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飛沙嶴西北首,有一個供奉「肉佛」的岩洞,叫古佛洞。說起這個梵剎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洞里住著一位高僧,人稱仁光師。仁光師收了兩個徒弟,大徒弟叫慧性,小徒弟叫慧明。慧明和尚忠厚老實,而慧性和尚卻奸刁乖巧,善於察顏觀色,來討師父歡喜。出門的時候,總要帶把掃帚,掃一掃邁一步,表示他連只螞蟻也不忍踩死。師兄弟倆同去拾菜葉,慧明揀好的拾;慧性呢,偏要揀黃的、爛的,拾回來煮了吃,表示他會吃苦,修行心誠。
盡管這樣,仁光師對兩個徒弟還是一樣看待,並無親疏之分。為此,慧性心裡很不高興。
過不久,仁光師年邁力衰,要圓寂升天了。臨終前,他叮囑慧性和慧明道:「為師離開塵世之後,你們要用兩隻荷花缸將遺體裝在缸里。過了三年六個月,開缸驗看。倘若遺體腐爛,那就作罷。若是真身不壞,說明為師已修成正果,位登仙界。你們可將真身請進洞內,供奉起來,受人間香火,切記切記!」仁光師說完,便停止了呼吸,慧性、慧明遵囑將遺體收殮。
師父過世,慧性就露出了貪婪本性。仁光師生前隨身帶有一隻葫蘆瓶,慧性以為裡面有什麼寶物,拿來一看,空空如也;掉轉頭來倒了倒,倒出三顆糧食:一顆白米,一顆紅米,還有一顆穀子。慧性找不到值錢的東西,將葫蘆一摔就走。慧明連忙將它拾起,把三顆糧食仍舊裝回瓶中,仔細藏了起來。
過了三年六個月,慧性和慧明揭開荷花缸驗看,仁光師果然真身不壞,依舊在蒲團上盤膝端坐,面色、神態都跟生前一般。慧明見此情景,欣喜萬分,倒地便拜。慧性雖然也勉強拜了一拜,心裡卻在嘀咕:「師父自己升天去了,撇下我們徒弟不管,真小心眼!」
仁光師真身不壞的奇聞很快傳遍普陀山。滿山僧俗人等帶著糕點果品到洞里來祀奉,小小岩洞頓時熱鬧起來。兩個到普陀山來遊玩的上海白相人得知這件事,暗暗打起了壞主意。他們串通慧性,悄悄將「肉佛」偷出洞來。給慧性的賄賂是五百塊銀洋。這五百塊錢先付三百,另外二百等事成之後再給。就在當天夜裡,慧性偷了師父真身,跟著兩個白相人乘船逃往上海。
第二天清晨,慧明洗漱完畢,去給師父上早香。猛地發現佛座空了,「肉佛」不知去向。他急忙跑去叫師兄,師兄也不見了。慧明跑遍了普陀山找不見「肉佛」和師兄,天天守在佛座前傷心落淚。
一天,洞里來了一位姓王的香客,他一眼看到供桌上的葫蘆瓶,便欣喜地大叫起來:「找著了,找著了!」慧明驚疑地問:「客人找著了啥?」那客人道:「這葫蘆瓶里可曾藏過三顆糧食,一顆白米,一顆紅米,一顆穀子?」「不錯,不錯,如今還放著哩!」慧明說著,將葫蘆瓶一倒,倒出那三顆糧食。客人將它放在掌上,細細端詳,若有所悟地道:「哎呀,莫非『悶缸師』就在此地啦。」慧明道:「我家師父叫仁光師,這位客人莫非認識他老人家?」客人點點頭,說出一番情由。
原來這個姓王的香客家住蘇北某地。夫妻倆中年才得一子,十分珍愛。不想那孩子自產下以後,終日啼哭不止,求醫服藥,全無用處,夫婦倆為此很是煩惱。剛巧仁光師化緣來到蘇北,從王家門口經過,看到一個女傭懷抱嬰兒,不管她怎樣哄弄,那孩子還是不斷嚎哭。仁光師走過去,伸出手來輕輕地在嬰孩頭上一摸,那孩子的哭聲頓時就低了下去。再一摸,哭聲全無,摸到第三摸,孩子破涕為笑,歡眉笑顏的十分逗人喜愛。王家夫婦得知和尚治好了孩子的哭病,慌忙將仁光師迎進門去,干恩萬謝。問仁光師可是化緣的?要化錢還是化糧?仁光師說,化糧。王家夫婦當即打開糧倉,讓仁光師自取。仁光師取了三顆:一顆白米,一顆紅米,一顆穀子。將這三顆糧食放進背上的葫蘆瓶里,念一聲「阿彌陀佛」,便飄然而去。王家夫婦追上去問:「這位高僧尊姓大名,仙鄉何處?」只隱約地聽他回答:「我乃南海普陀『悶缸』師。」這件事過去已快十年,如今孩子已長大,王家客人感念仁光師的因德,特地到普陀山來看望他。因為把仁光師錯喚作『悶缸師』,故而找了好久未曾找到,看到這隻葫蘆瓶和三顆糧食後方始辨認出來。
慧明和尚聽姓王的客人敘說往事,心頭無限感慨。流著淚道:「客人有所不知,我家師父去世已有三年多了。留下一具不壞的真身也被賊人偷去。」客人聽了一驚:「請問小師父,仁光師真身被盜已有幾天?」「快一周了。」客人一拍膝蓋道:「是了是了,怪不得我路過上海時,聽人說『大世界』有『肉佛』展出,看的人很多。這一定就是仁光師的真身啦!」慧明聽了傷心地哭起來。客人勸道:「小師父放心,我王某就是拚出身家性命,也要把仁光師真身請回普陀山,明天我就陪你同去上海。
再說那兩個白相人將「肉佛」偷到上海,在「大世界」展出。不料那「肉佛」頭三天還是好好的,到後三天,皮肉漸漸下陷,剩下一架骷髏。參觀的人全嚇得逃出來。都說「大世界」老闆妖言惑眾,騙人錢財,要到法院控告。老闆一邊將「肉佛」收起,一邊來找慧性算帳。拿走了他已到手的那三百銀洋不算,還著著實實把他痛打了一頓。慧性又氣又悔,當晚就口吐鮮血,一病不起。
正在這時,姓王的客人陪著慧明趕到上海,他們到法院告狀,法官們懾於公眾輿論,只得責令「大世界」老闆送「肉佛」普陀山,並賠償一筆損失費。
官司打贏了,慧明到棧房裡去探望貧病交迫的師兄,慧性痛哭失聲,羞愧難當。慧明見他已有悔意,也不多加責備,替他付清了房飯錢和葯費,一起乘船普陀山。
「肉佛」回到後山山洞,姓王的客人請來能工巧匠,替「肉佛」修飾添金,重新購置了全套桌椅、綉幃。並沿洞口修起一間小庵堂,供奉仁光和尚肉身,人稱「占佛」。從此,氣象一新,香火更見興旺。人們都爭著來瞻仰、禮拜「古佛洞里肉身佛」,古佛洞也由此得名。(李世庭采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