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炷清香:您是惜福還是求福

  冷泉的一澗溪水,環著古寺靜謐,黛瓦黃牆外,小沙彌揮動的掃把分開晨霧,卷動著山門石徑上的落葉,不時口裡呢喃著:「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池中有魚鉤不釣,籠中有鳥常放生......」

  香爐中大把大把的香燃得煙霧繚繞,慢慢升騰在寺院上空,又漸漸化散在充滿水分的空氣中。大殿里磬聲悠揚,香客虔誠禮拜,拜罷,便跪在蒲團上合十,念念有詞。

  亭邊的茶爐上,鐵壺裡的水開了,滾著熱氣。老和尚沖了一杯茶給小和尚

  小和尚端起茶碗,不怕燙一樣地喝了起來。遠遠看見香客們,爭先恐後地在香爐邊,焚香禱告,小和尚的眉頭皺成了一個疙瘩,一臉的疑惑,他看看老和尚卻欲言又止。

  老和尚品了一口茶道:「足下有什麼為難嗎?」

  小和尚:「師父我在想,這么多人在求菩薩,求佛祖,那麼到底誰能有求必應啊?」

  老和尚爽朗地笑了,「原來,你是菩薩操心啊!」

  小和尚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笑了。

  「我來問你,燒香多好呢,還是燒香少些好?」老和尚望著。

  小和尚想想道:「師父不以分別想,燒香多少自然都一樣。」

  「那好我再問你,是懂得惜福好些吶,還是不惜福好些吶?」

  小和尚不假思索地說道:「當然是惜福好了。」

  「是啊。」老和尚再為小和尚滿上一杯茶。

  「一個懂得惜福的人,不會拿著大把大把的香去殿堂前與佛菩薩生意,不會推敲求什麼與如何還願,本來燒香是通過這個形式攝受心念,如今反而助長了貪念,這不是佛教的本懷。」

  「師父,那麼燒香祈願,不會有感應嗎?」小和尚詫異地問。

  「我問你這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麼?」老和尚不緊不慢地說道。

  「哀大莫於死心。」「是不是心的迷失?」

  老和尚笑著點點頭,「當人迷失心念時,只有依仗諸佛菩薩慈悲加持,來面對困難,樹立信心,改造當下。只是佛菩薩無時無刻不在給予眾生的關懷,許多人因此走上了正信的修行道路,從而利益了周邊的許多人。佛前的祈願,不僅是對未來的一種寄託,更是對之前行為的檢視與反思,從心開始覺知,這便是最好的感應,終其究竟,不昧因果。」

  小和尚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師父我想明白了,寺院早晚功課都是三支清香,從來不曾見什麼高香、大香,這些巨大的香,其實都是內心貪慾和好勝心的變現。」

  老和尚爽朗地笑著道:「一片誠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亭中,老和尚小和尚泡茶依舊;亭下,香客如織,喧囂一如往常。世間道理,往往就這樣不經意間,隨意流轉到自己的身邊,觸手可及。

  風來,竹葉搖動,日光穿透竹林,投下許多光斑,投影在老和尚粗布的衲衣上,投影在老和尚盤剝著念珠的手中,也投影在小沙彌仰望老和尚的臉上,他眯著眼,聽著老和尚的字字珠璣。

  當然,這光斑也投影在青瓷的茶杯里,茶湯清澈而明凈日光洋洋灑灑地遍布山林、古剎,撩動著風中的青青翠竹,注目著古塔旁的葉葉黃花

  依稀又聽到老和尚說:「三支,便是三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