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稱他「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一提起玄奘法師,一般人們都會想到《西遊記》中那位膽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難辨的糊塗和尚。
其實,這僅僅是小說作者的虛構,就歷史上真實的玄奘而言,他不僅精通佛法,虔心求學,而且膽識過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當時是唐太宗李世民時代,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不允許私出邊關。
玄奘大師辯論通達,為了遣除很多佛法方面的問題,為了眾生得度,他冒著犯法被殺頭的風險去西天取經。
當然,玄奘大師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備,知道將來要爬山,西去之前對自己的體能進行了鍛煉。
整個行程並沒有這些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陪伴,他就是隻身一人走上了這條取經大道。
01
玄奘大師,離開長安後,艱難地跋涉在西域的雪山荒漠中,偶然遇到一名胡人,他是一個獵戶,名叫石磐陀。
當他得知玄奘要遠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發誓要做玄奘的弟子,隨師父前往印度。
但經過十多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感到前途艱險,九死一生,頓時失去信心,竟產生了殺師叛逃的惡念。
此刻,不論是厲聲斥責,還是乞求饒命,都會激起石磐陀的殺心。
於是玄奘靜靜地坐著,閉目不視。見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終於還刀入鞘。
直到此時,玄奘才開口說:「石磐陀,你為何還不走?我沒有你這樣的弟子,你快回家和妻兒團聚吧。」
修行成道的路上,也許我們會遇到一些夥伴,但是不要太在意這些暫時的同路因緣,因為這條路不容易,誰都說不好誰會在中途動了歪念,走了旁途。
我們只能堅守自己的信念,努力向前,能同路時,就珍惜。若不能同路了,就隨緣。
02
高昌國主留玄奘
高昌國的國王應該和玄奘大師有宿世特殊的緣分,對玄奘大師非常恭敬,非常有緣,一定要把玄奘大師留下來供養。
玄奘大師對於國王的厚意,表示非常感謝。但是,為了西天求法,他不可能留下來。
然而,高昌國的國王很有意思,什麼辦法都想盡了,軟硬兼施,甚至動色生氣,反正一定要把玄奘大師留下來,但是玄奘大師堅決不同意。
玄奘大師也是非常誠懇,「嗚咽不復能言」,說明自己的志向堅定。
但國王還是非常執著,一定要把大師留下來,不讓他走。又怕恭敬不夠,就增加大量的供養,顯得更虔誠。在玄奘大師面前,親自捧著食物來供養他。
一者不讓走,一者就不吃飯。
國王被大師感動了,自己的內心也非常慚愧、非常害怕,怕自己真的把一個真行者給餓死了。
玄奘大師是真正捨身為法的,他不貪求這些供養,他要的是真正的大乘解脫法門,帶回來利益眾生。
修行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會因為福報建立,業障消除,而獲得種種人世間的享樂機會。
這些雖然是我們修行的自然回報,但不要沉迷其中,這樣就會耽誤我們去往光明凈土的行程。
把對物慾的貪著放低,我們才可以走的更遠。
03
大度義服婆羅門
玄奘法師經過三年的艱險旅程,到達印度後,拜在著名的那爛陀寺百歲高僧戒賢法師門下,刻苦參研佛法,數年間精通了經藏、律藏、論藏,因此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一天,一名婆羅門僧人自以為學問高深,無人可及,於是在那爛陀寺門前貼出五十條疑難經義,自稱如果任何人能夠破解得其中一條,就立即將自己的頭顱砍下。
寺中眾僧不服,紛紛前往觀看,但果真無人破解得出任何一條。
眾僧求助於玄奘,玄奘卻淡淡地說:「都是出家人,何必好勇鬥狠呢?」
那婆羅門僧罵道:「玄奘,你連一條經義都破解不出,還是滾回大唐去吧!」
玄奘微嘆道:「身為出家人,為何還要出言不遜?這五十條經義,我又怎能不解。「
說罷,玄奘隨口講解經義,眾人聽的如同醍醐貫頂,大為欣喜。
玄奘制止道:「你捨命求學,實在難得,說過的話何必當真呢?」
不久,玄奘聽說那婆羅門僧回講解《論勝》這部經典,於是便請他為自己講解。
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沒有學過,既然你精通,我就應該向你求教。」
待到那婆羅門僧講解完畢後,玄奘對他說:「以前我是你的師父,現在你給我講經,又是我的師父,咱們還是不以師徒而論,平起平坐地學習佛法吧。」
也許我們會因為一些修行,而獲得了一些智慧,以及對佛法的領悟,我們可以無私的去幫助他人,但是不要因為自己有了些能力,就目中無人,覺得自己已經修的很好了。
如此,必然會墮入魔道。
有時候,可能最開始我們是謙卑的,但是經過一些人的叫板挑釁,我們為了爭一口氣,或者維護自己的顏面而去應戰辯論佛法,這是非常愚蠢的,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情。
如果對方是真心探討,那麼我們就應該要耐心互動,將自己所知的種種,和他人分享,並且盡量避開自己並不那麼情況的角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04
那爛陀寺的戒賢法師得知玄奘大師到了,忙迎其進寺,並對弟子佛陀跋陀羅說:「汝可為大師,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
戒賢法師之前得了一種風病,這種痛苦是我們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如同火燒刀刺一樣。
經常發作,而且一共延綿二十餘年。
正准備要自殺的時候,就夢見三位天人,一位是黃金色,一位是琉璃色,一位是白銀色,非常庄嚴。
他們來問戒賢法師:「你為什麼想自殺,不要這個身體呢?經里有雲:『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你之所以現在受這樣的痛苦,是因為過去世做國王,曾經殺害過眾生,故遭到這樣的惡報。自殺是沒用的,你的痛苦不會消盡。」
一位金色的天人指著碧色的天人,對戒賢法師說:「你認識這個人嗎?這是觀世音菩薩。」
戒賢法師就禮拜彌勒菩薩,說:「弟子想生於尊處彌勒內院,不知道是否可以呢?」
金色的天人說,自己是文殊菩薩,看見戒賢法師想捨棄這個身體,勸他要「依我語」去弘揚教法,這樣你身體的病就會漸漸好轉,不要擔心。
接著,文殊菩薩說:「東土國有一位僧人,樂通大乘教法,想要跟你學習。你應該等他到了,去教導他。」
戒賢法師聽了之後,依教奉行,三位天人就不見了。這相當於三位大菩薩出現,勸他要住世,不能自殺。
玄奘大師聽了之後,「悲喜不能自勝」,一是感動,感動佛菩薩的慈悲;一是喜,喜的是自己還有這樣的因緣,當然非常高興。他的師父戒賢法師就是為了等到他,來教授他的。
一個真正的學佛修行人,一定會得到佛菩薩的守護,在危難關頭,一定會有佛菩薩來救護,我們要對這一點有信心。
也許有些救護是我們能親眼看到,並感受到的。但更多的救護是佛菩薩默默為我們承擔轉化的,我們未必知道,卻應該堅信。
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縱然可能自己修習了很久時間的佛法,也未必能徹底清除我們所有的業障,千萬不要因此灰心,要知道我們所做的和自己的業障比起來,就是滄海一粟,一世的修行,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消除無盡輪回的業障呢?
但是,我們仍要努力,因為這個努力是為了解脫而做的,如果這麼努力的修行,僅僅是為了滿足當下這一世的事情,太過不值得。我們應該要為了更徹底的目標而奮斗。
而當這個徹底的目標出來了之後,就不需要再有有任何疑惑和遲疑,只管努力修行,斷惡修善,就可以了。
業障來了就去消,總有消除的一天,而我們所做的堅持,佛菩薩都看在眼裡,一切都會在因果平衡的時候,獲得改變。
一定要堅持!
玄奘大師臨終往生前,他的弟子問:「和尚,是否決定能生彌勒內院呢?」
這是非常肯定的,修出果位的人,可以很肯定自己的將來的去處,絕對得生凈土佛國。
「按《大集經》說臨終征驗偈雲: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以人將死時,熱氣從下至上者,超生。從上至下者,墮落。若通身冰冷,唯頂上熱者,必生西方入聖道。眼及額顱熱者,生天道。心熱者,生人道。腹熱者,生餓鬼道。膝蓋熱者,生畜生道。腳板熱者,生地獄道。」
玄奘大師圓寂之後,道宣律祖因為「有感神之德」,能見到四天王天的天人。
一位應該是韋陀菩薩下面的天人,叫韋將軍,諸天之子,顯現在道宣律祖面前。
道宣律師就問這位天人,這些傳法的僧人「德位高下,並亦問玄奘法師。」
他說:玄奘大師「九生以來,備修福慧兩業」,福慧雙修;並且,生生世世都是有成就的高僧大德。而且,大師翻譯的經論「文質相兼,無違梵本」,文采優美,特別注重字句的精確,沒有絲毫違背原來梵文本的佛經。現在他往生到兜率天彌勒內院,已經成為聖者。
同時,也感恩古往今來那麼多的高僧大德,聖賢菩薩不斷前來度化我們,我們應該用加倍努力的修行,去回報這樣的恩德,將來自己也成為這樣了不起的成就者。