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長老:菩薩戒的可尊可貴,乃是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了一切戒的緣故

  菩薩戒的可尊可貴,乃是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了一切戒的緣故菩薩戒是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之外的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菩薩身分,可在七眾之中,也可在七眾之外,優婆塞優婆夷可受菩薩戒,乃至比丘比丘也可菩薩戒這是存在於七眾之中的加受菩薩戒。依《梵網經》說:「但解法師語,盡得受戒。」畜生乃至(神鬼的)變化人,都有資格受菩薩戒而稱為菩薩;這是七眾以外的單受菩薩戒。這些單受的菩薩,在發心程度上說,雖然超過了小乘的七眾,但他們在七眾之中沒有地位,也不站在七眾之前。因為佛制的次序,是以七眾為准,而不以菩薩為准。

  菩薩戒內容,是三聚凈戒。所謂三聚凈戒,一共只有三句話,但卻包括了自度度人及上求下化的所有法門。這三句話是這樣的:

  一、持一切凈戒,無一凈戒不持。

  二、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

  三、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在經中稱這三聚凈戒為:第一攝律儀戒,第二攝善法戒,第三饒益有情戒。所謂三聚凈戒,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的三大門類的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來持守。在小乘七眾戒中,作惡是有罪的,不去積極地修善卻不會有罪;殺生是有罪的,不去積極地救生,卻不會有罪。所以小乘戒只能做到積極地去惡消極地修善,積極地戒殺消極地救生;菩薩戒則既要積極地去惡修善,也要積極地戒殺救生,把不修善與不救生,同樣列為禁戒的范圍。因此,菩薩戒是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了七眾戒。

  三聚凈戒的內容,可以說是無所不含無所不包的:攝律儀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儀;攝善法戒,包羅了八萬四千出離法門;饒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廣度一切眾生的弘願與精神

  所以,三聚凈戒,也總持了四弘誓願精神!

  菩薩戒內容,是三聚凈戒;三聚凈戒的精神.則無善不舉,無德不備,無法不包,無大不及,無微不至,而又無遠不屆與無功不成的學佛法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