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譯文:從前有位愚人,養育了七個兒子,其中一個先死掉了愚人這時見兒子已經死了,便想將他停置在家中,自己棄家到別處去。傍人見了,就對他說:「生與死的境地不同,應當速速入殮了,運至遠處去埋葬吧,怎麼能停放在家裡,自己卻欲棄家而去?」愚人當時聽了這話,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話,還須再殺掉一個兒子,擔子兩頭,各放一個,這樣才可穩順地擔到那兒去。於是便再殺了一個兒子,挑著,到遠處的林野之地掉了。當時人們見了,不禁愕然,竟有這般聞所未聞的事情,大大地嗤笑了他。

  就譬如比丘私底下違犯了一條戒律,心內害怕改悔,便默然覆藏住了,自己騙說自己是清凈的。或有知情者對他說:「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如守護明珠一樣,不使它們有所缺漏。你現在犯了所受的戒律,為什麼不想懺悔?」犯戒者答道:「倘若須懺悔的話,要再犯一戒,然後才表出罪過,以求改悔。」

  於是便繼續破戒,多作不善的事情,這樣才一下子發露自己的罪過。如那愚人一樣,一子已死了,又殺一子。如今這比丘也是如此。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生死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6、子死欲停置家中

  原典:昔有愚人養育七子。一子先死。時此愚人見子既死。便欲停置於其家中。自欲棄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生死道異當速莊嚴①致於遠處而殯葬之。雲何得留自欲棄去。爾時愚人聞此語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當葬者。須更殺一子停擔兩頭乃可勝致②。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檐負之遠葬林野。時人見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憚③改悔。默然覆藏自說清凈④。或有知者即語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雲何違犯所受欲不懺悔。犯戒者言。苟須懺者更就犯之然後當出。遂便破戒⑤多作不善。爾乃頓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殺一子。今此比丘亦復如是。

  注釋:

  ①莊嚴:此處指慎重入殮、安葬。

  ②勝致:勝,順利;致,到達、送到。

  ③情憚:害怕。情憚改悔,心裡害怕改正悔過。

  ④清凈:指遠離罪惡行為,離開世俗煩惱狀態,通常包括身、語、意三個方面。

  ⑤破戒:破壞戒律、規定。大小乘戒律也有所區別。通常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解說:不善的事,不可一不做,二不休。

  辨析:這個比喻比喻釋門弟子不依戒行事,隱瞞過失,以致貽誤自身。這至少給了我們一點有益的啟示:防微杜漸,免成大患。認識錯誤是走向正確的前提。如果知錯不改,文過飾非,是難以有所建樹的。

  智慧人與愚蠢的人最大的區別正是在於能夠常常反省自身,知錯就改。古往今來,幾乎所有能夠改造社會的人,恰恰都是能把握自身,首先改造自己的人。李斯在秦國當客卿時,在被驅逐出秦國寫了一篇上書。對這篇批評文章,秦始皇讀後不僅接受了言辭犀利的指責,而且立即改錯,下令急速追回李斯,井任命他擔任了全國的司法首長廷尉的職務。因此聰明人正是能很快地發現和改正錯誤的人;愚蠢的人就是知錯不改、執迷不悟,甚至變本加厲、錯上加錯的人

  摘自: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