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大慈悲為救野雞不惜割捨自己耳朵

  編者按:智舜禪師為了救一隻野雞,甘願捨棄自己的雙耳,這是何等的慈悲星雲大師用這個小故事給了我們最好的啟示。孟子說:「至誠不動者,未之有也。」智舜禪師德行,證實了這句話。這也是禪師視四大假合的色身如同臭皮囊一樣,故此能夠無有痛苦身心自在

uploads/content/2022/may/298038ad84460fb8bc96b5bd779dd981.jpg" width="406" height="335" />

  揚善止惡,慈悲救度。(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智舜禪師,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腳參禪。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見一個獵人,打中一隻野雞,野雞受傷逃到禪師座前,禪師以衣袖掩護著這隻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會兒獵人跑來向禪師索討野雞:「請將我射中的野雞還給我!」

  禪師帶著耐性,無限慈悲地開導著獵人:「它也是一條生命,放過它吧!」

  「你要知道,那隻野雞可以當我的一盤菜哩!」

  獵人一直和禪師糾纏,禪師無法,立刻拿起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送給貪婪的獵人,並且說道:「這兩隻耳朵,夠不夠抵你的野雞,你可以去做一盤菜了。」

  獵人大驚,終於覺悟到打獵殺生乃最殘忍之事

  為了救護生靈,不惜割捨自己的身體,這種「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德性,正是禪師慈悲的具體表現。禪者,不是逃避社會,遠離人群,禪者積極捨己救人的力行,從智舜禪師的割耳救雉,可見一斑矣。

  【原文】《緇門崇行錄》割耳救雉

  隋智舜,趙州人,北游亭山,庵其中。有獵者逐雉,雉入舜房,舜苦勸勉,不聽,因割耳與之,獵人驚悟,投弓放鷹,數村舍其獵業。每見貧餒,流淚盈面,解衣減食,無所不至

  贊曰:軻氏雲:「至誠不動者未之有也,」於舜老驗之。

  責任編輯:林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