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下》56、索無物喻
譯文:
從前有兩個人同行,見有人拉著一車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這時拉車者對那兩人說:「幫我推推車,走出這個高坡。」這兩人說道:「給我們什麼物呢?」拉車者道:「無物給你們。」這兩人就幫他推車,到了平地上,對拉車者說:「拿物來給我。」他說:「無物。』那人又要求道:「就給我無物。」另一個人含笑說道:「他不肯給,何必相逼呢?」那人說道:「無物給我們,那必定應有無物的。」另一個人說道:「無物么,這是兩個詞合起來表示意思,就叫做假名,假借名稱來表示而已,並非要有個實物來相應。」
世俗凡夫執著於無物這個假名,以為必有一個相應的實物,於是就追求進入無所有的境界,反而執著於這個無所有。另一個說無物之意的人,則以為它就是無相,因為種種現象都沒有自性,都是因緣和合,都是空的。明瞭了這一點,在世界上對一切事物就無所願求,若是無所願求了,也就不造作生死之業,也就是無相、無願、無作。但並不是實際存在著一個無相、無願、無作的實境可以去求取,一旦去求取的話,就如那人要求給他無物一樣的荒謬,這就是另一個人說無物的意思。
《百喻經》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56、索無物喻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見有一人將①胡麻車在險路中不能得前。時將車者語彼二人:「佐我推車出此險路。」②二人答言:「與我何物?」將車者言:「無物與汝。」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於平地,語將車人言:「與我物來。」答言:「無物。」又復語言:「與我『無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與,何足為愁?」其人答言:「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其一人言:「『無物』者,二字共合,是為假名③。」
世俗凡夫,著無物者,使生無所有處④。第二人言「無物」者⑤,即是無相⑥、無願⑦、無作⑧。
注釋:
①將:漸近;帶領。
②佐:輔佐;輔佐的人。
⑤第:他本作「其」。
⑥無相:為「有相」之對稱。
⑦無願:謂知一切法無相,則於三界無所願求,則不造生死之業,則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
⑧無作:指無因緣造作。又指心無造作之念,如無三昧;或謂不假身、口、意之動作而自然相續之法,如無表色,無作戒等。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