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44、欲食半餅喻

  譯文:

  譬如有人因為餓了,一口氣吃了七枚煎餅。吃到六枚半的時候,便覺得飽了。這人懊惱後悔起來,抬手打著自己,說:「我現在已飽足了,都賴這半枚餅的原因。前面那六枚餅,就這么空落落地浪費掉了。倘若知道吃了半個就能飽了,應先吃它才是。」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自古以來,就永遠沒有什麼快樂事情,然而世人痴愚顛倒,橫空生出快樂念頭來,就像那個痴人,對半塊餅產生會飽的想法世人實在無知,竟以富貴為樂。那富貴么,追求之際很苦,待到獲得了,守護住它也很苦,此後一旦又失去了,憂思念想又是苦,在早中晚三時中,都沒有什麼快樂就好衣食可以遮寒祛飢,便在辛苦營求中橫空生出快樂念頭來。諸佛都說:「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都沒有什麼安樂,只都是大苦而已。」世上的人顛倒迷惑的緣故,方才橫空生出快樂念頭來。

  這故事比喻修行的人,勤苦修學經歷多時,才有貫通言證的一旦,不經多時的勤修,但羨一旦的悟證,正同那人吃餅的痴想,是不可能的。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44、欲食半餅喻

  譬如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恚悔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②。設知③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從本以來,常無有樂,然其痴倒,橫生樂想。如彼痴人,於半番餅,生於飽想。世人無知,以富貴為樂。夫富貴者,求時甚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於三時④中,都無有樂。猶如衣食,遮故名樂,於辛苦中,橫生樂想。諸佛說言:「三界無安⑤,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橫生樂想。」

  注釋:

  ①恚悔:恚,憤怒怨恨

  ②唐自捐棄:唐,空;徒然。捐,棄捨。唐自捐棄,有白白浪費捨棄之意。

  ③知:他本作「如」。

  ④三時:於佛教中有多種用法,所指含意差異甚大。依本文之義而言,當指晝三時和夜三時

  ⑤三界無安:三界,指欲界、無色界眾生迷於三界輪迴不已,不能解脫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