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還有過也無

  公 案

  師問南泉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還有過也無?」泉雲:「有。」師雲:「過在什麼處?請師道。」泉遂舉,師便出去。

  公案大意

  趙州禪師問南泉禪師說:「自心不是佛,智慧不是道,這麼說有過錯嗎?」

  南泉禪師說:「有。」

  趙州師說:「錯在什麼地方,請師父說明。」

  南泉就列舉一些,趙州走了出去。

  審思

  眾生執迷,實可悲可嘆,自六祖、馬祖大闡「即心是佛」之法門以來,眾生隨即執持,故馬祖不得已又以「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破之。但眾生執持已深,馬祖之後,南泉和尚數十年,大唱「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以破眾生執迷,又親踐「異類中行」以啟導之。

  趙州於此設問,似又翻上一層:凡有言說,俱無實義。道在行,不在言,故不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若無行,皆為數他人珍寶,故有過。知過而不改,其過更甚。

  「泉遂舉,師便出去」,趙州以行不以言示人,與南泉配合得天衣無縫。習公案者於此當留心。

  佛教般若精神,其本質是「盪相遣執」,破除對一切名相的執著。所謂諸法實相即是無相禪宗所言之本心佛性自性清凈心,如果以般若智慧觀之,亦是性空,若執空廢有,亦成偏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