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二十四孝》【二集卷一】

二集卷一 《二十四孝》 

  孝篇
  
  一、【皇英婦道】
  皇英二嬪。舅姑頑嚚。恪盡婦道。佐夫事親。
  【原文】
  唐堯二女。長娥皇。次女英。堯因四岳薦虞舜。乃妻以二女。以觀其內。舜父頑、母嚚、弟象傲。二女事舜於畎畝之中。恪盡婦道。瞽瞍與象謀殺舜。使塗廩浚井。舜以告二女。二女雖知之。必曰往。及舜代堯居帝位。娥皇為元妃。女英為次妃。事瞽瞍猶若初焉。
  
  以帝女之尊。下嫁農民。其舅姑又為頑嚚。且日欲殺其夫者。乃明知欲殺其夫。而仍勸夫往。奉命惟謹。傳稱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以帝女而兼為帝妃。事瞽瞍猶若初焉。於戲、有虞二妃。萬世之師矣。
  
  【白話解釋】
  唐代堯皇帝兩個女兒。大的名叫娥皇。次的名叫女英。當時堯皇帝因為朝里的四岳官舉薦虞舜。就把兩個女兒都嫁給他。來看看他品行究竟怎麼樣。舜的父親母親都不善良的人。舜的弟弟名字就叫象。更是傲慢得很。他們姊妹兩個人。服侍舜。雖然在田野里。也是很盡婦道的。舜的父親瞽瞍和象。想謀殺舜。叫舜去修米倉。穿深井。要趁勢弄殺他。舜就去告知他們倆姊妹。他們雖然曉得瞽瞍和象的陰謀。可是仍舊叫舜去做。等到堯帝把皇帝位子讓給舜。娥皇做了皇後。女英做了次妃。他們服侍瞽瞍。仍舊同從前一樣的恭敬
  
  二、【緹縈上書】
  淳於少女。名曰緹縈。上書贖父。悲泣陳情。
  【原文】
  漢淳於緹縈。齊人。太倉令意之少女也。意有五女、無子。會坐法當刑。詔逮系長安。臨行。罵諸女曰。生女不生男。緩急非有益。緹縈聞而悲泣。隨父至長安。上書、願入身為官婢。以贖父罪。俾得自新。文帝憫其孝。詔除肉刑。意遂獲免。
  
  秦定叟謂人家父母。生女不喜。只為緩急非有益五字。但生男未必有益。顧用情何如耳。若緹縈者。雖謂之有子可也。能存緹縈之心則為緹縈不難。即不為緹縈。亦相去不遠矣。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個雙姓淳於名叫緹縈的。是齊地方的人。就是做太倉縣官淳於意的最小女兒淳於生了五個女兒。沒有兒子有一次、淳於犯了法。當受刑罰皇帝把他解到長安地方去。淳於意臨去的時候。罵著女兒們說。可惜我只生女兒。沒有兒子一到了緩急的時候。沒有可以幫助我的呵。淳於緹縈聽了這句話。很是難過。就一路跟了父親同到長安。寫張文書送上皇帝里去。情願把自己的身子。給官家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使他可以改過自新。皇帝很可憐、很悲哀他的孝順。就下了聖旨。把那割鼻子割膝蓋種種的刑罰都除掉了。於是淳於也就免了罪。
  
  三、【曹娥投江】
  孝女曹娥。投江覓父。地以人揚。流芳千古。
  【原文】
  漢曹旴女娥。上虞人。旴為巫。能弦歌。漢安二年。端陽日。迎潮神於舜江。逆濤而上。為水所沒。不得其屍。娥年十四。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乃投衣祝水。視衣所沉處而自投焉。經五日、抱父屍出浮水面。官令葬之。立碑為識。後世因名為曹娥江。
  
  曹娥以十四齡之弱女子。沿江哭父。十有七日不絕聲。投江五日。竟能負屍以出。不亦奇乎。呂坤謂其至誠所感。江神效靈。千古談及。尚使人揮淚。江名曹娥。萬古流芳矣。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個曹旴的女兒名字就叫曹娥。是上虞地方的人。曹旴是做巫的。所以過著唱歌迎神的生活。在漢安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他到舜江去迎接潮神。用一隻小船沖了波浪上去。酒醉之後。一個不小心。跌倒水裡去了。並且屍首找不到那時候、曹娥方才十四歲。就在江岸上哭來哭去。日夜不斷哭聲。這樣的哭了十七天。就把衣裳拋到水裡去。暗暗的祝告著。衣裳到那裡沉下去的地方。自己也就跳了下去。過了五天。曹娥的屍首。抱了他父親屍首。浮到水面上來。縣官就把他父女倆葬了。並且立了一個石碑做紀念。所以後世就把這條江。叫做曹娥江。
  
  四、【趙娥復仇】
  趙娥隱刃。欲報父仇。歷十餘載。夙志方酬。
  【原文】
  漢趙君安女娥。酒泉人。父為同縣李壽所殺。娥兄弟三人。皆欲報仇。不幸俱死。壽竊喜。置酒自賀。娥聞而感憤。隱刃以候之。歷十餘年。遇於都亭。刺殺之。詣縣自首。縣長尹嘉義之。欲與俱亡。娥不肯。會赦、得免。郡表其閭。同郡龐子夏慕其名。娶為婦。生子堉。仕晉。
  
  呂坤曰。十餘年恥共戴天。娥也不亦孝乎。都亭能殺父仇。娥也不亦勇乎。既殺願甘受刑。娥也不亦公乎。此丈夫行而出於女身。今之人古人者也。可不敬乎。
  
  【白話解釋】
  漢朝趙君安的女兒就叫趙娥。是酒泉地方的人。他的父親被同縣的人。名叫李壽的殺掉了。趙娥有三個兄弟都想替父親報仇。可是都死了。李壽很高興。備辦酒席自己賀喜。以為再沒有報仇的人了。趙娥聽到了很恨恨的。就藏了一把刺刀在身邊等候他。過了幾年。在路亭里遇到了李壽。就把李壽刺死。自己到縣衙里去告發。那個縣官姓尹名叫嘉。很看重他。想不辦趙娥的罪名。要同他逃走。趙娥不肯。剛巧逢到了皇恩大赦的機會。趙娥竟得免了罪。官廳里就旌表他的門閭。來表示趙娥的孝行。同縣的人龐子夏很羨慕他的名氣。就娶了他去做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龐堉。是在晉朝做官的。
  
  五、【楊香搤虎】
  晉有楊香。虎曳其父。向前搤之。得脫於虎。
  【原文】
  晉楊豐之女名香。年十四歲時。隨其父刈稻於田間。偶遇一虎來噬其父。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搤持虎頸。虎大驚。棄豐而奔逸。父遂得免於害。太守孟肇聞之。上其事於朝廷。下詔以旌其門閭。
  
  呂坤謂惟義能勇。膽莫怯於女子。力莫弱於閨門之少年。猛憨多力。莫強於噬人之虎。香也乃能搤其頸而救父以生。向非孝念迫切。奮不顧身。以勇以力。豈能敵哉。然香之心。則從父俱死。亦無恨矣。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個楊豐。他的女兒就叫楊香。當他在十四歲的時候。跟了他的父親楊豐到田裡去收割稻子。忽然碰著了一隻老虎到來。把他父親銜了去。這時候、楊香手裡沒有一寸的鐵器、可以打老虎的。但是楊香心裡只曉得有父親。不曉得有自己的身子。急急忙忙帶跳帶趕的跑上前去。把老虎的項頸搤住了。那隻老虎嚇得大大的驚慌。就把楊豐丟下了逃走。楊香才得救了父親的性命。那地方太守官姓孟名叫肇的。得知了這一回的事情。就上了一個奏章到皇帝那兒。皇帝就下了一道聖旨。叫在楊香的門前旌表著他的孝順行為。
  
  六、【木蘭從軍】
  隋魏木蘭。從軍代父。一十二年。歸來如故。
  【原文】
  隋魏木蘭。亳城東魏村人。恭帝時。突厥擾邊。朝廷募兵。其父當從征。老病不能行。弟幼弱。木蘭喬妝代父從軍。歷十二年。經十八戰。人終不知為女子。後凱旋。恭帝嘉其功。除尚書郎。不受。歸至家。釋戎服。衣舊裳。賦戍邊詩一篇以見志。後人多傳誦之。
  
  呂坤謂世之君子。瓜李之地。不敢顧其衣冠。夫惟不可試。故不敢以自試。不自信。故不足以信人。若木蘭者。人何嘗有失身之議哉。三軍之眾。十二年之久。人且不知其為女也。又何從而議之耶。
  
  【白話解釋】
  隋朝時候有一個奇女子。姓魏名叫木蘭的。是亳城地方東魏村裡的人。在恭帝的時候。有個突厥國里的一班人。來攻打邊疆地方朝廷里招募了兵丁去抵禦他們。魏木蘭的父親、照例應當去當兵的。可是為了年紀老了。又是生著病。不能夠前去。魏木蘭的弟弟年紀又太小。並且軟弱得很。魏木蘭就假裝了男子模樣。代替父親去當兵。在外面過了十二個年頭。從中經過了十八次的戰爭。別人終究不曉得他是女子假裝的。後來得勝回朝。恭帝因為魏木蘭有功勞。就叫他做尚書郎的官。魏木蘭不受。回到家裡。脫去軍服。仍舊穿著從前的衣裳。又做了一首戍邊詩。說著他經過的情形。這首詩、後人很多讀他的。
  
  七、【崔唐乳姑】
  唐氏乳姑。姑不粒食。康強壽終。稱婦賢德。
  【原文】
  唐崔山南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夫人每日櫛洗。拜於階下。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疾病。長幼咸集。乃宣言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新婦孝敬。足矣。後博陵諸崔。歷台閣藩鎮者數十人。天下推為仕族之冠。
  
  呂坤謂婦事姑。菽水時供。不失婦道。即以孝稱矣。日竭甘旨。極意承歡。姑不能食。亦付之無可奈何耳。乃奪子乳以乳姑。非真心至愛。出於自然。何能思及此哉。是故有孝親之心。不患無事親之法。
  
  【白話解釋】
  唐朝有個山南西道節度使。名叫崔琯。他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紀很大。嘴裡的牙齒已經完全脫落了。崔山南的祖母夫人。每天先梳好了頭。洗好了手。就到堂前拜見了婆婆。再上堂來給婆婆吃著自己的奶。所以長孫夫人雖然沒有牙齒。不能夠吃飯。可是好幾年來。依舊是很康健的。有一天、忽然生起病來。於是家裡老的小的。都走到他的房裡面去。他就對大家說。恨我沒有東西。可以報媳婦的恩。但願子子孫孫的媳婦。個個像我媳婦一樣的孝敬。那就好了。後來博陵地方姓崔的人。做尚書做州郡官的。有好幾十個人。論起天下做官的人家來。總要推尊崔家是首屈一指的。
  
  八、【張李丐養】
  唐張李氏。扶姑乞食。拒聘揮銀。貞孝盡職。
  【原文】
  唐丐婦張李氏。有姿色。年三十餘。扶瞽姑行丐。姑性躁而愎。動輒咒罵。有富翁乘間以百金為聘。婦正色曰。我願隨姑餓死。誓不再嫁。常有少年饋銀及衣飾。欲誘之。婦斥罵。揮銀物於地。姑病歿。婦竭力殮埋。遂削髮為尼。至八十八歲。端坐念佛而逝
  
  乞丐、苦矣。以女子乞丐、尤苦。以丐養姑、難矣。而丐養瞽姑、則尤難。瞽而躁且愎。動輒咒罵。誠至苦至難矣。以有色有才之婦。事且瞽且愎之姑。處至苦至難之境。卒能終養其姑。此最可欽可佩者也
  
  【白話解釋】
  唐朝有個叫化婆。名叫張李氏。相貌很好。年紀三十多歲了。天天扶著他的瞎眼婆婆去討飯。他的婆婆性子是很躁急。並且很剛愎的。動不動就要咒罵他。有個富翁歡喜他。就趁這個當口、想用一百兩銀子去娶他來。張李氏正顏厲色的對富翁說。我情願跟婆婆餓死。無論如何。是不肯再嫁人的。那時候、常常有些少年男子。用銀子衣裳首飾送去引誘他。張李氏對他們罵了一番。把銀子衣裳首飾。都擲到地上去。等到後來婆婆去世。他竭力把婆婆安葬好。就剃了頭發去做尼姑。一直活到了八十八歲才死。死的時候。坐得很端正。口裡念著阿彌陀佛。神氣很是安閑的。
  
  九、【小娥殺賊】
  謝氏小娥。詭服報仇。托佣盜窟。有勇有謀。
  【原文】
  唐謝小娥、幼有志操。許聘段居貞。父與居貞為商。被盜申春申蘭所殺。小娥飲恨密探。喬妝為男。托佣申家。乘群賊酣醉。蘭卧庭前。春卧內室。小娥潛鎖春於內。抽佩刀先斷蘭首。大呼捕賊。鄰人擒春。訴之太守。得贓巨萬。黨與悉就戮。小娥削髮為尼。分文不取。
  
  呂坤曰。小娥之節孝無論。至其智勇。有偉丈夫所不及者。娥許聘未嫁。一柔脆女子耳。誰為之謀。又何敢與他人謀。乃託身於危身之地。竟遂其難遂之心。何智深而勇沉耶。可謂之女留侯矣。
  
  【白話解釋】
  唐朝有個謝小娥。幼小的時候。就很有志氣。許給段居貞做未婚妻。謝小娥的父親、和段居貞一同出外去做生意。統統被強盜申春申蘭殺了的。謝小娥痛恨極了。一方面又細細的探聽。就假扮做男子。到申家去做奴僕有一天、那幾個強盜都吃酒醉了。申蘭躺在庭前。申春睡在內房裡。謝小娥就暗暗地把申春鎖在內房裡。抽出佩刀來、先割下了申蘭的頭。一面又大聲叫著捉強盜。四鄰的人聽得喊聲。就都趕來。把申春捉住了。告到官里去。搜出了賊贓幾萬。又把申蘭的同黨統統殺掉。謝小娥就削去頭發去做尼姑。所有贓金。他是一個錢也不要的。
  
  十、【志女求魚】
  宋崔志女。母思魚湯。破冰入水。孝比王祥。
  【原文】
  宋崔志女。禹城人。性孝。冬日、母病久。思食魚。冰堅不可得。女欲效王祥故事兄弟止之。女曰。兄等以吾女子。竟不能為耶。遂焚書告天。同乳母至河畔。解衣。破冰入水。索枯草根。凡十日。得三魚。歸奉母。或問何不畏寒。女曰。志堅氣果。不復知寒也。
  
  父母有兒。本欲為養。女亦稱子。豈可不知養乎。崔女能養。更能獨任其難。觀求魚一事。不因兄弟見阻而不行。誠所謂志堅氣果者也。世有身為男兒。事親之志。竟奪於婦人。特志不堅。氣不果耳。
  
  【白話解釋】
  宋朝崔志有個女兒。是禹城地方的人。他的天性孝順。在冬天的時候。他的母親因為生病已經長久。要想吃些鮮魚。可是河裡的水。都已結冰堅厚。一時買不到魚。崔志的女兒就想學王祥的故事。去扣冰求魚。他的哥哥弟弟就阻止他。叫他不要這樣。崔志的女兒說。哥哥們難道因為我是女子。恐怕不能夠做到嗎。於是他就做了一張文書對天焚化。並且禱告了上天。就同乳母到了河邊。脫去衣服。打破河冰。走入水中。摸索河底枯草的根。一共有十天工夫。得到了三尾魚。回家來獻給母親吃。有人問他。你到水裡去。難道不怕冷的嗎。崔志的女兒說。因為志向堅定正氣就充足。所以一點也不覺得冷了。
  
  十一、【顧張待雷】
  顧妻張氏。當遭雷擊。一念孝心。神赦夙孽。
  【原文】
  宋顧德謙妻張氏。事姑孝。夢神示以前生污穢字紙。應遭雷殛。因病死不及。今生當於明日擊死。氏心疑之。翌晨、雷聲果巨。氏知定數難回。恐驚其姑。乃出門跪桑下待死。忽聞空中有神曰。此孝婦也。當延壽三十年。霎時雨收雲散。乃歸。
  
  雷殛三世。佛經言之詳矣。張氏前世污穢字紙。罪有應得。今生孝事其姑。律尚難逃。乃以臨死不忍驚姑之一念。得免罪而延壽。人亦何樂而不效之哉。
  
  【白話解釋】
  宋朝有個顧德謙。他的妻子張氏。平日很孝順他的婆婆有一天的晚上張氏夢見神人對他講。前世為了污穢字紙。應當為天雷打死。可是後來生病死了。來不及用天雷打死。所以把這個處罰。改在今世明天就是天雷來打的日子了。張氏醒來非常疑心。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果然雷聲很響。張氏曉得這是定數不可以挽回的。可是只恐怕驚嚇了他的婆婆。就跑出門外。跪在桑樹下等死。忽然聽得半空中有人說這是孝順媳婦。應當加壽三十年。一霎時就雨也住了。雲也散了。張氏依然平平安安的回到家裡
  
  十二、【詹女仁智】
  宋詹氏女。計脫父兄。從賊數里。投水全貞。
  【原文】
  宋詹氏女。蕪湖人。幼從父受經。嘗手鈔列女傳。夜必熟誦數回而寢。年十七。淮寇破蕪湖。執其父兄。將殺之。女泣拜曰。妾雖窶陋。願相從。贖父兄命。賊允之。女揮手謂父兄曰。速行。無相念。我得將軍、足矣。隨賊行數里。過市東橋。躍入水中死。賊眾駭而去
  
  呂坤謂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難。故聖人貴德。尤貴有才之德。詹女委曲數言。忍死數里。而父兄俱脫於兵刃之下。向使罵賊不屈。闔門被害。豈不烈哉。而一無所濟。智者惜之。若詹女。可為處變法矣。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詹家裡有個女子。是蕪湖地方的人。他從小就跟了父親讀著經書。曾經親手抄寫了列女傳一部。在每天的晚上。一定熟讀了好幾次才睡。到了十七歲的那一年。淮地方強盜。攻破了蕪湖城。把他父親哥哥都捉住了。並且要殺死他們。詹家女子就對強盜們哭著拜著說。我雖然家裡貧賤。又生得醜陋。可是我很情願跟你們去。來贖父親哥哥的命。強盜也就答應了。他就揚揚手對父親哥哥說。快點去吧。不要記罣。我能夠同將軍一同去。那是很心滿意足的了。於是跟強盜走了好幾里路。走到市東橋上。就跳到水裡死了。許多強盜看了。也覺得大大的驚異。大大的感嘆。
  
  十三、【妙真祝壽】
  元葛妙真。持齋守貞。終身養母。戒殺長生。
  【原文】
  元葛妙真、九歲。聞日者言。母年五十當死。妙真憂而祝天。願持長齋。守貞不嫁。日誦大士經以延母壽。家中不進生物。以腌肉奉母。又以針黹所余。買物放生。勸親鄰少殺。勿溺女嬰。見小兒捉弄禽魚。必勸其父母戒之。鄰里感化。救活生命無算。母年八十一而卒。
  
  呂坤謂葛妙真篤母女之情。廢夫婦之道。可謂卓絕之行。純一之心矣。然惟以放生而延母之生。始克有濟。蓋天地大德曰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人定勝天。孰謂命稟於有生之初哉。
  
  【白話解釋】
  元朝有個孝女。姓葛名叫妙真。九歲時候。聽見算命先生說他的母親。到五十歲就要死。葛妙真心裡很是憂愁。就祝告天上神明。情願自己吃長素。不出嫁。並且天天念觀音經。求延長母親壽命家裡面凡是活的食物。一概不拿進門的。只用腌肉去供養母親。一方面又把做針線生活所多下來的錢買了動物去放了生。勸親戚鄰舍少殺生命。勿可淹死女孩子。有時候、看見有小孩子捉鳥的。釣魚的。葛妙真一定勸小孩子的爺娘警誡他。久而久之。親戚鄰居。都受了至誠感化。所救活動物的性命。真不知多少。後來他的母親。一直活到八十一歲。這不能不說是葛妙真的戒殺放生。至孝動天的效果
  
  十四、【趙婦感火】
  趙婦姑老。鬻子買棺。鄰火大泣。孝感平安
  【原文】
  元趙孝婦。應城人。早寡。為佣以奉姑。得美食。必持歸。自啖粗糲。念姑老。一旦不諱。貧難得棺。乃鬻次子。買棺置於家。南鄰失火。風烈。勢將及。婦亟扶姑出避。而棺重不可移。大哭曰。吾賣兒得棺。誰能為吾救之者。言未訖。風遽反。家遂不焚。
  
  趙孝婦早寡。家貧。佣織於人以養姑。已可稱矣。而得美食。必持歸以作甘旨。甚至鬻子買棺。以備不虞。其苦心何如也。一言而回風反火。孰謂回祿無知哉。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
  
  【白話解釋】
  元朝有個姓趙的孝順媳婦。是應城地方的人丈夫早已亡過了家裡很是窮苦。他就出去給人家幫工。賺些錢來養活婆婆。他遇著了好吃的東西。一定帶回家來給婆婆吃。自己老是吃粗糙的飯。他又想到婆婆年紀老了。假使有個不測。家裡窮苦。又那裡去買棺木呢。於是他就掉了第二個兒子。把這個錢來買一口棺木。放在家裡有一天。南鄰一個不小心。著了火。這時候、風又大得很。差不多就要延燒著趙家了他就趕緊扶著他婆婆逃出。可是那口棺木太重了。移他不動。他就大哭著說。可憐我賣去了兒子。才買得來的棺木。那一位幫著我抬出來呢。這句話還沒有說完。忽然間天上的風轉了方向。於是趙家才得保全了。
  
  十五、【儲范織席】
  范氏哭夫。不聞於姑。輒走山谷。織席茹荼。
  【原文】
  明靖難兵起。儲福義不從叛。號哭不食死。妻范氏、事姑甚謹。每哭夫。輒走山谷中發聲。不使姑聞。苦節行孝。鄰里稱之。家甚貧。至無以生存。一日、就礀邊浣衣。見旁生席草。因取以織席。售而養姑。姑死。廬守墓旁。年八十餘乃卒。席草遂不復生。
  
  夫死姑老家貧。其境至窘。其悲難言。哭夫不使姑聞。其心更苦。其事可憐。至取草織席以養姑。姑死復廬守墓旁。則其得席草也。享大年也。謂非天之報施不爽耶。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燕王造反。有個姓儲名叫福的。不肯跟他一同造反。於是痛哭著不吃東西。這樣的盡忠死了。他的老婆姓范。很孝順婆婆。他哭丈夫的時候。每每獨自跑到山谷里去放聲大哭。因為恐怕婆婆見了心裡難過。他的守節盡孝的行為。鄰舍個個稱讚他不錯。家裡非常窮苦。差不多連生活也不能夠維持。有一天、他到溪水邊去洗衣。看見溪旁邊有席草生著。就把他採下來。織成了席子。賣給別人。把賣席子的錢來養活婆婆。後來婆婆死了他就在墳旁邊守墓。年紀一直活到了八十幾歲才死。自從他死了以後。那溪邊的席草。也不再生出來了
  
  十六、【王陳剖肝】
  明王陳氏。剖肝療姑。奇孝大壽。歿上天衢。
  【原文】
  明王宗洛妻陳氏。夫客於外。姑老病篤。婦日夜焚香告天。願減己壽以益姑年。醫言惟龍肝可救。婦乃禱灶前。割己肝代之。姑食而愈。周撫旌其門曰。奇孝格天。後婦壽百有八歲。五世同堂。一日、召集家人曰。我將升天堂。金童玉女來迎矣。言訖而逝
  
  割己肝以代龍肝。一念迫切之情。足以動天地。感神明。然而聖賢未嘗為者何。道不出中庸。在人子自盡則可。以之示訓。則不可也。若陳氏者。其孝誠莫及矣。故錄之。以愧世之輕視舅姑者。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王宗洛的妻子姓陳。王宗洛在外面作客。陳氏的婆婆年紀老了。並且有病。很是厲害。陳氏就日夜燒香祝告上天。但願減了自己的壽數。去增加婆婆的壽年。有個醫生說。只有龍肝可以治好婆婆的病。於是陳氏就在灶君面前禱告。竟把自己的肝割出一片來。代替龍肝。果然他的婆婆吃了毛病居然好了有個姓周的撫台。就在他的門前旌表起來。說他奇孝動天。後來陳氏活到一百零八歲。家裡頭五代同堂。有一天。他叫齊了家裡人來對他們說。我將要到天堂去了。金童玉女已經來迎接我了。說完了話、就死去了
  
  十七、【趙王辟疫】
  趙媳王氏。被譖逐回。姑病遽返。辟疫消災
  【原文】
  明趙媳王氏。其翁與夫皆客外。姑周氏聽小姑言。輒虐之。氏順受無怨。鄰婦力勸。姑疑媳所為。逐回母家。適逢大疫。姑與小姑均病危。親戚不敢過問。氏聞之。急歸。跪灶前割股。煎湯以進。聞鬼語曰。孝媳頭上有紅光一丈。諸神擁護。速去速去。言訖寂然。姑病遂愈。
  
  疫之傳染力甚速。亦可辟乎。乃王氏以被出之婦。而其心仍只知有姑。不遑顧疫。固請於父母。毅然歸侍。其浩然之正氣。自足以辟除百邪。宜乎諸神擁護。群鬼盡散也。
  
  【白話解釋】
  明朝有家姓趙的人家。媳婦姓王。他的公公丈夫都出外了。婆婆周氏聽了小姑的讒言。每每虐待他。可是王氏一切順受。沒有一句怨言。恰巧有個女鄰舍來給他婆婆解勸解勸。婆婆疑心是媳婦去叫他來的。就把媳婦逐到他娘家去。那裡曉得恰巧瘟疫流行得很大。婆婆小姑。都染著了很危險的病症。親戚們都怕傳染。不敢到趙家去問訊。王氏得知婆婆小姑有了病。連忙趕回來。在灶前跪著。割下了股肉。煎了湯給病人吃。忽然間聽見鬼說。孝順媳婦上有一丈高的紅光。有諸位神明保護。我們快走快走。以後就一點聲息也沒有了。於是他婆婆的病。也就好了起來。
  
  十八、【王周典衣】
  明王周氏。姑病絕糧。典衣醫治。天賜金藏。
  【原文】
  明王槐庭妻周氏。事姑盡孝。遇歲荒。紡績無利。借貸無門。糧罄姑病。衣飾已典盡。周乃脫身上青衫。囑夫典錢。延醫購葯。不顧己身凍餓。姑尋愈。後忽於菜園中鋤地。得窖銀鉅萬。子三。一登科。二入泮。壽九十五。無疾而終。
  
  時值歲荒。紡績無利。借貸無門。姑病典罄。醫葯維艱。危之至矣。周氏乃脫身上青衫以典錢。只知有姑。不知有己。其心為何如乎。姑病得愈。富貴齊來。冥冥中報施不爽。盍共勉旃。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王槐庭的妻子周氏。很孝順他的婆婆有一年。年成非常的荒歉。紡織呢沒有錢可賺。借債呢又沒有地方可借。家裡的米糧已經完了。婆婆又生著病。衣裳首飾。也已經當完了。沒有法子。周氏就脫下了身上穿著的青衫。叫丈夫到典當里去當了錢來。給婆婆請醫買葯。自己身上的寒冷。肚裡的飢餓。也就不去管他了。過了一回。婆婆的病好了。後來周氏在菜園子里鋤地。忽然發現了幾萬兩銀子的藏銀。於是就把他運了出來。從此家裡就很富足了。周氏生了三個兒子。一個是足中了翰林的。兩個中了秀才的。周氏自己活到了九十五歲。死的時候。好好地並沒有一毛病
  
  十九、【蘭姐善諫】
  蘭姐阿家。常罵祖姑。童媳跪諫。好作規模。
  【原文】
  明童養媳蘭姐。年十二。見其姑常與祖姑口角。輒罵老而不死為厭物。蘭姐乃於夜靜。泣跪姑前曰。姑與祖姑口角。示人榜樣日後姑老。人亦視為厭物。奈何。人孰不老。修短有數。媳願姑亦如祖姑之壽也。姑感悟而孝。蘭姐後生五子。兩登科甲
  
  蘭姐、一十二齡之童養媳耳。乃能深明大義。諫姑於夜靜。不使人知。且垂涕泣而道之。使其姑竟能自反。頓改前行。可謂善諫矣。人能學蘭姐之善諫。則天下無不可化之姑。而謂姑惡雲乎哉。
  
  【白話解釋】
  明朝有個養媳婦。名叫蘭姐。十二歲的時候。看見婆婆太婆相罵。婆婆太婆是老而不死的討厭東西。蘭姐就在那一天夜深的時候。流著眼淚。跪在婆婆的跟前說道。婆婆太婆相罵。是給後人的一個榜樣。假使將來婆婆年老的時候。也有人把婆婆討厭東西看。那末婆婆又覺得怎樣呢。個個人都有年老的時候。壽長壽短。是有天命的。媳婦但願婆婆太婆一樣的享著長壽才好。他的婆婆聽了這一番話之後。就大大的感動。大大的覺悟。很孝順自己的婆婆了。後來蘭姐生了五個兒子。有兩個兒子是中進士的。
  
  二十、【夏王糟糠】
  明夏王氏。紡織度荒。奉姑甘旨。自食糟糠。
  【原文】
  明夏誠明妻王氏。無錫農家婦也。家貧歲荒。夫出外。氏日夜紡織。力備餚膳奉翁姑。自以糟糠和野菜充饑。其姑偶入廚下。見而垂淚。後氏享壽八十餘。無疾而逝家人夢寐中。恍見有旌幢鼓樂迎孝婦去。同里貢生某。每過氏門。必於門外三揖以致敬焉。
  
  勤紡織以易錢。奉翁姑以餚膳。而自奉僅為糟糠野菜。以一身而兼盡子婦兩職。宜其多壽而升仙也。同邑某貢生、過門三揖。亦使人知盡孝者為人敬重。則不孝者當自愧而知改耳。
  
  【白話解釋】
  明朝夏誠明的妻子王氏。是無錫地方種田人家的女子家裡很窮苦。又遇著了荒年。偏偏丈夫出門去了王氏日夜很努力的紡著紗。織著布。竭力辦了好的飯菜。給公公婆婆吃。自己就吃了米糠和野菜來點點飢。有一天、他的婆婆偶然走到廚房裡來。看見王氏正在吃著野菜米糠。不禁眼淚來了。後來王氏享壽到八十多歲。去世的時候。好好的並不覺得有病家裡的人。在夢里恍恍惚惚看見有打著旗、奏著樂的人。來迎接了孝婦去的。同里有個某貢生。每逢走過王氏門口的時候。必定在他的門外作著三個揖。表示著恭敬的意思。
  
  二十一、【陸女悟父】
  陸女諫父。勿打飛禽。改業得子。祖氏歡心。
  【原文】
  明陸氏女、父常打鳥。弟三歲患痘。堅黑如彈子。號痛而死。時女年十六。跪父前泣曰。父殺孽已多。致弟死。再不悛。恐絕嗣矣。父悟。悉焚凶具。並戒殺放生惜字。女以父母無子。誓不出嫁以養親。越九年。父夢祖抱嬰兒來曰。若非孫女感格。幾絕我宗矣。後果生一子。
  
  人必有業。陸父以鐵銃粘竿彈弓打鳥為業。是執業適以造業也。其子痘堅黑如鐵彈子。冥冥中已示之矣。而陸女泣告。感悟其父。更能不出嫁以代子職。孝哉女也。
  
  【白話解釋】
  明朝有個姓陸的女子。他的父親常常去打鳥。他有一弟弟三歲了。出痘子的時候。滿身一顆顆墨墨黑的好像槍彈子一樣。這樣喊痛了幾天死了那時候、這個姓陸的女子、已經十六歲了。他跪在父親的前面。哭著說。父親時常打鳥。殺孽很多。弟弟因此死了。倘然父親再不懊悔改過。恐怕將來再不會有接續後代香煙兒子了。他的父親聽了這一番話。大大悔悟。把所有打鳥的器具。都燒掉了。並且一方面戒殺放生。敬惜字紙。來贖從前的罪過。他又因為爺娘沒有兒子。所以立願不出嫁。終身侍奉雙親過了九年。他的父親做夢。看見祖父抱了一個小孩子來。說、假使不是孫女兒一番話的感動。幾幾乎我們家裡香煙斷絕了。後來果然生了一個兒子
  
  二十二、【秀貞諫母】
  明楊秀貞。勸勿溺女。救妹添弟。夢祖告語。
  【原文】
  明楊秀貞之母。生三女。無子。又生女。憤極。溺之。秀貞年十三。急抱起跪稟曰。母望子而殺女。愈不得子。如慮賠嫁。則以嫁兒者嫁此妹、可也。祖母罵、其不知世事。秀貞又跪稟曰。祖母朝朝念佛。今見死不救念佛何用。祖母亦感悟。遂留養。越二年。果生一子。
  
  按秀貞之母生子時。其父夢其祖告之曰。第四女若不留養。則此兒斷不能生雲雲。是知秀貞跪稟之言。皆由一片肫誠。油然天性。故得以延楊氏之脈。孝之所感大矣哉。
  
  【白話解釋】
  明朝楊秀貞的母親。連生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第四次又生了一個女兒。恨極了。就把新生的女兒。投在水裡。這時候、楊秀貞的年紀。剛才十三歲。就急急忙忙把他抱了起來。跪著母親面前說道。母親想生兒子。竟弄殺女兒那是越加不能夠生得兒子了。假如母親因為憂愁著賠嫁費錢。那末就把將來嫁我的。嫁了這個妹妹好了。楊秀貞的祖母聽了。就罵他不懂世務。楊秀貞又跪著稟告祖母說。祖母天天念著阿彌陀佛。現在見死不救。那末念的佛又有什麼用處呢。祖母也就被他感動覺悟了。於是才留養第四個女兒過了兩年。楊秀貞的母親。果然生了一個兒子
  
  二十三、【吳馮感化
  吳婦馮氏。繼姑虐之。順受化娣。姑悟而慈。
  【原文】
  明吳子桂妻馮氏。家貧。勤力奉養。繼姑張氏常辱詈。順受無怨。鄰婦相約勸其姑。馮止之曰。姑之詈我。由我不能適姑意。若來勸。則彰姑之過。罪莫大焉。子桂二弟。各娶婦。姑亦虐之。二媳欲自縊。馮委曲勸止。相率執婦道有加。姑漸悔悟。二媳感馮再生恩。事如母。
  
  引咎自責。男子所難。何論女子。馮氏本身作則。化其二娣。並化及繼姑。夫虞舜大孝。即是怨慕二字。孰意三千餘年後。尚有馮氏其人。向使讀書聞道。何難媲美古聖耶。
  
  【白話解釋】
  明朝吳子桂的妻子馮氏。家裡很窮苦。他非常勤儉地奉養尊親。他的晚婆張氏。常常要辱罵他。可是馮氏依然很和氣地聽受罵聲。一點沒有怨恨。四鄰婦女。有要約伴來勸解他的婆婆。馮氏把他們阻止了。並且說。婆婆的所以罵我是因為我不能夠順婆婆的意思。現在你們倘若來勸解。那是表示婆婆的錯處。那未免要犯了不孝的大罪名了。吳子桂有兩個弟弟。已經都娶過親了。他的婆婆也很虐待他們。那兩個媳婦、就生了上吊尋死的念頭。馮氏委婉曲折的勸解了一番。才把他們尋死的念頭打消。並且受了馮氏的感化。也格外謹守婦道。那位婆婆因此也漸漸悔悟了。那兩個媳婦。為了馮氏有再生的恩德就把他當作母親一樣的看待。
  
  二十四、【吳孫勸夫】
  明吳孫氏。分析勸夫。讓多取少。曲順翁姑
  【原文】
  明吳子恬繼母唐氏。愛己子而虐子恬。子恬不能耐。妻孫氏、輒勸阻之。父沒。唐私藏千金。析產為三。取膏腴田。留作膳養、分給己子。以荒田與子恬。子恬欲分金。孫又極力勸阻。不十年。弟以賭敗業。並膳田賣盡。孫勸夫迎養繼母。為弟戒賭。仍與合爨。弟悔而為善
  
  夫不耐虐。孫勸之。夫欲分金。孫勸之。夫弟以賭敗業。繼姑不能生存。孫又勸夫迎養。為弟戒賭。仍與合爨。如此感化。傲弟能不悔過為善乎。而孫氏後生三子。皆登科甲。人其各盡曲順之心也可矣。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個姓吳名子恬的人。他的後母唐氏歡喜自己生的兒子。虐待子恬。吳子恬忍不住了。他的妻子孫氏。常常勸阻他。吳子恬的父親去世了。唐氏私自瞞下了千兩銀子。把產業分做三份。拿良田一份留下自己養老。一份分給自己的兒子。把一份荒田分給子恬。吳子恬要分唐氏私自瞞下的銀子。孫氏又竭力勸阻他。不到十年。吳子恬的弟弟喜歡賭博。所有田產都賣光了。連老娘親的養老田。也統統賣干凈。孫氏勸導丈夫去迎接後母家裡奉養。又為弟弟戒賭。大家仍舊合著吃飯。於是吳子恬的弟弟。也因此改過。重新做善良的人
  
  【緒餘】
  孝者。所以事親也。人子之身。父母之分身也。不孝父母。則此身之根本已失。有身如無身矣。父母之身。祖宗之分身也。孝父母、即孝其祖宗矣。而女子之孝。則尤有進。在家則孝其父母。出嫁須孝其舅姑。蓋以夫者。舅姑之分身也。人每愛其夫。而以舅姑謂無生身之恩。恝然置之。抑思舅姑之育夫。猶之父母之育己也。夫婦一體。而謂可忽乎哉。女子以節孝為主。萬善百行。惟孝為尊。故八德以孝先焉。其各勉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