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十四章) 法爾如是水同雲03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四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十四章法爾如是水同雲03

  現在我們開始卷四十三,也就唯識學要開始了。學佛的基本道理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這個基本道理是唯心的。唯心因果也可勉強地說,是心物一元的因果。因為『物』在佛學裡頭根本不大承認的,依佛所說,物是心所變現的一種現象而已。

  嚴格來講,一切萬有的物質世界與心量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以哲學來講『心物一元』,已經是有問題了,拿佛法來講是要打手心的。

  因為物不過是所生法的一部分。心性法身本體功能,大體把它分三部,就哲學來講,例如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說這個世界分成兩種世界——精神世界物質世界。這兩種世界是心的功能的變現。而心的功能精神世界物質世界裡頭都存在,都能作用。因此嚴格地說,就佛家的唯心的哲學而言,是不承認心物一元的哲學,換句話說,講心物一元,都已經是低了一級。明白了這個道理,現在正式講我們中國最流行的禪宗,所謂明心見性悟道、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既然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後來為什麼又要講唯識學,把這個心像西瓜一樣分成八部分,為什麼要這樣切,現在開始講這個道理

  達摩與二祖

  夫初祖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二祖求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圓成周遍。當下言思道斷,達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雲何著於言說違背自宗,義學三乘自有階等?

  《宗鏡錄》第四十三卷一開始,就首先標榜出禪宗禪宗印度,第一代禪師是由釋迦牟尼佛親傳迦葉尊者,再傳佛的弟弟阿難。如此傳到二十八代的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印度的一位王子,同釋迦牟尼的身世一樣,為求道而出家,在印度繼承了禪宗二十八代祖師,到中國正是南北朝梁武帝時代,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

  達摩只傳一心之法,我們所謂心地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心即是佛。如果再進一步問:『什麼是心呢?』問題就來了!是身體裡面這個心嗎?不是哦!這里是心臟。頭腦思想是心?這是頭腦不是心!

  那心是什麼?問題來了!不過,我們曉得達摩祖師西來所傳是明心見性成佛。這個公案大家都知道,達摩祖師西來,先到南方後到北方住在嵩山,面壁九年,實際上他到中國有十幾年,不過有九年住在嵩山也不是九年都在那裡打坐,面對著岩壁。不過這也很好玩的,日本禪宗,都學這個,打坐面對著岩壁,把背露在外面吹風,號稱這就禪宗。據說達摩就是面壁而坐。

  當然在中國的岩壁留影的也很多,譬如在嵩山的岩壁上有一個人像,據說是達摩祖師功夫,當年他坐下來,這個影子就照到岩壁上留下影像,不曉得他修的是不是武俠小說上寫的留影神功!這是說笑的。這些後世流傳的真與假,都不去考慮。他來嵩山是住了九年沒錯。

  (編案:郭元興居士曾費心論證:『壁』為『璧』之誤,璧為心凈之喻。則『面璧』義同『觀心』,堪稱別解。然即使形為面璧,亦不礙觀心。錄此別解,聊供談助。)

  首先,他是一個印度人,到中國來,中國講得如何?不知道。像我到現在,自己是中國人,國語都講不好。當然他有神通佛法高,比我們講得好一點。為什麼?我經常舉《指月錄》,常說達摩祖師講了一句中國話,我談了三十年,才談懂。

  梁武帝問他,對答一來一往,梁武帝最後給他逼緊了,就問,聖人得了道是什麼境界達摩答覆說:『廓然無聖』,那就是說無量無邊,空空洞洞,那心境之偉大,包容萬物,但是其中無一個聖人,沒有聖人凡夫差別。梁武帝又問:『對朕者誰?』梁武帝第一次問他悟了道的人境界是什麼樣子,『廓然無聖』,大的無所謂聖,也無所謂得道。自己還覺得有個可得,那我們就要問那個『道』值幾毛錢?有個東西可得就有價錢可還了,好辦!那還不是道!梁武帝也很厲害,居然什麼都沒有,你祖師爺來傳法,那『對朕者誰』,那你跟我講,你又是什麼東西!當然皇帝也不能那麼粗魯,總要文氣一點。就問:『坐在我對面的是誰呀?』

  達摩祖師講了兩個字:『不識』。這兩個字我講了三十年,『不識』,我們素來讀成不認識在我也認為是不認識,大家也講不認識。三十年後,到了廣東有一天,我也不會講廣東話,朋友派了一位廣東的小朋友跟到我旁邊走,同我做事情兩人無聊亂扯一頓,反正也沒人,也不怕臉紅亂說,後來我問了一句:『不知道,廣東話怎麼說?』『不識呷。』哎呀!這下《指月錄》讀懂了!『不識』就是『不識呷』。因為達摩是從廣州上岸的,而且廣東話與閩南話都保留了真正唐朝的音,所以現在研究古書,研究唐音,最好會講閩南話、廣東話、客家話。我說『老弟啊!』他看到我那麼高興!那個廣東孩子說:『南先生,你笑什麼?』我說:『你不曉得。我三十年總算在你身上談懂了一句話。我很感謝你。』

  梁武帝當年一問他,得道的人境界,那當著我面,你是誰呢?達摩祖師說:『不識呷』。不知道!我也不曉得我是誰、你是誰。就是閩南話『莫宰羊』!這妙得很!後來愈發現愈流汗,以前講課往往都講錯了的!以後大家看祖師語錄,那個祖師一定要查,他是福州人的話,有時候福州話就出來了;蘇州人的話,蘇州話就出來了,沒得辦法!不懂這個道理的話,讀書、讀語錄錯了。因此,以這句話告訴同學們,讀書之難,尤其是讀這些禪宗語錄

  達摩祖師當時在那嵩山面壁九年,是不是一直九年,當然也是個問題。後來碰到二祖來,二祖當時已是三十多歲了,早已經在山東、江蘇一帶講學,聽眾滿座,很有名聲。講《易經》、講《禮記》、講中國文化,哎呀!他忽然發現世間學問不能解決宇宙人生的大問題,因此看佛經看了《大般若經》,出家了。出家了以後,他又在河南香山,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打坐修道了很多年。

  因此,我們了解:第一,二祖學問好,讀書人出身,不是盲目信仰的。第二,他做功夫,他一個人跑到香山去打坐已經好多年了。一般人管他有沒有道,他總有腿呀!兩腿總要能夠坐得住呀!我們兩腿坐坐看,坐四十分鍾變麻了!

  而且他佛學研究得好,學問也好,他最後來找達摩祖師達摩祖師都不理,他站在那裡就有這樣的畫像。後來儒家到了宋朝有一故事叫『程門立雪』,這個故事作者藉程夫子套用二祖而來的。

  冬天下雪,二祖見達摩的時候,站在那裡站了好久,或者是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很難確定,反正下雪都超過膝蓋頭了,二祖都沒動過。那誠懇求道的樣子!最後達摩祖師問他:『你找我干什麼?』二祖說:『我聽說師父您從印度來,拿佛法正統心脈來傳,我要求道啊!』達摩祖師看他這樣一講,就痛罵了他一頓,罵的話很有意思!

  我們土一點來講,就是說:『你這個小傢伙!佛法豈是那麼容易得的!要經過多少年呀!憑你這樣子拍拍馬屁,站一下,又算什麼了不起!』他是不是會罵這么好聽中國話,不知道!反正是很會罵人啦!

  結果,二祖聽他這一罵,抽出了刀。以前和尚袋子帶著有刀的,等於我們過去軍人腰上配有刀。和尚的刀叫戒刀,不是叫你去殺人、搶人的,是自殺用的!如果做錯了事,甚至做壞了,自己自殺!後來當然有些和尚拿這把刀子不自殺去做了別的壞事,或殺人也有。因此後來政府追回了,不準帶、只保留袋子代表那個意思。所以當年的出家人是帶刀的,另一方面切菜也好用。因此當時二祖抽出刀就把膀子給砍了!以表示自己的心意、決心。當然,那時候天氣冷,下雪,血馬上就凍結了,不過也是痛得很的!所以後來廟子塑像或畫像的二祖少根膀子。

  看到二祖表現出這樣大的決心,達摩祖師就問他:『你求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做呢?』當然我們想得到,他又冷又餓又痛,那真不曉得多痛苦呀!人世間痛苦在一剎那間都加攏起來!身體痛苦、肚子的餓、又凍得要死,還要求道!當時不曉得他是怎樣挺過來的!所以達摩祖師問他:『你為什麼?』二祖當時只講了一句話,他說:『此心不安,請師父給我安心!』

  我們後世禪宗都忘了這個公案中他的學問、他的功夫、他的一切、他的決心。好嚴重!一般人認為他有道,他還是覺得此心不安。人生最難的,就是這個心,怎麼樣安?當然問題來了,這個是什麼心?怎麼樣安?

  所以有許多青年同學學禪,要參話頭,這個就是話頭嘛!這個是什麼心?這個心怎麼安?我們大家坐在這里,聽佛學的課,你心安不安?自己知道不知道?此時的思想安不安?這是什麼心?怎麼樣安?我們先休息一下,先安一下心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