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成不了。
徒兒:為什麼?
徒兒:佛都想過什麼?
師父:佛天天在想如何把自己的真心施捨,如何讓別人好,如何讓世界、讓大家都得道。佛天天想著如何方便別人,天天想著舍下自己,天天想著如何為別人服務。天天想著如何去承擔責任,而默默的去付出,不讓任何人發現是他做的。只要大家都能好了,都能認識自己的責任,都能理解和合了,不再有任何的要求和慾望的貪圖了,他就滿足和高興了。而不需要大家知道他!他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什麼,也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為什麼、要得到什麼。只是想著怎麼能把自己的真心全部捨出去。
徒兒:所以我天天想著成佛,就成不了佛,是因為我在要求得到。佛是什麼都不要的,什麼都不為自己有一點打算的,完全是捨得自我的真心,行願之道做出來的。
師父:是啊,佛沒有想的事情你都想了。佛想的事情,你卻不想也不做,能成佛嗎?再說,佛也不是成的,而是做人做出來的功德相應。
師父:不能。如果你是為了成佛而做而舍,那不是舍。而是有求有得失之心、有交換。不能成就。
徒兒:不知道,或許沒有吧?
師父:這只是形式的表面,是空洞的理論而已。因為你沒有達到無私無我的心,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什麼是無私、什麼是無我。你連相都沒有破,哪裡有功有德阿?功和德都是在內心的起心動念之中。是在無相境界。那是內心的意識念頭的戒道啊。因為你在做人之中、在生活里,有太多的私心雜念,有太多的要求妄想。而你根本就不在乎起心動念,也不去注意起心動念。恰恰所有的修行和因果都在這個起心動念之中!所以你連一個最基本的清凈都沒有,連真正的戒都沒有搞明白。起心動念天天還在犯戒之中!只是在形式外相之中有所求的為了自己得到。走的都是形式戒,是相戒,是外道。而非念積念修,非心戒。不應正道,不在無相。所以沒有正心真意,沒有找到善與德的標準,也沒有去掉自我的惡意貪心。更沒有功德可言。如何有道啊?
徒兒:那我也要開始舍心修行了。師父:你知道怎麼才叫舍?如何舍?念念都在舍中,都在戒中,你知道舍的是什麼?
師父:修的內容基礎都在這里,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只能說你天天在犯戒造業之中。那你今生能成什麼道啊?不用說修行和學佛了,連你最基本的做人之道都成不了,完全在地獄因果道中。在你這個境界中,竟然天天拿著佛的經書,說著佛的話,更是犯下誹謗之罪。
師父慈悲的說:所謂的舍,就是首先要認清自我,從此開始在心中念念都要沒有計較,處處要認可自己的因果而理解他人,承擔磨難的考驗。外在的一切惡意、誹謗、逆境,都是你自身應該承受的因果相應,而非是他人的錯誤。所以不可以用對與錯來看別人、看問題,而只能以正與邪來要求和把握自己的心。在念念中來放下這個自我。所以,你首先要舍下的是自我的一切私心和慾望。才能進入清凈。出家不是外相,僧也不是衣服和寺院,而是在內心放下自我的清凈中。今世的道場不在寺院,只有歸依正道,按照道意的教化,從這里開始時刻把握自己的心念動意,才能如戒。時刻在戒心戒念之中來不斷的認識和改變自我。這樣你才能逐漸明白到底應該怎樣做人。做人是有做人之格,是有標準的。做人本來就不應該有這些貪心的慾望,內心之中本來就應該想著別人服務大眾。
因為我們本來就有著太多的債務所欠,有太多的骯髒的自我,給這個世界造就了太多的因果和麻煩。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用一個懺悔和愧疚的心來償還和悔過的,都是我們做人本身應該做的責任而已。哪裡有什麼舍啊!你是在懺悔和償還之中來發心發願相應佛的功德的大施捨。世界上的一切福報功德那都是佛的加持,不是你的。做人本來就應該具備的品質你都沒有,哪裡有德啊?所以你還沒有進入做人之道,連做人的基礎都不具備,如何有成就之道啊?你有德嗎?你如道嗎?如果真的有德,那就不會有煩惱、病痛、苦難災禍了。
如果這些最基本的問題,自己都不能解決,那就沒有德之道。那你能舍什麼?你所捨出來的,是天天在起心動念中給世界帶來的業障,是用我們骯髒的意念來破壞自然的清凈。我們是在造就自然災害。所有的災害里都有我們的一分共業。這些是修行中應該認識到的最基本最基礎的問題。如果這些自我問題不能認識也不能解決,你站在自我骯髒的境界,卻天天說著佛的話,從書本上拿著聖人的話當作自己的明白和認識,甚至去指點別人,那就是對法界對佛的大誹謗,是大因果!不但不會成就,而且給自己造下了地獄。
所以,要修自我的習性,更要認識自我。認識自我的業障因果,才能真正認識自我的心。你不可能知道佛,因為你連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不要把自己和佛相提並論了,那是謗佛謗法。動不動就說佛啊佛的,那就是一種輕蔑。找找自己,看看能否真的認識明白自己。修自己的做人。有了做人的資格,才能談修行的問題。正道是有標法之相,不是以你個人自己的知見為準的。所以很難有成道者。
為什麼呢?因為要成道首先要歸道,道是在得道者的聖人那裡,不是在你自己的思想知見里。可是你看看都把自己當作了明白,把代表法界的聖者丟在了一邊。你連法界的恩師、傳法的聖人都不要了,你在什麼道?你不歸道、不認道,能成道嗎?不僅要歸道,而且一切都要圍繞法界為中心,一切圍繞法界的責任,不能有自己的一點點。所以,你首先是學會真正的認識自我,一生把人做好,做到無我,肯吃苦了業,念念為他人,念念為眾生,這個標準本身就是一個無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