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增加你和子孫的福報,請看看這個故事

  編者按:很多人都聽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個故事,但可能並不知道主人公是誰,看完今天這篇故事就能獲得明確答案。今天這篇故事摘自《歷史感應統紀》,原文出自《後漢書·楊震傳》,小編據《後漢書》原文稍有增補。  

uploads/content/2022/may/04786d0a211ca1b38264ab222362d582.jpg" height="273" width="410" />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誰說沒人知道!

  東漢之時有一士子名叫楊震,年輕時學習很用功,博覽群經,當時很多讀書人稱讚楊震是「關西夫子」。楊震曾客居在湖縣,不理州郡徵召有數十年,眾人稱為「晚暮」,而楊震意志堅定。後來有鸛雀口銜三條鱔魚飛落講堂前,都講取過鱔魚對楊震說:「蛇鱔是卿大夫服飾象徵數目三則代表三台,先生從此必然步步高升。」楊震五十歲時,才開始在州郡任職。

  大將軍聽說楊震是一位賢人,推舉他為茂才(秀才),經過四次升遷,擔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楊震赴任東萊途中,經過昌邑昌邑縣令名叫王密,原是荊州茂才,楊震薦舉過他。這天晚上,王密懷藏十斤金子前去送給楊震。楊震對王密說:「我對你算比較了解,為什麼你反而不了解我(言外之意是為何不知我為清廉,絕不貪污受賄)?」王密卻說:「現在天色已黑,這裡發生過什麼事,沒有誰會知道!」楊震正色怒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誰說沒人知道!」王密一聽這話,不由羞慚無地,只好黯然退走。

  後來楊震調任涿郡太守,依然非常公正廉潔,若非公事,絕不接受他人私自拜見。楊家子孫平日只吃蔬菜,出門多數步行,很少乘車騎馬。當時有些故舊長輩勸他經營產業,以求發家致富,也為兒孫後世造福,楊震卻說:「讓後世人稱讚他們都是清白官員子孫,我將這份遺產給他們,不也很優厚嗎?」

  永寧元年,楊震代劉愷為司徒;延光二年,楊震代劉愷為太尉,多次榮登三公之位。楊震多次向上揭發大太監樊豐貪贓枉法之惡行,結果反被樊豐誣陷,罷官之後,還被迫飲毒酒而死,時年七十餘歲。弘農太守秉承樊豐等人私意,派遣官吏截住楊震喪車,將棺材暴露在路邊,並懲罰楊震諸子在郵驛傳送文書,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為之流涕。

  順帝登位之後,處死樊豐,朝野內外稱讚楊震忠正清廉,於是下詔任命楊家二子為郎,並贈錢一百萬,又按禮節在華陰縣潼亭改葬楊震,遠近之人爭著趕來會葬。下葬前十餘天,有大鳥高一丈有餘,聚集在楊震靈柩前,俯仰悲鳴,淚水沾地。葬禮完畢,大鳥這才飛走。郡政府向上級反映這一情況,於是就在楊震墓地建造石鳥以示紀念。

  《歷史感應統紀》編者在這故事後,又講一個故事:楊震父親楊寶九歲之時,到華陰山北邊山腳下去,看到一隻黃雀貓頭鷹啄傷,掉在大樹底下,許多螞蟻圍住黃雀叮咬,楊寶就把這隻黃雀帶回家中放在裝頭巾的小箱子內,每天都用黃花喂養。經過一百多天精心護養,黃雀傷勢痊癒,羽毛重新長成,就自由自在地飛走。黃雀飛走那天夜裡,楊寶夢中見到一位黃衣童子,一再對著楊寶磕頭,並說:「我是受西王母派遣而來,承蒙你用仁愛之心救我一命,實在感激不已。我特地送你四隻白玉環,使你子孫能像玉環一樣潔白,並能榮登三公之位。」

  《歷史感應統紀》編者感慨:楊震之子楊秉,楊秉之子楊賜,楊賜之子楊彪,一共四代人都得到「三公」之位,四隻玉環代表著四代人,這正符合楊寶夢中感應到的數字。楊寶由於一念仁慈,使一代代子孫都能顯貴發達,天道對於善人的報施是多麼豐厚!但是也靠楊震能以「四知」警惕自己,誓以清白行為留傳子孫圓滿他的功德。世上真正愛護子孫之人,必須在子孫年幼時,就教他們不要殺生,培養仁厚之心;等子孫長大後,就教他們不要貪取分外財物使他們都擁有清白操行。這就是所謂以道德留傳子孫不但比留傳財產好上千萬倍,而且和留傳學問知識相比也要勝過好多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