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原先生喜歡施捨。他曾經解下棉衣,送給受寒的人。
有人說:「你怎麼能救濟每一個人呢?」
薛西原回答:「只是不辜負這一片心而已!」
他又說:「天地間的福祿,如果不存一些憂勤惕勵的心,便聚集不來;假使不做一些濟人利物的事,便無法消化!」
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評)顏光衷說:只要我們存心幫助別人,便會對別人有所幫助。拯救別人的性命,花費並不多,但是豐衣足食的人,不知飢寒的痛苦,認為它無關緊要。當對方面有菜色(臉色不好)時,我們沒有留意。等到他卧病危篤時,我們又認為沒有辦法使他康復,所以坐以待斃。……不知道他因為挨餓而生病,生病又不能得到食物,則愈餓病癒深。只要我們用一、兩升米來調護他,經過數日,他便能去求醫診治;只要他去求醫,便有一線生機。我們怎麼能怕損失一些米,而不肯幫助他呢?
況且,我們都是人,如果今天我出生的地點不好,那豈不可能跟他一樣?我能自給自足,享受豐盛的食物,該是多麼幸運啊!
如果我們為了子孫的長遠之計,而捨不得布施錢財來拯救眼前的苦難眾人,應當觀察一下:從前所說的富豪,現在有幾個人剩下呢?他們的子孫也終究無法享用,這那裡是因為前人愛好布施而沒有深思遠謀?
世間的水災、火災、盜賊、疾病、意外傷害都能使我的家業突然耗盡。稍許的福份也要靠蒼天庇佑,那裡是有吝嗇金錢癖好的人所能享有的呢?
一旦我們逝世,錢財便成為子孫享受和放逸的資本,那裡比得上「廣積陰德,蒙天庇佑」呢?(《德育古監》第九十二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