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為何都以「釋」為姓?

uploads/content/2022/may/681259a9dc582bc22c0f97add854c8d0.jpg" />

  佛以釋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從佛之氏,即姓釋。

  佛教初來東土,到漢地傳法的多是外國僧人,人們按照中土習慣,並為方便稱呼,往往要給他們起個簡化的音譯漢姓。開始的時候,人們多用這些外來僧人本國或地區名稱中的字作姓。

  如翻譯《四十二章經》的竺法蘭、竺攝摩騰,翻譯《道行般若經》和《般舟三昧經》的竺佛朔,東晉時與道安法師共同研究禪觀的竺法濟、竺僧輔和竺道護等,都來自天竺,所以“竺”為姓。安世高,本是安息國太子,後出家學道,所以就以“安”為姓;曾在東吳大闡佛法的康僧會來自康居。

  漢末號稱“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的支讖、支亮、支謙三師徒,以及支敏度等,都是來自大月支;又有帛屍梨蜜多法師,“帛”字是西域某國名的略稱。這是較為早期的外來僧人取姓方法

  到了後來,人們對佛教的認識逐漸深入,開始以“佛、法、僧”三字取為僧人姓氏

  如翻譯《華嚴經》的佛馱跋陀羅,翻譯《四分律》的佛陀耶舍,還有“現種種神異以弘大法”的佛圖澄等,都是以“佛”取為姓氏的;

  “法”的梵語是“dharma”,音譯為“曇摩” 或“曇無”,以此取為姓氏的有三國時期洛陽專弘律藏的曇摩流支,為漢地律學始祖的曇摩迦羅,南朝宋時來建康譯經的曇摩密多,翻譯出《中阿含》、《增一阿含》的曇摩難提,晉武帝時期西域求法的曇無竭,北涼時期著名的翻譯大師,《優婆塞戒經》的譯者曇無讖等,都是以“法”取姓的;

  以“僧”為姓的則有南朝宋時擔任戒師的僧伽跋摩,南朝梁時在楊都譯經的僧伽婆羅,北朝秦時與道安法師共譯《阿毗曇毗婆沙》的僧伽跋澄,以及同時代譯出《阿毗曇論》、《阿含經》的僧伽提婆等,都是取“僧伽”為姓氏

  《避暑錄話》曾雲,“佛法始來漢土,僧猶稱俗姓,或稱竺,或弟子多呼師之姓。如支遁本姓關,學於支謙,故為支。帛道猷本姓馮,學於帛屍梨蜜多,故為帛。”這裡指出的是漢地出家人姓氏情況,大多跟從師父姓氏,如支遁拜支謙為師出家後就姓“支”。

  佛教中國的發展,先經過四五百年的民間潛伏期,到南北朝時由佛圖澄在北方開創一嶄新局面,佛教僧團取得合法地位,漢地出家人數驟增。到了澄公弟子道安法師時,開始注意僧團組織的建設工作

  據《高僧傳》卷五說,魏晉沙門依師為姓,姓各不同;道安發現原來出家人姓氏太過混亂,不適宜佛教的統一和發展,就倡言:“佛以釋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從佛之氏,即姓釋。”開始大家都有些茫然,等到《增一阿含經》傳譯過來,其二十一品有雲:“四大河入海,亦無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

  有四姓,雲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三法衣出家學道,無複本性,但言沙門釋迦弟子。……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天下僧人乃信服而從之。

  《易居錄》卷22雲:“沙門自魏晉已來,依師為姓。道安尊釋迦,乃以釋為氏。後見《阿含經》雲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沙門,皆稱釋種。自是遂為定式。為沙門稱釋之始。”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僧人統一姓氏通稱為“釋”,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文化意義。在中國,“姓氏”是標志一個家族的符號,天下僧人通稱“釋”,就表明大家都是同一信仰的一家人這就大大增強了佛教內部的團結組織的統一。

  另外,佛教中國生長、發展、流布,天下僧人統一姓氏為“釋”,可以視為佛教中國過程中的一個裡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