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佛教的慈悲的力量,是來自於圓滿的智慧

  恆久以來,尋尋覓覓於心靈皈依處,佛法浩瀚如海,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驀然回首時,燈火闌珊處,大善知識慈眉含悲俯視娑婆世界苦難眾生。行步如風,頎長的身影,凈涼的姿態,徐徐穿涉人間清涼穿涉人間

  因為了解,所以你不會排斥對方,你會接受對方,就算是殺人的人,正在吃安非他命的人,你都會同情他,知道對方為什麼今天會這樣,你就不會排斥,這就是愛的最基礎

  佛教的『諦觀'又叫做『真實觀',諦觀就是了解真相最好的諦觀是四聖諦觀,就是將生命真相看清楚。

  諦,就是對真理真相的了解,觀,就是內心裡徹底的了解,是真正的觀照。諦觀,就是我們每天在念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是愛和理解的基本修行

  學佛的人必須冷靜去分析,你對這個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活著的目的要做什麼?這樣你才能看到別人內心的最深處,看到他的佛性,再不好的人一定有他最好的那一面。

  所以,你要培養慈悲能力,就必須有智慧的了解。佛教所謂的慈悲力量,是來自於圓滿智慧,所以你必須諦觀,理解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了解。

  第三、真正的愛是包括責任感。

  這點最重要。做母親的人看到孩子躺在加護病房快要死了,心裡萬分著急,這時絕對不會再去做一些無聊的事,因為沒有時間你想今天你是母親地球有六十億的人你有六十億的孩子你看會有多急。這裡的孩子大家都在忙錢、感情、吃、睡覺、色、毒,好像得到癌症一樣,你急不急啊?當然急啊!也因為有這種的責任感,你才會發大心。

  但是責任感來自於不排斥對方,他的不對就是我的不對。釋迦牟尼佛他對眾生責任感,每一個人都是他心裡的最愛。而要如何表現出這種責任感?就是要接納他的本來面目,不論是他的好或不好,只願他離苦得樂這是我們最重要目的,所以要培養這種對眾生平等關懷的責任感。

  所以,真正的愛,是一種過程、一種付出、一種奉獻、一種服務,這裡面沒有批評、不接納或怨恨。對方如何對不起我們,我們只是更同情他;對方對我們好時,我們要更愛他、更關懷他。

  第四、在真愛中只有長久的承諾,我要愛你,我要幫你我要照顧你,我要原諒你,我要包容你,我要快樂我要快樂努力,而且永遠不變。

  我們今天修菩薩道,最高的希望是證得不退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很多人解釋為不退轉求成佛,我認為應解釋為不退轉愛眾生,因為愛眾生才要成佛這是一種長久的承諾。所以下面這句話:『我要愛你,我要幫助你,我要照顧你,我要原諒你,我要寬恕、包容你,我要讓你快樂我要為了使你快樂努力,而且永遠不變。' 這句話最重要不可以說,我只要做三年做五年,你如果怎樣,我就要和你了斷。

  所以,我現在很多人在一起推動佛教關懷眾生的各項事業,大家問我參與者需要什麼條件?我說基本的條件就是打恐不退轉。不管是如何被誣賴、被懷疑、被毀謗,就是不退這就是唯一的能力。不然能力的人,要人捧,並有相對的條件,就無法做得長久。

  所以,縱使你今天看到蟑螂也要我要愛你、我要幫你、我寬容你、我原諒你;孩子現在在吸毒,你還是要愛他幫他;你先生現在在外面有女人你也是要這麼做,為自己加持,告訴自己不能退。

  第五、婚姻成了一個兩個人的僧團,可以讓雙方修行愛,使另一半如花般綻放,快樂成真。快樂,並不是單獨一個人的事,一天里應該至少要修行微笑幾次,為的不只是你自己,也是為另一半。也應該為自己、為另一半修行行禪,我們與無數人、無數眾生息息相關。我們的每一步、每一個微笑,都會在周圍的人身上作用

  小乘根器的人,將正念當做是知道一切變化無常無我,不要執著小乘根器的人智慧比較小。大乘根器正念,是我和眾生合為一體,『勿忘世上苦人多',隨時保持這種的正念情操,就是修行

  為了要得到快樂,為了要保持正念慈悲心,在生活當中必須培養快樂和愛的能力,必須去種福田。所以修行不能離開日常的生活,例如你今天去借住這間房子一天,離開時要合掌,感謝房子、感謝電燈、感謝自來水,感謝煮飯的人,感謝任何一個人。

  私愛為大愛,擴展小愛為無私的大愛簡單來說,你要對你太太、先生說:藉著我和你住在一起,我要學習去愛所有的人,去愛所有的眾生;我可以愛你,就可以愛這個世間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這就是真正的修行、真愛的訊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