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黑業(十不善業)等流果之相及其修行啟示

  第一、以殺生業會感得「壽量短促,多諸疾病」。譬如人間有些出胎即死,有些幾歲得病夭折,有些以意外事故死亡,或者許多人身體不健康有很多病,這都是殺業的果報。觀察當今人類,在捕殺野生動物、宰殺家畜方面,殺業極為增上,照這十不善業種趨勢下去,未來人類果報不堪設想,人壽將會不斷遞減,而且會出現各種奇怪的疾病這就是殺業之過

  第二、以不與取感召「資財匱乏,與他共財」,會現前貧困、財物無保障等等的果報。與他共財,就是對財物無自主,被迫和他人共同享用。這個世界許多人都很貧困,有些人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保證,有些人自己的財產不能自在地享用,都是與別人共享,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就是由於因地造業不清凈,比如挪用財物、欺詐、搶奪,由如是業就會受如是報應。所以要想未來不受痛苦,必須斷絕一切害他的發心與行為。

  第三、以欲邪行的黑業,感召「眷屬不調,或非可信妻有匹偶」。「眷屬不調」,就是夫妻之間出現矛盾,互相怨恨,「非可信妻」,是指妻不忠貞,「有匹偶」就是有外遇。今天這種業感成熟的相十分明顯,二十世紀末期,中國開始出現了婚外戀的浪潮,一切並非偶然,這是眾生邪淫業增上的果報。很多現代家庭沒有了和睦之氣,夫妻關系不好,親子關系不好,家不成家,這都是造邪淫、自己領受破家壞家的苦果

  第四、以妄語感召「多召誹謗、受他欺誑」。妄語是隱瞞真實情況,欺誑他人,以這種黑業會感召他人的誹謗和欺騙,所以欺人最終會受人欺。如果人人都不誠信社會將會變成人騙人、人欺人,到處充滿謠言、誹謗、欺詐的狀況

  第五、以離間語感召「眷屬不和眷屬鄙惡」,離間語是破人關系,使和睦關系破裂,使不和合的關系進一步惡化,以這種業將來就會感得身邊眷屬彼此不和是非很多,互相勾心鬥角,或者眷屬心不誠實,表面一套,裡面一套,即使對他勸說也不聽從,反而辯論。

  第六、以粗惡語感召「聞違意聲,語成斗端」,就是經常會聽到一些惡罵,而且常常以話語的因緣,成為鬥爭起因。

  第七、以綺語業感召「語不尊嚴,或非堪受無定辯才」。就是出語不尊嚴、無威力,聽者心不尊重,「非堪受無定辯才」就是語言沒有決定的辯才,含含糊糊,語無倫次,即使說得正確,別人也不堪領受,這都業力微妙地方。我們說多了不具實義的綺語,久而久之就會摧毀自己的語言能力,有辯才的會失去辯才,出語威肅的會變得出語無力。即使想表達有意義的話題,以業力自在,一出口就是啰啰嗦嗦一大堆,沒有明確表達的能力

  第八、以貪欲感召「貪欲重大不知喜足,尋求無利或不求利」,一個方面就是慾望會鼓脹,象餓鬼一樣沒有滿足之時,再怎麼享有,心裡都不滿足,這是自在心理病。第二、就是對於利益事情有強烈的追求欲,對於利益之事無心尋求。所以以貪欲會導致亡國、亡身、亡事業

  第九、以嗔恚業感召「損害於他,或召他害」,嗔心一旦串習成性,將會變成一種處處想害人損人的病態心理,或者會常遭他人的損害。修習安忍,心不去作意能損害相,將會是天下無敵,但是慣於作意別人損害的相,眼裡就會處處是敵人,這樣以人為敵,必定召來他人的損害。

  第十、以邪見業感召「見解惡鄙、諂誑為性」,邪見即顛倒見,過去世串習邪見,如果不對治,即使轉生為人,以業力仍然會習慣於執持惡鄙的見解。持這種見解會使自己的心隨邪惡而轉,會壓制一切白法,所以叫作「惡鄙」。「諂誑為性」,就是以邪見會轉成諂誑心態,人的心態不是一世養成的,主要還是來自前生業力的影響,有些人性格諂誑,喜歡的說歪,歪的說正,都是以串習邪見造成的心理業病。

  以上講了十黑業等流果的相。學習之後,如何運用於修行呢?人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厄難,在逆境現前時,應當知道這是自業的果報。比如患病、貧窮、受人毀謗歧視、人際關系不好說話無人理睬等等,這時,沒有業果的智慧就會怨天尤人生起報復心等,更種惡趣之因。那應當如何觀想呢?

  就是要在身上思惟領受等流果,比如受謗時,要觀想:「必定是以前妄語騙人的果報,既然是自己造惡,理應歡喜順受。」進一步想到:「他謗我,正是消除我的宿業,摧毀我執成就我的安忍,他是我的善知識。」這樣作消業想,作善知識想。或者,對眷屬好心忠告,反而不聽從,這時不能起煩惱,應當自責:「這是我以往離間語的果報,是我自己沒有德行,他才不聽從。」隨後對於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後悔心,生勤求懺悔之心,而且策勵自己,努力修德來感化他。能念念這樣轉,那除了自責之外確實沒有任何可以指責他人的理由。

  總而言之,以業果正見攝持自心,被打、被罵、受害、遭違緣的時候,都是「只認自己錯,不見他人非」,一切都歡喜順受,順受就能消業,因此是「隨緣舊業,不再造新殃。」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當中也教過我們這樣觀想:已經了知到以領受苦報可以消盡往昔惡業果報,為什麼還要嗔他,引生未來受苦的種子呢?像這些世俗修法核心就是業果正見大成就者持明無畏洲說:「怨敵反對亦使修行增,無罪遭到誣陷鞭策善,此乃毀滅貪執之上師,當知無法回報彼恩德(怨敵反對,也將使修行增上;無罪遭人誣陷也是策勵自己行善;這是毀滅貪執的上師應知別人成就你的恩德,無法回報,真正是你的大恩人)。」

  再比如,下崗貧困時,應當自責:這是我往昔不與取的惡果,現在不廣行布施供養,怎麼能擺脫貧困呢?未來還會這樣永遠貧苦下去。這樣想了之後,就會發起勇猛行善的心。或者,別人都看不起你,應思:這全是過去輕他慢他的報應,如果再不修恭敬將來會更下賤。這樣一面生慚愧心,一面發願改過。或者身患重病時,應當想惟:這都殺生報應,如果不發起救度法界有情善心,怎麼能解脫我的罪報呢?這樣從果知因,看到過去所造的惡行,只有從果知因恐懼,哪裡還敢怨天尤人呢?

  下面再看一則公案

  宋朝有一禪師年輕時,因為醉酒和人爭財,傷了人命,他畏罪逃走,出家苦修,後來開悟成了禪師座下有幾百弟子有一天,他忽然沐浴升座,對下面的大眾說:「你們不要動不要說話,看我了結四十年前的一樁公案。」等到中午,有個軍人突然進入寺院,而且拉弓要射禪師禪師合掌說:「我恭候你很久了。」軍人吃驚地問:「我和和尚素不相識,何以一見面就想動手呢?」

  禪師說:「欠債還錢,欠命還命,公平交易,請你下手,不必遲疑。」禪師又交待弟子:「我死後,你們要好好招待施主,飯後送他回去,如果有半句嗔恨,不是我的弟子。」軍人聽了更是疑惑,堅持請問這件事的緣由,禪師說:「你是世人自然不記得,我是世人,怎麼會忘記。」說完就把往事告訴軍人軍人不識字,聽後就有所悟,他忽然大聲吟偈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劫劫相纏豈偶然,何不與師俱解釋,如今立地往西天。」說完就立地而化,禪師下座為他剃頭、換衣、入龕,做完後,禪師也結跏趺座,告別大眾而坐化。

  禪師深明業果,知道一切都自作自受,所以能歡喜順受,沒有任何怨尤。上次講過離越阿羅漢公案,他被人誣陷偷牛,坐了十二年班房,照一般人心裡會覺得冤屈,想不通會精神崩潰,而離越阿羅漢是任勞任怨、安安心心地順受,因為這是自己造業的果報,能怪誰呢?心上一想通,喂馬除糞這些事做起來也就安樂,以監獄道場。心裡越順,消業也越快,越是反抗,越是脫不出來。懂了因果道理,就應當這樣:對舊業,唯有隨緣消受,對未來,唯有行善積德平常大家發生任何事,都要歸到業果上想,能想通,就不會起煩惱,這樣不平的心就會平靜,而且會常生慚愧,勤求懺悔。能這樣運用,轉念頭,學習業果才有真受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