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時,提婆達多懷有噁心,欲害佛陀,自立為佛。於是,提婆達多教唆阿闍世王殺害自己的父親,自立為王,並且幫他一同殺害佛陀,如此新佛、新王共統天下,才是痛快之事。阿闍世王聽信其言,便殺害父親,自立為王。
人民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憤恨,對於出家比丘心生厭惡,致使比丘入城乞食皆空缽而回。比丘們回到山中稟白世尊,因為提婆達多的惡行,讓人們對出家沙門咸起噁心。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若有眾生對身著袈裟之沙門起噁心,便等同於向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起噁心;因向三世諸賢聖起噁心故,便獲無量罪業果報,因為袈裟是三世賢聖的標志。若有眾生剃除鬚髮,著此袈裟,出家修行,此人不久當得解脫一切諸苦,獲無漏智慧,能救拔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若有眾生能對身著袈裟之沙門,生起無比的信心與恭敬,則能獲得無量功德福報。』佛陀亦舉自身為例,表示過去在因地修行時,也是因為對身著袈裟之人深生敬信,最後終得成佛。佛陀於是向阿難尊者及與會大眾敘述過去因緣。
過去無量阿僧只劫前,閻浮提有一大國王名為提毗,總領八萬四千諸小國王。當時並無佛法在世間流傳,只有辟支佛在山林中坐禪行道,飛行變化,度化眾生,林間野獸皆來親近。有一獅子名叫迦羅毗,全身金色,光明晃耀,只吃草及果子,不會傷害其他眾生。當時有一獵人,剃除鬚髮,身著袈裟,並將弓箭藏於衣內,到處尋覓獵物。當他發現迦羅毗時非常開心,因其毛皮可為自己帶來一大筆財富,於是他趁著迦羅毗熟睡之際,以毒箭射之。迦羅毗驚醒後,本欲殺害獵人,但見其身著袈裟,便自思惟:『此人不久當得解脫,遠離種種苦患,因為袈裟是三世賢聖的標志,我若加害於他,如同以噁心加害三世諸賢聖人。』如此思惟,害意便息,自知不久當離世間,便說偈言:『耶羅羅,婆奢沙,娑呵。』迦羅毗說此偈時,大地震動,萬里無雲的晴天瞬間下起大雨,諸天即以天眼觀察世間,見獵人殺害菩薩獅子,便於虛空雨諸天花,供養迦羅毗的屍體。
獵人將獅子的皮毛獻給國王,並要求賞金,國王見此金色毛皮便自思惟:『經書上說,若有畜獸身為金色相,必是菩薩化身,如果現在獎賞此人,便如同與他共同殺害菩薩。』此時獵人不斷哀求,國王因而憐憫,給予少許錢財,並問獵人:『獅子死時有何瑞相?』於是獵人告訴國王當時所見到的瑞相及獅子所說的偈子。國王聽完之後悲喜交集,信心堅定,便召集大臣及有才德、有智慧的人,為其解說偈子的涵義,但無人能解。
當時山林中有一仙人,名叫奢摩,智慧通達,國王便請他來解說偈子的意思。仙人表示:『耶羅羅是指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者,能於生死中速得解脫。婆奢沙是指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者,皆是賢聖之相,能速趨涅槃。娑呵是指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者當為一切諸天世人所共敬仰。』國王聽完非常歡喜,便召集八萬四千小王同來集會,以七寶高車展示獅子皮,令所有人皆當恭敬,以燒香散花供養;此外,更打造一座金棺,存放獅子皮,並起塔供養。人民因發此善心,壽終之後皆得生天。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及四眾弟子:『獅子迦羅毗因向著袈裟之人起一念善心,十億萬劫作轉輪聖王;又由於能供給一切眾生所需,廣植福田,而得成佛。其實,迦羅毗就是我的前身;國王提毗因為供養獅子皮的緣故,十萬億劫生於天上人中,尊貴第一,修諸善法,是彌勒菩薩的前身。而當時的仙人即是舍利弗尊者,獵人即是今日的提婆達多。』
所有人聽完後,心中非常歡喜,並向佛陀至誠懺悔。於是,佛陀慈悲為大眾開示四諦妙法,聽聞者亦隨過去因緣皆獲妙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十三》
僧寶舍家修行,披如來衣,於出世法中精進不懈,並且引導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當以虔誠恭敬之心護持。《六祖壇經》雲:『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一念恭敬心,獲福無量,造作種種惡,終將回歸自身,故應慎護自心,莫造諸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