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十五章)04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十五章不費一字三藏全04

  三種心態四種體相

  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

  唯識點出來了,因此達摩祖師當時傳給二祖神光時,叫二祖以《楞伽經》印心,楞伽法相唯識中的五經十一論重點,也是禪宗的重點。

  《楞伽經唯識講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什麼是心的現量?大的心的現量很嚴重喔!舉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心的現量。所以有時候,我們大家用功,偶然一念清靜,三際脫空,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好像是空,這不過是意識的偶然現量的一部分。你不要認為前念已滅,前一個思想去了,後一個思想沒有來。

  我以前強調過,你們再體會一下。前面過去了,過去就過去了未來?未來還沒有來。中間這一段空空洞洞,要你先認識心意現量這一面。但是有許多同學,把這個觀念錯了,認為這個意識清明面,就是現量,也錯了。你假設觀想得起來,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前一念,真能觀想彌陀佛屹立而不動,置心一處無事不辦!這也是意識現量。一個是空像的空量,一個是有像的現量千萬不要弄錯,弄錯嚴重得很,不要說沒有講過。我講了,如果有一點表達不完全,我有口過的;你們聽錯了的,不關我的事。

  當然,這是個人小的現量。大而言之,諸位,真到達了大悟境界身心桶底脫落,與山河大地,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混而合一,如庵摩羅果在手掌中一樣,一點灰塵,如夢如泡,那才是證到心意識的現量。不要妄認為,喔!我這一下就做到了,那很嚴重。平常有一點『空』,就認為這就是『禪』喔!千萬不要錯認了這個現量境界

  比量:我們一切緣慮心,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學問,一切的聰明都是比量來的。比量是為計較心來的,一切後天受來的知識,比如我們買東西,這個大,這個小;這個是,這個非;這是因,這是果,這是緣,這都屬於比量。

  那非量呢?精神病的時候,或是到我們要死的時候,腦子毀壞的時候,有時打坐的時候,出現的那個境界是非量的境界。非量是錯誤但也不能完全說它錯誤,以現代新名詞『心影』來說是另一種現量。如果著了魔境,就會把非量當成真實現量

  所以永明師說,要修禪悟道,『故須三量,定其是非』,不要籠統籠統而認為那就是悟了,那真是『誤』了,聰明反被聰明誤了。一定要在這三量上分別得清清楚楚。『真修匪濫』,真的修行不可以馬虎一點,不能摻水。

  『四分成其體用』,四分唯識的相分、見分。一切物質世界精神世界都是現象現象就是相分。而見分呢?我們知道,相分的那個能知之性後面是見道的見分。所以明心見性,是見道的,見道不是證道,不可把禪搞籠統了;以唯識學來說,見道就是見道。

  《楞嚴經》上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非見能及』,第一個『見』是能見之見。第二個『見』是所見之見,見相分之見。我們眼睛能看東西這是眼識的作用,能見到眼識作用的那個能見之見,見那個見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那個見道之見,不是所見之見。看到光,看到空,那都是影像。『見猶離見』那個能見之見,能所兩空了以後,『非見所及』,姑且稱『見道』,不是我們心見、眼見所能到達的。

  這是楞嚴經》上所提到的,但是現在一的人都在拚命批駁這部經典有一預言,《楞嚴經》是所有佛經中最後傳入中土的;將來佛法衰微時,它又會是最先失傳的,那末法就來了。所以我要將《楞嚴經》翻作白話,就是怕它失傳了。因為到了清末民初,梁啟超指楞嚴是一部偽經。梁氏對佛法的研究較晚且無深刻工夫和造詣,但他當時頗負盛名,所以一舉此說,隨聲附和者不少。所以盛名所致的因果很大。為人千萬莫出名,一句話錯了,所種的因不只一生啊!

  (編案:有關《楞嚴經》之傳入經過及論證,請閱懷師所著《楞嚴大義今釋》之敘言部分)

  唯識中指出,見分,見到還不算數,還要證分,身心投入證到這個境界你說『空』,眼睛一閉,什麼都不知道;那不是空,那叫大昏沉現量沒有弄清楚。若說:『我有一點知識,大概也清楚。』那叫細昏沉佛學要有一點研究,心性要分清楚,不然誤了自己,何必學佛?所以要證分,證到這山河大地合一的法界同體。這不是一句空話,要證到;證了還不算,你證的對不對?還要考查考查,叫證自證分。唯識的三量四分,有條理、有秩序、有理論、有實驗,步步絲絲入扣,是非科學的。所以永明禪師說,你們用功,明心見性而證道的,就拿這代理尺碼來量一量。『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

  然後十因四緣,辯染凈之生處。

  你悟了道以後,以十因四緣來辯,來決定。那麼你愛生西方極樂凈土也好,東方也好,都可以。

  (編案:十因為: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別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詳見《瑜伽師地論》卷38。舊譯四緣為:一、因緣: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二、次第緣: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生起。三、緣緣:心心所法,由托緣而生還,是自心之所緣慮。四、增上緣: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新譯四緣為:因緣、等無間緣、緣緣、增上緣。詳見《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五十一、卷八十五、《成唯識論》卷七、《俱舍論》卷七以及《大毗婆沙論》卷21。)

  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

  三時報應五種果位,你愛出家求真入道也可以,在家、在俗修行也可以,只要你正見清楚。

  (編案:三報為:一、現報:依現在之業,受於現在之果報。二、生報:依此生之業,受於次生之果報。三、後報:由作業之生,隔二生以上後所受之果報。五果為: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五果順序及解釋,各種論典略有不同,詳見《顯揚論》卷18、《俱舍論》卷6、《瑜伽師地論》卷28、《辯中論》卷下,尤其《大毗婆沙論》卷121,除總說外,別說更為詳細。)

  則能斥小除邪,刳情破執。

  懂了這個道理自然不會走小乘的路子,也不會走邪門外道的路子,更不會被妄想情感所困住,不會落在一般的執著上面。所以他再三的說明,著《宗鏡錄》是為了後世學者才有慈悲著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