極目標是幫助更多眾生方法是必須先成佛。目前,這個目標離我們比較遠,只能把它作為一個夢想理想,現在不會馬上成佛

  除了終極目標以外,我們還有三個階段性的目標第一個佛教里叫作出離心出離心要有解脫想法也就是要有我要輪迴當中獲得解脫,徹底解決、擺脫生老病死痛苦」的決心。哪些佛教知識讓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哪些修法讓我們產生這種決心,這些就是我們先要去落實的。

  那麼我們學到的這些知識里,哪些跟出離心相關呢?比如從藏傳佛教的角度來講就是四前行,即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這四個都是基礎的理論,修行方法也非常簡單。其實這四個理論,無論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顯宗、密宗等,所有佛教宗派都會講,是最基礎修法。我們先去修四前行,修成了以後就有出離心也就達到了第一個目標,走完了第一步。

  第二步,也就是第二個目標,叫作菩提心。我們還是要從學到的知識里尋找哪些知識菩提心有關係,看自己是否學到了菩提心方面的理論和具體修法。如果沒有,我們就要去學習、補充一下,然後再去修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以後,第二個目標就達到了,第二步走完了。

  最後,第三個目標就是要證悟,禪宗叫作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證悟,證悟般若空性。我們還是從所學知識中先尋找與般若空性有關係的部分。如果有,我們就去用;如果沒有,就去補充一下,學一學。之後就可以開始打坐,總有一天會證悟的。對一個佛教徒來說,證悟完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說從此以後,生死問題就解決了。

  這三個目標,就是佛教的三個階段性的目標。所有佛教徒都要按這三步走,它適用於每個人

  有些人說到學習、打坐就頭疼,不想做,如果實在不想做也別勉強自己,先做自己喜歡事情佛教中有布施持戒忍辱善行,以及各種各樣的利他活動,我們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可以先做好自己喜歡事情然後再進一步去修行


  主持人:堪布講得非常細緻,解答了我們在學佛之初的很多困擾和迷茫。有時候我們想打坐也靜不下心來,但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就能讓我們把心靜下來,然後真正做到堪布所說精進修學。

  堪布:這是一個過程,一步一步來。

  初學者如何建立對三寶信心?

  觀眾:堪布,您好!我的問題是初學者怎樣才能得到三寶加持生起信心?

  堪布:這個很重要!初學者首先要了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信心是對三寶的信任,相信佛、相信佛法、相信學佛的人

  很多人遇到問題臨時抱佛腳,去寺廟燒香、打卦、算命,做一些佛事活動,這樣的人不一定對三寶真有信心有可能是半信半疑。而我們真正把佛教作為信仰,把學佛作為自己一生的修行,還需要一些其他方面的努力,這與平時有點不順就去燒燒香、拜拜佛是不一樣的。

  怎樣對三寶生起信心呢?比如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圈子裡肯定有我們認為可以相信的人。為什麼我們相信這個人呢?這種信任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因為我們了解這個人,知道這個人可信、可靠,所以會相信他。了解是信任他的前提條件,有了了解之後,才會有信任。

  我們對三寶也一樣,首先要去了解:了解什麼叫三寶,佛是什麼,法是什麼,僧是什麼。最好是自己去了解,不能只聽師兄的說法。比如有師兄說可以相信三寶,相信三寶就能怎麼怎麼樣……但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其中可能有自己的主觀想法,甚至可能有為他不了解真相而導致的錯誤

  了解不是道聽途說,要去學習正規的佛經。通過自己的了解,就能找到為什麼要相信三寶的理由。當我們對佛、法、僧有了一定的了解後,信心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就像生活中,某人用教育和勸導的方式讓你相信他,你未必能夠真正相信;但你自己了解他以後,自然會有信心和信任了。

  所以我們需要佛教裡面講的聞思。聞就是聽聞佛法要多聽、多看,不僅如此,還要去思考:到底是不是這樣;為什麼是這樣?通過聞和思,我們就會佛法產生信任,這個非常好。

  同時,我們還要了解人的生老病死等基本痛苦,以及解決這些痛苦方法。我們會發現,這些問題如果用佛教方法去面對,是可以解決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們就了解了佛教價值就會相信佛法了。

  簡單地說,就是要學習、聞思,由此可以產生真正的信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