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來生嗎

uploads/content/2022/may/1d7a80a37754ea3206367ccfb64edaf8.jpg" />

  有一次,佛陀回故鄉迦毘羅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樹園中。

  這天,佛陀堂弟摩訶居士來禮見佛陀,對佛陀說:

  「世尊!現在我們迦毘羅衛城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而繁華,我每天在這裡進進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馬,橫衝直撞的人、車擦身而過,我常在想,不知哪天會被這些撞死,而死前又倉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我擔心像這樣的死法,不知道下一輩子會淪落到哪一道?出生到什麼地方去?」

  「摩訶男!不用害怕,你死後會出生到好的地方,不會淪落到三惡道去,也不會有不好報應。這就像棵樹,從幼苗時就傾向東方生長,繼續長大時,還是一直朝東方傾斜生長,日後如果有人砍倒這棵樹,那麼,這棵樹會朝哪個方向倒下呢?」

  「世尊!那當然是朝東方倒下嘍。」

  「摩訶男!你也一樣。就像有人將裝有酥油瓶子,丟到深水池中,瓶子當然會一直沈入水底,但那瓶中的酥油,終究會浮到水面上來一樣。摩訶男!你長久以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死後即使身體被火化了,或被棄在墳場間,任由烏鴉、鷹鷲、野狗、土狼啃食,風吹、日曬、雨淋,久而久之,身體都化為塵末了,但心靈經長期熏陶,所建立起堅固信仰、戒行、聞思、布施智慧,會引領心識升華,向於安樂美好之處。」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雜阿含第九三○經》、《相應部第五五相應第二一經》、《相應部第五五相應第二二經》、《別譯雜阿含第一五五經》,另參考《增壹阿含第四一品第一經》。

  二、依各部律典記載,釋迦牟尼成佛後第六年,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城省親(參考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七頁),就是在本則故事所提到的城南尼拘律樹園,為父王說法,後來阿育王在這裡建塔與僧院紀念(參考《佛光大辭典》第一八八五頁)。佛陀這次的回鄉省親,隨機說法而風靡了整個釋迦族人,傳說就有五百位釋族青年跟隨佛陀出家,其中,包括了多位佛陀的堂兄弟,如:提婆達多、拔提王、阿那律陀、阿難、難陀等(參考印順法師《華雨集(三)》第三頁、《佛光大辭典》第三六二五、六○七八頁)。在這些堂兄弟中,尊者阿那律陀就是故事中這位摩訶男的哥哥。依據《四分律》記載,摩訶男將出家機會讓給哥哥,一直鼓勵哥哥出家,而讓自己留下來承擔家業(《大正藏經》第二二冊第五九○頁)。之後,迦毘羅衛國的國王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凈飯王死後,就由摩訶男來攝理國政。後來,迦毘羅衛國的強敵,憍薩羅國毘琉璃王舉兵來犯,城破,釋迦族人傷亡慘重,摩訶男為釋迦族人而死(參考印順法師佛法概論》第二二一頁)。有關摩訶男的事跡,請參考故事第一○一〈摩訶男捨身為眾的菩薩典範〉。

  三、本則故事很明確地表示了:平日修學的熏陶,遠比臨終的那一念重要。印順法師說:「人的死後往生,有隨重、隨習、隨憶念的三類」,其中,「隨習」就是以本則故事來說明的,並且說這是「最要緊的」,而鼓勵我們:「學佛修行,到底平時要緊!」「信佛學佛的,決不能專憑臨終憶念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