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六字大明咒的故事三則

六字大明咒成就者(一)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真實故事, 就是在現今台北佛學會的 上師所告訴敝人的感應!該佛學會的上師不丹人,不丹是一個神秘的古國,是聖者蓮華大士授記的聖地。 關於不丹的詳情, 請各位自行詢問,敝人不在這裡多說。

故事的主角是這位上師的老奶奶,這位老奶奶現在已經113歲,現在還長壽健在!老奶奶主要是在50歲以後的晚年時間開始,以念誦六字大明咒為主要修持!每天持誦六字大明咒的數量,至少都一萬遍以上,幾乎也常念誦四、五萬遍以上。 後來,老奶奶在80歲高齡的時候, 竟然又長出了新的牙齒!然後,雖然現在已經113歲了,竟然也是滿頭黑發!現在依然每天念誦六字大明咒不斷...... 敝人以為:這至少是因為念誦六字大明咒所得到的長壽成就之一吧?!

六字大明咒成就者(二)

往昔在不丹有個老太太,活到了九十多歲才往生。這位老太太年輕時結過婚,也有子女晚年念誦六字大明咒為主要修行方式老太太晚年眼睛瞎了,但是依然一心持誦六字大明咒!於是在老太太精進念誦之下,成就不可思議治病能力。在地方上如果有人生病難以治癒,都會來找這位老太太辦法。依著這位老太太加持幾乎都能治癒疾病老太太治病方式是:若是患者親自前來求助,老太太就會持誦六字大明咒之後,往患者身上或患處吹氣.... 若是患者未能親自前來,老太太就以隨手取得的土石等物品作吹氣加持,然後讓患家親友帶回泡水喝。如此,患者自然會痊癒!比方說若是老太太人在樹旁靜坐又剛好有人前來求助。老太太因為雙眼瞎盲,順手摘下新鮮樹葉或地下枯葉,接著念誦六字大明咒若干遍後向樹葉吹氣,即可以此隨手加持樹葉治癒患病之人!其他諸如順手可得的泥土、沙石、穀物、藥品亦同。以上所說,就是一般學佛行者較少聽說的,關於念誦六字大明咒而得到治病成就真實成就事跡!

六字大明咒成就者(三)

也是發生在西康的往昔事跡..... 過去,在西康某個地方有一位念誦修持六字大明咒得到成就的人!他終年住在山林等遠離人境之處,拋棄了世間法的束縛與想法,以乞丐生活方式獨自閉關念誦六字大明咒修行!一般來說,若是要依照密法修持而得到成就,必須通達密法的壇城儀軌作法,然後完成閉關念誦程序而達到成果。但是該成就者僅是只是一心不亂念誦六字大明咒,就證得了無戲論瑜珈的至上驚人的成就有一天,似乎是因為因緣已至,於是這位成就者就來到了一位極為傲慢而野蠻的貴族人士之處乞食..... 因為這位貴族人士自己疼愛的兒子已病入膏盲,束手無策.... 於是看到了這位乞討的成就者就很不客氣的傲慢問了: 「你是修行人嗎?"成就者回答: 「是的,我是一個卑微的學法之人。" 「你有(修行的)本事嗎?" 「有!我有我的本事!" 「好!你真有本事就幫我治病吧!但是你需要什麼配合之事?"傲慢的貴族人士其實內心不是很相信的問著.... 成就堅定的回答:「我什麼都不需要!"於是成就者就進入貴族家中准備為該貴族人士的公子以咒力治病。可是,該貴族人士因為往昔以來習慣了一般藏傳佛教的經懺修法方式,因此就自以為是地交代家人辦法請其他僧人馬上做了一個「食子"! 「食子"是藏傳佛教密法儀軌的特殊方式和壇城儀軌之一,而這次做的食子是除障用食子!該成就者就座之後,就在甚深禪定中不斷地念誦六字大明咒.... 接著就在貴族人士的要求下,拿起了食子做除障的拋擲方式~~~ 沒想到該成就者竟然不依一般的拋擲方式往外丟,竟然向內往患病小孩地方擲出!?在場的人都叫了起來,表示該成就者怎麼可以如此糊塗犯了顯而易見的糗事!?傲慢那位貴族人士馬上又請人做了一個食子請成就者使用,於是該就者就次就如大家所願地向外擲出了食子.... 雖然如此,該貴族人士卻怒不可遏,認為這個乞丐分明是騙吃騙喝、不學無術、找自己麻煩... 准備找機會殺了這個眼中的敗類!該成就者又在甚深禪定中不斷地念誦六字大明咒.... 最後跟那位貴族人士說了: 「這個孩子的病不好治癒....但是無妨,我去取來特殊藥物即可治癒。"說完,就往外走..... 那位貴族人士心想: 「好啊~你這個騙子想開溜了....我就尾隨你後面給你一刀,解決了你這個混蛋~"因此,馬上帶著三尺的腰刀就偷偷的跟著該成就者往山林里走..... 在那位貴族人士想要找個地點殺了成就者的時候,他看到了該成就者來到了一處瀑布旁邊.... 成就者彎下腰身取了一掬水,然後念念有詞(似是念誦六字大明咒)以後向手中水吹氣,接著再把水灑向前方天空.... 竟然..竟然變成了一座像水晶一樣的橋連向山中某處... 然後該成就者就踏著這座橋遠去;每往走踏出一步,後面的橋就化水而消失.... 只留下那位貴族人士在原地張口結舌的呆立著...... 該成就者之後也歸來治癒了那位貴族人士的兒子,並且因為這一次的因緣,使得這個原本不是很積極學佛家族都虔心向佛,人人皈信觀世音菩薩念誦六字大明咒...... 嗡、嗎、呢、唄、咩、吽 !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眾生,皆共成佛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