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四十九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九章夜來千詩由病禪03
如起信論雲。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沉。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瞭然頓現。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
下面他又引用馬鳴菩薩所著的《大乘起信論》來說明這個道理。『如起信論雲: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這句話的意思,即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沉,則法眼應時清明,常光了圓頓現。』妄念空了以後六根與外塵自然清凈了,自然對境心不起,業識所造的妄想消滅了,則身心內外的塵垢都會消失,擇法眼立刻就清楚了,這個時候智慧之光頓現,不加任何力量豁然開朗。『見聞本性既爾,諸根所現亦然。』話說回來,這段話是說明觀音菩薩從耳根為工具聽聲音入手修行,返回到聞性的結果。其實不只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用任何一根來修行,如眼根或是鼻根呼吸來修止觀,最後到達的境界都是一樣的。
眼前三千界,猶如一夜夢
故經雲。六自在王。常清凈故。又首楞嚴經偈雲。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級。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凈。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但以未覺悟前,於染凈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才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
『故經雲:六自在王常清凈故』,我們凡夫六根被外塵牽著鼻子走不能稱為自在王,要六根都清凈了才能自在。因此《心經》一開始就是觀自在三個字,要我們回頭來找自己的那個東西得到自在,六根都非常自在自然在清凈中。『又楞嚴經偈雲: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脫。』《楞嚴經》上也說,一根修成功了,六根同轉自然就解脫。『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這個時候眼睛所看到、耳朵能聽到的作用,猶如清凈目[自]性的澄清虛空中所起的像一層薄膜一樣的幻翳。看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虛無縹緲。
『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凈。』返聞聞目[自]性,本性找到了,那一層薄膜的障礙就沒有了。一切外境的六根、六塵消失了,本覺自性圓滿清凈、真正的凈土現前。『凈極光通達,寂照合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真正悟了由自性的定.不用到西方,西方凈土就現在眼前。這個時候凈極的心光通達了,寂照遍合虛空,三千人於[大千]世界如在目前,再迴轉來看的一切就好像是夢境一樣。
『但以未覺悟前,於染凈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這個夢和上一個夢不同,這幾句話是永明壽禪師加的,他說一般人在未悟道以前,自以為的凈不是真凈,因此染凈二法都是染污。假如有一毫的分別這是染法、這是凈法而有取捨,老實講都還在三界無明中,在長夜生死的大夢當中。
『才得見性便同覺後,自覺覺他故名為佛』,反過來說,假如從人生的大夢中覺醒成佛了,還是在做夢,這個夢是瞪起眼睛故意做得夢,這是佛夢。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只要你能見性,心光顯現時即同請[諸]佛。雖然尚未達到古佛的程度,但是這一見性和古佛成佛的第一步完全相同。這時菩薩發心了,自覺以後覺他,弘法利生,這個樣子就叫做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