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3之以梨打頭破喻

  譯文:

  早先有一愚人頭上光禿無發。當時有一個人用梨打他的頭,一下,二下,三下,頭全都被打得受傷破裂了。此時這個愚人默然忍受著,不知躲避離去。傍人見了這般情景,就對他說:「為什麼不避去呢?竟然一動不動地受打,致使頭都破了。」愚人答道:「像他那種人么,驕橫侮慢,憑藉力氣而已,其實是愚痴的,缺少智慧。見我頭上沒有發毛,便以為是石頭,用梨來打我,頭就破成這個樣子。」傍人說道:「你自己愚痴,為何反說他愚痴呢?你若是不愚痴,怎麼會被他打得頭破,卻不知逃避!」

  某些出家人也是如此,無能力具有澄凈之心清涼之行,也無能力修習教法,更無能力思惟教法之理而生慧解,僅僅是整飭出家人的容儀法度而已,用以招來利養,恰如那個愚人,被別人打了頭,卻不知躲避離去,直至破傷了,反而說別人愚痴。這樣的出家人也像那愚人一般。

  解說:此則譬喻指責了某些出家人徒守威儀,以此來求得利養,那麼,這種利養就如愚人光頭的梨,傷害了出家人功德根本,而出家人依然只是固著於威儀,不知轉而具修信戒定慧,則利養帶來的損害亦愈益擴大。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3、以梨打頭破喻

  原典: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時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頭破?」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痴無智慧,見我頭上無有發毛,謂為是石,以梨打我,頭破乃爾。」傍人語言:「汝自愚痴雲何名彼以為痴也?汝若不痴,為他所打,乃至頭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爾,不能具修信戎聞慧,但整威儀①,以招利養②,如彼愚人,被他打頭,不知避去,乃至傷破,反謂他痴。此比丘者,亦復如是。

  注釋:

  ①威儀:謂起居動作皆有威德有儀則,即習稱之行、住、坐、卧四威儀佛門中,出家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異於在家眾,而有「三千威儀、八萬律儀」等之說。

  ②利養:亦即供養,以衣、食、卧具、湯藥等為主。本文指以他人的種種布施來養色身。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氂

  3、網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