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靈感事跡四、弘法 說法

說 法

●唐時,僧人慧日,渡海到達天竺(今印度一帶),禮拜如來聖跡。在健馱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城東山上,虔禱觀音,親見菩薩現身,教誨他:「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見佛及我,得大利益。你應知凈土法門,勝過諸行。」慧日歸國後,皇帝賜號「慈愍三藏」。他勤修凈土,著有《往生凈土集》行世。《高僧傳三集》

●戒賢大師玄奘講說瑜伽時,一位婆羅門說:「我曾經在布磔(音折)迦山觀自在菩薩像前,發願將來要做國王菩薩現身,呵責我說:『將來某時,戒賢將為中國僧人瑜伽法,你可前往聽法。你因聽法的因緣,將能親見佛陀,哪裡用得去做國王呢?』現在果然如此啊。」 《唐三藏傳》

●宋時,僧人靈照,開辦「凈業社」,參加念佛的人多達二萬,多獲得感應。他常在夢中見到西方三聖儀相,靈照跪問:「我念誦大乘經典,求生凈土,能否滿願?」觀音菩薩開示說:「凈土不遠,有願就能往生。」《佛祖統紀》

●宋時,王百娘,幼年時失去父母,出嫁後又失去丈夫守寡,跟舅舅住在官舍中。紹興年間,她患病,成了聾啞。舅舅教她歸誠觀音菩薩,她於是早晚禮拜。她曾在小睡時,見到菩薩瑞相端嚴,菩薩對她拳拳教誨,勸她禮敬西方阿彌陀佛。菩薩傳授她偈語說:「願力周沙界,雲何獨禮西?但能回一念,觸處是菩提。」並令她普勸他人念誦。不到一個月,她的病好了心地也明了了。《夷堅志》

鄭國相的妹妹,被狐精作祟,念誦心經》得以脫免。後來,又有女鬼來附體,自稱是繆三姑。國相許諾念誦心經》三百卷超度她,附體的鬼合掌感謝他。後來,妹妹夢見觀音菩薩告知:「繆三姑得《心經》三百卷,成了地仙。我的《心經》重大,宜加敬奉持。」《異談可信錄》

●清朝道光年間,江西浮梁的嚴瑞能,病死。陰差把他抓到一座官署,剛開審,觀音大士到,披著蓮花帔(音配),後面跟隨著一位黧(音離)黑的老人菩薩說:「瑞能壽命未完,為什麼拘來呢?」於是,陰差被杖打責罰。菩薩又說:「瑞能家三代人不牛肉狗肉,全家持觀音齋,念誦觀音經》,這位老人可以證明。」說完,帶嚴瑞能遊歷各個地獄。告訴瑞能回陽後,叫家人持齋念經,務必要虔誠又說金剛經功德不可思議持誦的人,慎勿有始無終。菩薩送他回家,他於是蘇醒過來。《海南一勺》

金陵(今南京)的觀音廟,每年二、六、九月,進香人雲集,拋棄裹香的字紙,信足踐踏。安徽人孫友梅,禱求治療母病,夢見大士說:「燒香人多想求福,如果拋棄字紙,反而多造罪因。你可傳告眾人,應敬惜字紙。」友梅醒來後,傳告別人。回到家,母親的病就好了。《惜字編》

宋朝政和年間,李八,患大麻瘋(麻風病),醫生說無法醫治。李八開始念誦觀音經》,誦滿三藏時,有一僧人給他一丸藥,李八接受但未服用。夜晚夢見僧人說:「我是觀世音。你平日多用臟污柴禾蒸煮食物,觸犯鬼神,所以得這種病。我念你誦經誠謹,特賜一丸救苦丹,為什麼不服下呢?」李八醒來服下藥丸,胡須、眉毛重生。《問心編》

江蘇江寧的呂公,病重,夢見菩薩說:「你因誦經、好善而增壽。應普勸世人,作善得吉祥,作惡遭禍殃因果絲毫不差。」《南海慈航

●清時,太守屠潛園,病重,夢見觀世音菩薩說:「你過去世做官時,雖能秉公,但刻薄嚴苛,極傷仁厚。又多殺害物命,本應得短壽報。幸而你在病中能夠利濟為懷,誓願堅固,可以延壽。」

張某妻子吳氏,持齋,修凈土法門。夢見觀音菩薩教她跪著念佛,所以,她念佛必跪。《凈土聖賢錄》

●清時,江蘇溧水的湯聘,因菩薩救度,死而回生。菩薩教誨他說:「你遇色而不淫,所以我來救你。今日人心險詐,鬼神監察極嚴。例如,某人考試本應得第,但因行為有失檢點,就會延遲;某人修善,等到功行圓滿時,就能得福。你應信心樂善。」《見聞錄》

●彭際清的妻子費氏,病逝。黃敬敷代為叩問普門大士大士開示說:「一念能迴向,送心先到西。功修久已積,終不退菩提。」 《西方公據》

●唐文宗,因御廚中看見蛤蚌內現菩薩相,請教惟政禪師禪師說:「物無虛應,這是啟發陛下信心,節用愛人。佛經說:『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而為說法。』」文宗說:「現菩薩身了,但未聽見菩薩說法。」法師說:「陛下您相信嗎?」文宗說:「怎敢不信?」法師說:「陛下聽說法完畢。」文宗大喜,於是戒食蛤肉,詔告天下寺院,都立觀音菩薩聖像。《觀音感應

●李元謨(音膜),夢見有人叫他念誦觀音經》一千遍。元謨說:「我命懸旦夕,千遍怎能做到?」那人於是教他念:「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常樂我凈。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也就是《十句經》。《太平廣記

●明成祖,做燕王時,王後元旦日(正月初一)禪定中,看見大悲觀音現種種異彩光明,幢幡瓔珞樓閣庄嚴大士說:「《佛說第一希有功德經》,可消災證果。你將為天下母(做皇後),福厚性明,可任你付囑,救濟生靈。」於是用甘露王後灌頂,王後感到身心清涼王後夢醒後,口裡仍有異香持誦菩薩夢中教授的經咒,沒有遺忘。「靖難」時期,城中數次遭困,多依賴此經神力庇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