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位「宰相」的祖德事跡

uploads/content/2022/may/ad7b3ec5676c3fa10bac488027ac664a.jpg" border="0" />

近來搜索清代的一些史料,找到諸如範文程、劉統勛、陳廷敬等四位清代名臣的祖上的一些事跡。感嘆四位「宰相」的祖輩積德深厚,所以將這些有價值內容集錄成文,以期現在及未來有緣讀此文章的人,能受到啟發。這種看待人生問題的思維方式,源於佛儒兩家的思想源泉。說到佛法,世上有不清的人對它懷有崇敬之心,但是對其有所了解的人,卻並是很多。許多人佛法看做是深妙而高明的哲學,卻不知其乃是指導做人的實用真理佛法提倡三世因果之學。認為一個人,如果前世所積集的善業多,今生則獲出生尊貴之家、身材相貌殊勝、富饒有大勢力、長壽而少病康寧等上妙的果報。如果前世所積集的惡業多,今生則受出生苦難之家、身材相貌丑缺、貧弱而無人助、短命且多病凶禍等下劣果報。源於古代中國本土的智慧儒家聖賢也擁有這種相關因果的人見解

在《尚書》中的《洪範》篇中,箕子就這樣說「向用五福,威用六極。」「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大致意思是說順從於善而能遵從正道的,得到長壽富足康寧等福。順從於惡而違背正道的,得到橫死短命疾病纏身、苦惱不安、貧窮、貌醜陋、軟弱無能等窮厄之果。但自古及今,能得到世間圓滿的人,是非稀有的。比如前世雖樂善好施,而喜歡發怒,則今生得到大富卻相貌醜陋果報。比如前世喜歡廣結善緣及為他人付出,卻很少殺生,則今生得到貧窮卻很長壽健康果報。比如前世喜歡施惠於人,卻殺生過多,今生則獲得富裕而重病纏身及短命果報。比如前世喜歡出勞力幫助別人,卻很少在錢財上廣泛的付出,則今生得到雖然貧窮,卻人緣極好,且受人愛戴相助的果報

諸如此類,暫不一一列舉。雖然因果真實存在的,然而世俗的人不容易了解因果報應之事理。以凡夫肉眼,即不能看見今生享福受苦之人前世各自所種的或善或惡之因,也不能看見今生行善做惡之人來世各自所得的或富樂或苦難之果。所以儒家聖賢僅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憑借子孫的余慶餘殃,來闡明因果之事實。以行善或做惡的人死後,他的轉世來生所獲福禍苦樂,此雖為常人肉眼所不能見。但其人的子孫所受的興旺延綿或苦難斷絕,這是要注意考察就能看得見的。下面我就說說這四位清代宰相的祖德事跡,以便於世上為人父母者有所借鑒。

範文程,字憲斗,他是北宋時期參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的十八世孫。因祖輩從南方遷往瀋陽,所以他是瀋陽人。範文程年少喜愛讀書,是瀋陽縣學生員。天命三年,他和兄長一起拜見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很器重他。清太宗太極即位後,範文程受到重用,參與軍政策劃。崇德元年,改文館為內三院,以範文程為內秘書院大學士。清世祖時,他擔任議政大臣順治十一年九月,受加太傅太子太師。康熙五年八月去世,壽七十。賜葬懷柔紅螺山,立碑紀績,謚文肅。康熙皇帝親自題寫祠額「元輔高風」四字。關於範文程的祖輩,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叫范鏓。在《明史》一百九十九卷有他的傳記。范鏓是明朝正德十二年的進士。為人正直。嘉靖年間,曾擔任河南知府有一發生大飢荒,巡撫御史潘塤以有待查實為理由,不批准各地請求賑災的文牒。災情十分緊急,為防因延誤救災而發生百姓餓死的情況。范鏓不等向上級請示,就打開糧倉賑災,保全救活十餘萬饑民的性命。因此受到老百姓的稱頌。這聲音傳到了皇帝耳中,嘉靖皇帝責查戶部及潘塤的隱瞞災情,潘塤因推卸責任於他人而被罷官,范鏓則升任兩淮鹽運使。范鏓的聲名對他的曾孫範文程也很有影響。清太祖努爾哈赤接見範文程時。聽說他是明朝賢臣范鏓的曾孫,對諸貝勒說:「此是名臣的後代,善待他!」應是曾祖父做官時的積德政績所感,曾孫範文程成為清朝開國第一漢臣。因果報應之事,如影隨形,智者當察知。

陳廷敬,字子端,山西澤州人。順治十五年進士。擔任過禮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重要官職。他曾主持編纂《康熙字典》,政績頗多。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康熙皇帝為他親制輓詩一章,命皇三子允祉奠茶酒,謚文貞。關於陳廷敬的祖輩,他的高祖陳修,隱居鄉間以耕種為生,以多餘的糧食捐助貧苦的鄉民。曾祖陳三樂也過著隱居的生活,不倦的做善事祖父經濟也是重孝義的人在一很有德望。凡是鄉人有爭訟,他以幾句話就能調解,使相爭的雙方都十分信服。在當時有『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的美譽。陳廷敬的這幾位祖輩雖然都沒有做官,但是在地方都是很奉行道義的人。一直都在地方上賑濟貧困、調解糾紛、和睦親族的好事。到陳廷敬的父親陳昌期時,治家勤儉,但是卻經常以自家有餘的錢財或糧食周濟鄉人。有一年,陳家捐出大量穀物,並焚毀窮苦人所欠的債券。鄉人感激陳家的恩德,上訪巡撫(一省最高軍政長官),請求表彰陳家。陳廷敬的父親知道後,急忙將那些鄉民追回,抑制此事。過了幾天,鄉民更加感激踴躍。停下手裡的農活或小生意,爭相寫文書給郡縣的長官,請求表彰建祠。從縣里到省里,各級的官員都感嘆敬佩不已,竟然要將這件事向上通報給朝廷禮部。陳昌期聽說此事後大驚,親自寫文書請求不要向京城通報此事。陳家因為累積幾代人積德修善。明清兩代,先後有九人考中進士,六人入翰林,三十八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個中國做官。陳氏子弟大多政績顯著,百姓贊譽。出現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盛況,堪稱清代北方文化巨族。特別是陳廷敬,年青即入京城,從政五十多年,官至宰相。今天,山西陽城縣著名的國家四a級景區---皇城相府就是陳廷敬的故宅。皇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這里而得名,相府是指陳廷敬的府第。後來,乾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楹聯賜予陳家。這「德積」二字,正是道出了陳氏家族興旺的根源。「德積」之家,怎麼會沒有好的報應呢?

劉統勛,字延清,山東諸城人。雍正二年考取進士。在南書房和上書房供職。乾隆年間擔任過刑部侍郎、漕運總督、翰林院掌院學士、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等重要官職。先後受加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傅等爵銜。乾隆十七年,因為受命入軍機處行走,而成為實際上的「宰相」。政績多有建樹,為官清正廉潔。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去世,謚文正。乾隆皇帝親臨其喪禮,見到喪事節儉樸素,十分悲痛。回到乾清門,流淚對諸大臣說:「朕失一股肱!」又說:「象統勛這樣的才不愧是真宰相。」關於劉統勛祖上道德栽培,要從他的祖父劉必顯說起。劉必顯於順治九年考中進士,後來出任廣西員外郎,為官正直清廉是一個大明白人。他曾為子孫後代立下家訓:「當官清廉、積德行善、官顯莫誇、不立碑傳、勤儉持家、喪事從簡」。從這段家訓上,可以看出這位老先生為人處事的態度方法也可以看出其對子孫後代的栽培和教育。劉必顯的的兒子劉棨是清朝有名的清官。劉棨,字弢子,山東諸城人,康熙二十四年考中進士。擔任過湖南長沙知縣,做官廉明。三十七年,提拔為陝西寧羌知州。當時關中發生大飢荒,漢南猶為嚴重,州里沒有儲備的糧食。在山區搬運糧食非常困難。棨請借鄰州的糧食,和老百姓相約。能運一斗米到本州倉庫的人,贈予三升米,不到十日就運了三千石。即解決了運糧問題,又賑濟了災民。用這辦法在其它縣賑災,也很方便。劉棨又奉命到洋縣賑災,帶著糧食沿漢江而下。他先親自到各處調查災情,按期發放,幾日就完成救災工作。對洋縣縣令說:「這些糧食從官府借來,倘若百姓不能償還,我們兩人當代償還。」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洋縣百姓都來償還糧食,不用催督。不僅僅是賑災一事,在發展生產和提高教育上,劉棨也做出了許多務實的政績。康熙四十一年,升任甘肅寧夏中路同知,沒有赴任,值母親去世。卻因為代老百姓償還賦稅,受到拖累不能離開,囑託他的弟弟代售遺產,還不夠償還,其弟以自己的產業換成錢財償還。人們聽說了,爭著捐錢為助,卻不肯接受。在擔任山西平陽知府時,他減裁陳舊的制度,凡有官司案件都立即解決。避免了因官司拖泥帶水,而消耗百姓的人力及財力康熙四十八年,國家推舉廉能的官員,以知府身份被推舉的,只有劉棨和陳鵬年兩個人。他的哥哥劉果,也是有名的清官,做河間縣令時,曾受到「清廉愛民」的褒獎。劉棨的父親劉必顯對兒子的教育由此可見。劉棨的事跡,詳載於《清史稿》的卷四百七十六。在葛虛存的《清代名人軼事》裡面也有描寫。說他「毀家救荒,活人無算」。意思是說劉棨兄弟二人,變賣自己的家產救濟飢荒,救活無數的人。當時許多飢餓之民,感動得流淚。一個州官,為救百姓而傾家蕩產,在歷史上也不多見。由於祖父劉必顯和父親劉棨兩代人的栽培。從劉棨之子劉統勛開始,劉家相繼出了劉統勛、劉墉和劉鐶之,三代人出現了「三公兩宰相」的盛況,成為山東諸城的望族。可知聖人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此語絕非虛言。

曹振鏞,字儷笙,安徽歙縣人。乾隆四十六年進士。擔任過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等要職。他曾多次請求停止不急的工程,以抑制奢侈浪費。當陶澍在淮北推行鹽務改革之際,曾試探曹振鏞的意思。以曹家祖上是鹽商起家,家族子弟也多經營鹽業。這樣一來,曹氏家族利益會受到損害。而曹振鏞卻寫信回復說:「淮北鹽務的弊病太深,勢必非改革不可。你有見解,何不實施,如有困難我當從中主持。我已經七十了,怎麼能更為子孫打算。且天下豈有餓死的宰相家?」此舉受到世人稱讚。曹振鏞性格謹慎,從政數十年,官至宰相。先後受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太傅等爵銜。在安徽省歙縣雄村,有一很有名的竹山書院。它的建成,和曹振鏞的祖輩捐資辦學有關。清朝初年,曹家為鹽商,到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堇飴時,已成豪富他在臨終前囑咐兩個兒子曹景廷、曹景宸的只有一件事:「當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閣、修書院。」竹山書院建於乾隆二十四年,由在揚州經商的曹景廷、曹景宸兄弟捐資建造,自此曹氏家族子弟上學有了很好環境。書院規定,凡是曹氏家族的子弟均可到竹山書院讀書,不用繳學費,實行免費教育。經費一方面是來自於書院的固定資產—「學田」,所產糧食或租金全部用於書院教育。另外,還有一部份資金是來自於曹姓商人的捐助。曹氏捐資建成竹山書院不久,他的兒子曹文埴,於康熙十五年就考中進士二甲一名。緊接著孫子曹振鏞,又於乾隆四十六年考中進士。官至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宰相)。村中都說祖輩積德,後人得益,曹景廷和曹景宸為曹氏家族立了榜樣。曹氏商人捐資助學絡繹不絕,成為百年不變的好傳統。在二百多年前,雄村就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使族人中家境貧寒孩子也能讀書。這在當時的農村確實是少有的新氣象,是恩澤曹氏村民一大義舉。曹家原本祖先就有陰德,因此到曹堇飴時已為鹽商富戶。富足之時又能續種善因,捐建書院。所以後人更能榮登科甲,再立新功。這種事例足以給那些「富而少仁」者以為借鑒。

宰相為古代中國的中央政府總攬政務的行政首長的通稱歷代的稱謂皆不同。就明清兩代而言,明朝初年,曾設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廢丞相,由皇帝掌握國政。宰相制度遂廢。明成祖時以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內閣大學士職權加重,而漸漸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居首者為首輔。清代沿明朝舊制,到雍正皇帝時設立軍機處,殿閣大學士須兼軍機大臣,才成為真實意義上的宰相。該文中的範文程、陳廷敬、劉統勛、曹振鏞四人,皆為前清時期的「宰相」。這篇文章的寫作緣起,乃是感於今天的人心不古,淳樸厚道已漸遠去。究其根源,是東西傳統教育的喪失。國失其教,家失其道。人心中的「德治觀念」被覆蓋掩埋。所以寫下《清代四位宰相的祖德事跡》。是希望有緣讀到此文的「為官居位者」、「經商致富者」以及「為人父母」者,都能藉助於清代四位宰相的祖輩事跡之啟發。喚醒我們內心正確嚮往,使道德的傳承延續下去。令此世上多一些善化,少一些迷失。則不枉人生之大意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