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十五章)03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十五章不費一字三藏全03

  『遂得祖印大行』,二祖了解了真正佛法的心印。『祖印』也就是佛法的心印。中國禪宗所謂的大乘開始了。『迄至今日』,這個『今日是指永明禪師(904—975)寫《宗鏡錄》的時候。他是五代末年,宋朝初年的人

  『雲何著於言說,違背自宗?』這段文字永明禪師的是假設的語氣。禪宗是言思道斷,不立文字的,為什麼你還要寫這部《宗鏡錄》,違背你所學禪宗哪?不過,永明禪師後來提倡禪凈雙修。

  『義學之乘自有階等』,在中國佛教大體上就有兩種差別。一種是專門講修行功夫的,例如禪師,過去學天台宗的也叫做禪師。另一種是『義學』,義就是理,是專門研究佛學,講經教的。

  所以,過去一般人稱那法師講經教的,就叫義學沙門。古代修禪的人多半是義學出身,例如臨濟禪師,是唯識宗的大師,最後卻絕口不提唯識了。如永明禪師等,每一位大祖師義學三藏十二部都是透徹極了,二祖也是。不像後世修禪,經教不研究,只得參個話決,偷得緣慮之心,這後果很嚴重。

  當然,修行義學這兩派自唐、宋以來,素來有點不太融洽的。從南北朝以來,禪師穿的是修行的黑衣服;義學沙門穿的是紫色的衣服;講經懺則穿的是銀灰色的,有五色衣服的分別。義學沙門穿的比較講究,而禪師邋邋塌塌像小說寫的濟公和尚一樣。

  有一天,有個義學沙門在一地方吃飯,剛巧有位禪師來,曉得他是大法師、講經的,故意逗他玩:

  『法師,您也在這吃飯,阿彌陀佛。法師您講什麼經的?』

  『我講唯識大乘宗的。』

  『您講多少年了?』

  『二十年了!』

  『我要請教法師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在唯識宗有部《百法明門論》,歸納心法一百種。)

  『法師啊!我請教您:「昨天下雨今天晴」這是屬於那一法啊?』

  這法師呆了!答不出來!臉紅了。這禪師故意逗他,大概是老朋友了,於是說:『那您反問我,我回答!』

  『那「昨天下雨今天晴」是那一法啊?』

  『這是唯識宗的心不相應行法。』

  一點也沒錯,心不相應行法,所以我們緣慮心沒有辦法控制它。譬如時間,說一切唯心,但這自然現象,根本上識控制不了,總共有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所以說,過去有許多禪師,你看他不講座,他照樣有階等。

  『義學三乘,自有階等』,義學三乘:聲聞乘(小乘)、緣覺乘(中乘)、菩薩乘(大乘),自有階等啊!《宗鏡錄》是完整的一部佛學大法。為什麼還要將佛學舉個大綱問號在此永明禪師自問自答:

  『答:前標宗門中,已唯提大旨。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

  『明心見性成佛,當下即是』。宗旨在前面卷第42時,說得很清楚。一般人都曉得一切唯心,但是那個心?心在哪裡?若說:『我也相信啊!一切唯心』,那你是迷信。一般用的是緣慮心,因為你沒有見到自性。沒有明心見性以前,你雖然相信,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信;要『決定信入,正解無差』,一切知見沒有差錯,功夫到,見地也到,那才是真正的正信。

  『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有話可說。所以釋迦牟尼佛到了最後只好不說話,拈花!說了沒有?說了語言不完全只是嘴巴,有表情,全身都在說,才表達完全。但人與人之間往往當面不用開口,也知道對方心意迦葉微笑,正是一種身體語言啊!』《指月錄》載,佛說法而後否定一切:『我說法49年,並沒有說一個字。』

  當年在大陸上研究佛學的一些朋友很頑皮:

  『唉!要講扯謊,我看釋迦牟尼佛第一。』

  『去你老兄,怎麼這么講!』

  『他自己說的,「說法49年,無一字可說」,當面不認賬。』

  叫人笑得肚皮都笑痛了,大家都知道在說笑話。事實上是否定了一切,但是也真說了真話。這一切理論說了都不是的;直到了,『言思路絕』才是。但是為什麼還要舉這一部書呢?這是一部中國真正的佛學大綱。

  窺見今時學者在意思,多著言說。但雲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恆游有內。

  注意了!為什麼要寫《宗鏡錄》?因為慈悲心。看到現在一學者,用思想頭腦,好高騖遠來學佛,『多著言說』,對於佛法亂七八糟吹得很厲害,吹得頭頭是道。『但雲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理論講得很高,『心外無法』,但里頭貪嗔痴慢疑,樣樣具全,念念常隨境轉。『唯知口說於空』,嘴裡講空,『步步恆游於有內』,每步、每步他都空不了,執著得很厲害。這是永明禪師說明為什麼要作這一部書的原因。禪修到宋朝已經變了樣,不得了,口頭上佛法太多了。這幾句評論,文章好、字句好、意境好,且都對仗:『但雲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恆游有內。』

  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

  而且一般修禪的人都在籠統般若、顢頇佛性』,抓到一點『心』的影子,就認為悟道了;一點『證』的影子,在無明中便認為這證了禪,這嚴重的很。

  現在一般人只總是舉一個心的名字,對心的功用體會到一點點,可是『心』那微細起的作用,一點都不知道,這個要注意!尤其我們在座用功多年的人,你坐到進入一個定境,卻被心的妄生,思的一面,牽走了而不知道,一樣是走入外道喔!所以見不明,是第二個嚴重問題。

  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今所錄者,為成前義。終無別旨,妄有披陳。

  進一步說,佛法是無量無邊,方法多的很。現在一修行的人,抓了一點雞毛就拿它當令箭;抓了一點,就以為都學完了。『無量法門誓願學』,你學了幾個量呢?問號?要廣說佛經無量法門,窮劫不盡,這劫數完了,再來劫數,永遠說不完。現在永明禪師三藏十二部的精華節錄下來成這本書,『為成前義』,為大家學佛找出一個正統的真正的理論。『終無別旨,妄有披陳』,並不想另標旨,也不敢妄加意見。

  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

  凡夫心地迷了,轉入六道輪迴;而悟了本性,就成了聖人這一明心見性心地法門,是凡聖的根本,但心的現狀怎麼樣呢?現在國外的心理學、心象學(心的意象,也是心的作用)研究得很多。所以我們打坐,有時候得到清靜,正是心影喔!拿佛學來說,正是心的行相,還在動相喔!還沒有證到心的本體。大家要注意!

  所以永明禪師再三告戒,『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源』,先明行相,它的動向,你沒有看清楚,我們打坐得到清靜,那也是行相之一。有時候打坐有光影,有各種境界那是第六意識,獨影境界之一。這一認錯,嚴重得很,自己對不起自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